抗疫宣讲心得体会

抗疫宣讲心得体会

ID:1661601

时间:2023-08-08 14:35:20

上传者:曹czj

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抗疫宣讲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的一名学子,放假回到家乡,我选择做一名光荣的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参加了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志愿者招募并成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

在参加志愿者服务期间,我感触最深的是参与配合型过氧乙酸消毒液的配置与发放。在这期间,我的工作是负责对ab两种原液的出库及使用量的记录,以及记录化学反应的时间,及时报送反应完成的时间,以及辅助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记得第一次进入消毒液配制实验室的时候,带着n95口罩的我在高浓度的原液的强烈气味的刺激下,鼻腔和喉咙干疼,眼睛被强烈的气味刺激得“眼泪汪汪”。那时的我就觉得那些在这里工作的“幕后英雄”非常伟大。除了过氧乙酸消毒液的配置,我还参加了对隔离宾馆和隔离病房领取0.3%过氧乙酸的登记工作。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又参加了为交警等卡口单位人员和类似政务大厅这样的窗口单位人员发放一次性医用口罩、配制84消毒液的工作和进入疾控中心的外来人员的预检分诊等工作。

参加志愿活动已经半个月了。在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和防疫工作长辈们的关心下,我们用心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认真履行志愿者职责,在工作潜力、思想素质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医学检验系的大学生,在志愿者工作中我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锻炼,最重要的是深刻体会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将以这次志愿者工作经历鞭策自我,继续弘扬志愿精神,在社会中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尽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驰援疫区,无数不知名的志愿者前赴后继奔赴一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虽然作为医学生的我们还不能像医务工作者一样在与死神战斗,但是排查返乡疫情、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措施,保障防疫物资的及时供应,在战场后方的我们也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发光发热。

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无情我先行。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待春暖花开之时,我们繁华与共!

抗疫宣讲心得体会篇二

从去年年初开始,新冠疫情就在中国迅速蔓延,全国人民都在为赢得这场抗疫战斗而不懈努力。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各级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抗疫宣讲会,这些宣讲会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指导方针,让我们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力量和温暖。

第二段:宣讲会的益处

抗疫宣讲会非常有益处,它们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防疫方向。宣讲人员讲解了新冠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如何预防感染,如何诊断和治疗疾病等关键信息,让我们不再盲目,对疫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宣讲会也使我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和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第三段:宣讲会的启示

抗疫宣讲会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疫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更深层次的反思和启示。从这些宣讲会中,我们可以学到疫情下的人情冷暖,感受到社会各界的爱心和互助精神,这种“众志成城”的精神向我们传递出坚定的力量。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中国政府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决策与行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从而对国家有更深刻的认识和认同。

第四段:宣讲会的收获

抗疫宣讲会让我们在危机时刻看到了国家和人民的无比团结和强大力量。它们不仅让我们了解疫情防控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们应该怎样去防控疫情,做到个人自防,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珍贵,明白了人类最根本的关怀和相互关爱。宣讲会的收获不仅仅在于知识和理解,更在于我们内心的触动和行动。感谢宣传者的付出,感恩我们共同为疫情付出的努力。

第五段:总结

总之,抗疫宣讲会在疫情中为我们提供了精准的指导和支持,为我们赢得这场抗疫战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还通过这一流程来唤醒我们因疫情而充满晦涩。我们要将宣讲会中的精神转化为我们的实际行动,坚定我们的信心,做好个人防护,并为社会和大家提供关爱和帮助。最后,我们要以顽强意志和智慧,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抗疫宣讲心得体会篇三

金秋十月,人们还沉浸在晚秋的姹紫嫣红之中,不成想疫情突袭了西北大地,打破了我们安逸而静谧的生活。我的家乡庄浪县离此次发生疫情的天水咫尺之遥,县委县政府当即决定从全县医护人员中抽出精干力量组成核酸采样突击队支援天水,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被选派前往,能在自己的家乡附近和天水人民并肩战斗对干了多年护理工作的我来说是一种荣幸。

十一月二号早上七点钟,我们乘坐的车准时到达天水,随即便受领任务紧紧张张忙碌起来。因为天水人口基数较大,全员核酸采样的要求很高,起始几天中间只休息了三四个小时,虽然休息时间很短,但我怎么没觉得想像中的那么累。在等待试管到来的空隙里,有两位小朋友跑到我们跟前,说要为我们跳一支舞,我和现场的战友特别惊奇,也特别感动,看到孩子那稚嫩的小脸和那投入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在用心干一件事,那幼稚的舞姿这会在我的眼里是多么的美妙,多么的亲切,顿时困意消散,斗志昂扬。

四号是我们来天水的第三天,那天我被分到一个新的采集点,当我采完一位年过花甲的大叔示意他离开时,他突然放下手中的拐杖,朝我们深深的鞠了一躬,我当时呆了,不知说什么好,那一刻,感动、骄傲、连同泪水一起涌向心头。

