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传承武术作文(4篇)

最新传承武术作文(4篇)

ID:215311

时间:2023-05-30 05:30:03

上传者: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传承武术作文篇一

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内心非常激动,赶紧跑到位置上坐好,一双大眼睛紧紧盯住老师,期望老师能选上我。幸运得是,李老师选中了我,我兴高采烈地走上讲台,报上姓名。老师登记好,我就上位了,心里美滋滋的。

第一天我带上喜欢喝的饮料,就跟着其他被选中的同学一蹦一跳地向塑胶田径场走去。站好后,老师要我们把手举得高高的,再放在地上翻一个空手筋斗。开始,我有点紧张。胡老师走过来安慰我说:“没关系,不要怕,只要认真没有学不会的东西。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定下心来,把手放在地上,用腿一转,就翻过去了。渐渐地,我越来越放松,也练得越来越好。胡老师表扬了我,认为我翻得好,所以把我安排在第一列做领头。我非常兴奋,每一次都站得笔直的,就像一棵小青松,斗霜傲雪。

一年过去了,老师让我们参加高邮市第四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因此,每天放学我们都要留几十分钟练习新的动作。每一天结束,当我回到教室整理书包时,教室里一个人都没有,就我一个人,孤零零的。

两个月后,正式表演,我们到了体育场,那里人山人海。老师忙上忙下,跑前跑后,有的帮助我们化妆,有的帮助我们列队,有的帮助我们强化动作。这时我才知道,其实老师也很劳累,但她们始终坚持,没有退缩,就像一柄撑开的大伞,为我们顶住炎炎烈日的暴晒。

表演结束,全场观众都使劲地拍手。我忽然明白:虽然练习的过程很辛苦,但我们都得到了一个最好的礼物,那就是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传承武术作文篇二

长期以来,中国体育界把“武术”与“武打”,即“散打”混为一谈,其结果,不仅是斩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而且由此走上了“追随洋人屁股”之路。

其实,武术并非就是武打。其基本的道理就是它们的哲学思想不同,并由此而引发了文化上的分野。

武术的哲学思想是以“柔弱胜刚强”的哲学理论为支撑的。这个哲学理论的本质要求,是在柔弱的一方转化为刚强,和在刚强的一方转化为柔弱的时候,柔弱的一方就做到了以刚强战胜柔弱,从而也就实现了“柔弱胜刚强”。其间,转化是需要条件的。这些条件就是对阴阳、无极太极、有无、动静、虚实和正奇,以及攻防、进退等等的正确把握。同时,转化是要看准时机的。这个时机就是有利于打的最好时机。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打的对象、方式、方法、技巧,形成了打的原则和法则,从而使打具有了理性。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方才有了“智谋”的打法。

然而,武打呢?武打所赖以的思想很简单,就是“刚强胜柔弱”。它表现在打法上,就讲打力、打猛、打勇。这个“刚强胜柔弱”不啻是一个公理、常识,根本就说不上有一丁点哲学理论。

历史地看,武打相伴人类出现而生,而武术则出现于中国先秦,启于老子,见于老子“道学”及其《道德经》。武术是对武打的扬弃和批判的结果,从而使武打从蒙昧走向了理智,从低级走向了高级,从野蛮走向了文明。

因此,以“柔弱胜刚强”为基础的武术与以“刚强胜柔弱”为基础的武打,其文化分野,表现如下:

第一,文化品质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柔弱胜刚强”的武术表现为文化上的独特性、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它为老子所独创,为中国所独有,从而表现出了中国独特的武学文化品质。正是这种品质,使得中国武术走出了一条“重力更重艺”的路子。这条路子突显出了以艺服人、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以权服人的特质。

而“刚强胜柔弱”的武打表现为文化上的一般性、普遍性。即它为不分国籍、人种、男女、老幼的武学共识,从而表现出了大众化的、普遍性的武学文化品质。

第二,文化品位的低级和高级。

“柔弱胜刚强”的武术以理论和理性为支撑,打的是谋略和智慧,故文化品位表现为高级。

而“刚强胜柔弱”的武打只讲以力大取胜、以勇、猛取胜,不讲法则和方法,更不讲谋略和智慧,故文化品位表现为低级。

第三,文化本质的文明和野蛮。

“柔弱胜刚强”的武术旨在直来横打、借力打力,旨在打桩和打机,旨在打阴阳及其变化,旨在打智慧,从而表现出了文化本质的文明。

而“刚强胜柔弱”的武打旨在打力、打猛、打勇,旨在直线进退、直来直打、以力打力,完全在拼体力、耐力和体能,从而表现出了文化本质的野蛮。

武术与武打的文化分野,昭示中国体育界不能再干良莠不分的蠢事了。

专家点评:

这篇议论文“武术与武打”,观点明确,富有丰富的意蕴。文章主体部分反复出现“柔弱胜刚强”的武术,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论述语言有理有据、有力、富有文采、形象生动具体。

传承武术作文篇三

谈起艺术,人人都有话说。中国书法,能够修养身心;中国舞蹈,雅俗共赏;中国武术,能够锻炼身体……

我一开始学习武术是为了锻炼身体,变得更加强壮。可是人人都知道想要学会一种本领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努力的,但我仍然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在学习武术的时候第一道难关就是俯卧撑。面对教练魔鬼般的口号,“一,二,三,四……”每次做下去一个,我就咬紧牙,眼睛瞪的大大的,“老师呀!快点让我起来吧,我快坚持不住!”我暗暗地想,好像老师每一声口号之间都过去了一个小时。可是我没有放弃,我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还有一只“拦路虎”—空翻,每一次教练都拿出一块软垫,用腰带绑住我们的腰一个一个来练习空翻。我在软垫上摔了一次又一次,虽是摔在软垫上,可是还有一种非常痛的感觉。我在垫子上摔了无数次,我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

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要不是寒风梅花就不会开得那么美丽鲜艳,要不是经过磨砺,宝剑也不会那么锋利。

有所付出,就会有所回报。终于有一次教练带着我们到体育馆表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传承武术作文篇四

今天,我们在学校,学习了一种武术操,这种武术操含金量很高,因为我们这回的期中考试就要考这个,而且分值也很高,足足有15分呢!要想,这15分都多少名次了?大概也要有个一两百名了!不过,这次,我们学的并不是小学时学的长拳一段,我们这次学习的是长拳二段,从昨天下午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了。

下午,第三节课下课铃一响,我们班的全体同学,就早早的到了操场上,等待着老师开始教武术操。首先,就是不管什么武术都要的开头——起势。先是双手抱拳,头迅速的向左摆动,双臂张开,向上踢腿。再接下来,就是弓步看拳,摆出射箭的样子,再转身,一只手在前面收着,另外一只手直直的向前面打,另外一条腿要抬起,不过,要记住是呈90度的直角!

跃步劈掌,两腿跳起,先出右边的腿,再出左边的。一手大拇指弯曲紧贴手的虎口处,一手伸出;马步架冲拳,两腿为马步,头向左摆,一手出拳直线打出,一只手直伸出来(向上);提膝亮掌,一脚向上抬,一手五指尖并拢,向后面摆,一手向上抬!

……

半个小时过去了,直到练到第二小节的最后一个动作——收势。我们的武术操就结束了。

武术,不管是什么样的,都要有气势,不仅仅要做得熟练,更重要的是:要连贯,要到位,还要有精气神。这样,才能取得高分,甚至满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