六号在庄浪赴天水的微信群里看见了一幅图,上半部分是画像,下半部分是照片,图中是我们医务人员跪下为小孩采核酸,下面是酒店联络员所言:“今天朋友的孩子做核酸,因为昨天医护人员的姿势感动了孩子,连夜和家人创作了一幅画,今天送给医护人员,您们辛苦了,寒风刺骨,人心亦暖”。

七号一大早,我们刚到核酸采集点,就有防疫人员跟我们说有位小朋友要送给我们一份礼物,然后从身后拿出两幅画,画中是我们跟病毒作斗争,写有“中国加油!甘肃加油!天水加油!”的祝福语,落笔为天水市麦积区实验小学二年级王梓瞳,那天大风夹着雨雪,尽管手冻的没知觉了,可那天我却丝毫没有寒意。

接连这些天几乎天天有我难以忘怀的事情,天水的市民每天用他们普通话语、热心的.举动带给我们新的感动。在天水的这些天中,我亲眼见证了大家在灾难面前那份团结、积极、自律的精神,他们每个人不管是做第九次还是第十次核酸检测,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每个人都配合的如此默契,街道、小区没有一个行人,看着那排队等待采核酸的人,真让人震惊,从人与人之间的间隔距离到相互之间不用言语只用眼神来交流。这一切的一切,就足以能战胜一切。出生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时时被祖国的强大和祖国对人民的这种爱感动着,感染着,久久不能平静。

晚上,看到朋友圈里转的一篇文字,以女孩的口吻写得小月亮日记——《我的“大白”妈妈》,写得细腻感人,感同身受。那些文章像是盛开在我眼里的太阳花,温暖而又明媚,那一抹白像是睡莲一样在的泪水里绽放。隔着防护服,她们逗着姐弟俩玩,我相信,有“大白”地方,就有温暖和阳光,他们一定会好起来的。有爱的地方就是家,温暖的怀抱就是妈妈。这些“大白”们就是最让人心安的理由。

看着窗外点点灯火,我想这样的夜里,很多人家灯火相亲,家人相伴,而她们就在远方,也在身边,是希望,也是温暖。人这一生,祖国真真需要你挺身而出的机会并不多,这次在疫情面前,作为一名逆行者和见证者,作为干了一辈子护理的中医人来说,能为家乡的抗疫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骄傲自豪。猛然间我似乎看到了曙光在前,希望在左,爱在右,感动一直在身后。想起白天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那些心有锦缎的英雄们,我们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我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会看到阳光下人们欢快跳动的模样,那个叫小月亮的女孩像是阳光小盛开的一朵雏菊样清新明艳,因为有英雄的汗水泪水浇灌过!我也守得云开见“月”明。

抗疫宣讲心得体会篇四

2020年,新冠疫情让我们意识到了一个首要问题:团结才能战胜病毒。在这场战役中,团结抗疫的力量得到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成为了我们最强大的武器。

我参加了某社区举办的联合抗疫宣讲活动,现在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防疫知识,让更多人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在宣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形式多样化,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生动形象的实例,来让公众理解我们的重视和认真。通过宣讲、传单、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的传播,让信息更加深入、更易于被接受。

其次,我们要加强对社区的管理。社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群体,如果出现了疫情,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疫情期间,我们应该加强对社区内的管理,例如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巡逻、登记等措施,捕捉住疫情的蛛丝马迹。

另外,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疫情不仅仅会在特定地点出现,随时都可能出现。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很容易出现意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警惕,注意清洁卫生,也要多加留意自己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医院进行检查。

最后,联合抗疫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核心,那就是团结。只有团结一心,共同抵抗疫情,才能实现最终的胜利。在这个战役中,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防控人员、志愿者、基层干部以及全社会的努力和支持,感受到了团结抗疫的力量,更为深刻地领悟到了所谓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作用。

在联合抗疫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关注着疫情的趋势,不断学习新的防控知识,以及创造新的防控措施。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就一定可以联手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向着胜利迈进。

抗疫宣讲心得体会篇五

春节前,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驱散了应有的热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悄地拉开了帷幕。

一开始,有的人还不以为然。但听了医学专家的讲述,我发现这次新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危害不容小觑。它已对人们的生命造成了威胁,所以我们要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当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人,他们离别家人,坚守在一线。白衣天使在医院走廊来回奔走的身影让人泪目,她们可能一天都吃不上一口饭,喝不上一口水,连与家人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那一双双被消毒液冲洗的布满伤痕的手,让人心疼又让人感动,她们是真正的英雄。

当然,还有执勤人员和门岗大爷,他们紧守村庄、道路和小区的大门,日日夜夜坚守岗位,做好出入登记、测量体温,绝不漏掉一人,保卫一方平安。

这些,都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捂暖了老百姓恐慌的心,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肺炎,威胁着我们的生命,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没有翻不过去的山。我们一同相约武汉!

抗疫宣讲心得体会篇六

近期,随着新冠病毒的蔓延,抗击疫情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个高校纷纷组织抗疫宣讲,向广大师生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我有幸参加了一场高校抗疫宣讲活动,收获颇多,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抗疫宣讲强化了我对于疫情的了解。在宣讲中,专家详细讲解了病毒的传播途径、症状特点,以及如何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预防措施。通过丰富的图文和实例,我清晰明了地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进一步加深了对病毒的恐慌感。同时,宣讲还提供了关于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相关信息,让我了解到政府和科研单位在积极防控疫情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其次,抗疫宣讲唤醒了我对于防护的重视。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内心的平静甚至有点麻木。但宣讲的内容让我看到,防护措施是我们守护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手段。比如正确佩戴口罩,在公共场合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等,这些简单的措施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宣讲,我明白了个体的防控责任,将更加认真对待个人的行为,积极配合学校和政府的防疫工作。

再次,抗疫宣讲提高了我对于团结抗疫的重视。宣讲中,专家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只有全社会上下一心、手拉手、共同抗击疫情,我们才能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在宣讲会场上,我看到了学校充满活力的组织力量,看到了团结抗疫的无穷力量,这让我深信,在团结的力量下,我们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此外,抗疫宣讲还激发了我对于科学知识的渴望。专家在宣讲中介绍了病毒的特点、疫苗的研发进展等等,这些严谨的科学知识令我十分向往。我意识到,只有通过更多的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疫情。因此,我决定在学术上加倍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未来的抗疫工作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高校抗疫宣讲活动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增强了我对抗疫工作的认识和责任感。通过这次宣讲,我了解到疫情的严重性,明确了个人防控责任,并深信团结是抗疫的重要力量。宣讲还增加了我对科学知识的渴望,让我更加坚定了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努力学习的决心。愿广大高校师生积极响应抗疫号召,共同努力,共克时艰!

抗疫宣讲心得体会篇七

文化扶贫战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激励贫困群众自富自强,培养群众感恩意识,提升脱贫攻坚满意率,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在全面深化脱贫攻坚中,要善于把文化扶贫作为提升扶贫成效的重要抓手,以“三站式扶贫”,攻坚扶贫“三场战斗”,提升扶贫成效。

立足“堡垒站”,根治“思想顽疾”。根治群众思想贫困的顽疾,是脱贫攻坚战场最难的“硬骨头”。群众中流传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思想固化带来的经济固化,从而引发长期贫困、持续贫困问题。脱贫攻坚不是解决一时之贫困,而是带来长远之富裕。要树立“攻坚堡垒”的意识,根治群众的“思想顽疾”,畅通长远发展之路,既要富面子,也要扶里子。要善于发挥驻村工作队和村党组织引领带头作用,依托基层党组织这一关键堡垒,树立和培养群众迈出贫困线、拥抱小康生活的勇气和习惯。通过先富带后富、党员带群众,形成帮带效应,倒逼群众致富。既要讲短期发展,又要讲长远规划,通过教育引导,增强群众自富意识,“膨胀”群众的求富之心,化被动为主动,让“要我富”变“我要富”,将脱贫攻坚从“推着走”变“跑步走”。

办实“校园站”,提升“致富能力”。多一项技能,就多一条致富之路。群众的致贫原因,大多都是缺技术、缺路子,找不到发展的方向和渠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攻坚要善于给群众找路子,培养群众致富的能力,提升致富效率。要办实“校园站”,把技能培训作为文化扶贫的主要抓手,作为群众致富的有力武器。要办好专业技能培训,坚持走出去思维,建立企业、学校、群众三位一体的文化扶贫站,实现就业一站式扶贫。要善于用好农民夜校等基层培训阵地,聚焦特色产业,在种养殖技术培训上下硬功夫,打造和培养一批土专家和农村技术骨干,让群众更高效、更便捷致富。要充分发挥好农技巡回指导小组在农村产业技能指导上的重要作用,发挥好实地指导、现场教育、跟踪服务等作用,真正让群众享受到文化扶贫的直观变化和切实好处。

守好“阵地战”,刹住“歪风邪气”。脱贫攻坚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既要探索致富路子,又要改变贫穷面貌。要把文化扶贫作为贫困地区移风易俗的重要举措,推动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实现全方位脱贫。要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展现脱贫攻坚成效、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重引领引导、重宣传教育、重潜移默化,扭转不良风气,营造新时代、新风尚、新面貌。要善于以小见大,通过学生引导家长、党员带动群众、老年教导青年等方式,不断扩大移风易俗范围。要善于用好村级老年协会、文联、村规民约、乡贤队伍等阵地资源,逐步改变旧有生活方式和状态,培育新的文娱爱好,举行正能量系列活动,树立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让脱贫攻坚成效持续巩固,持续提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