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端午节小学作文字通用(5篇)

2023年端午节小学作文字通用(5篇)

ID:217096

时间:2023-05-31 05:03:03

上传者: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端午节小学作文字篇一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将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陷煮得香喷喷,就可以开工了。先将长长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糯米与粳米,包出棱角。然后将陷放在米里,与在一起揉匀,最后将箬叶包着粽子做成四角形状。

这包粽子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时候,总是

将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时间总是特别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甜蜜。

端午节小学作文字篇二

一说起端午节,小朋友就唱起有关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可在我的家乡,一进五月就能闻到浓浓的“端午香味”。

五月初一,从村子里走过,你会发现各家各户门窗上都插着“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传说这样可以避鬼神。其实,这些植物都有刺鼻的香味,插它们可以驱蚊驱虫。初二、初三大人们就会送给孩子形态各异的香包,孩子们看着形态可爱色彩斑斓的香包,都爱不释手。香包的浓香随着孩子在村子里飘来飘去。有讲究的人家,大人们还会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做成的平安符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这个平安符被称为“长命符”那五种亮丽的色彩,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各家都备一盆水,水里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第二天早晨,全家人都用这个水洗脸。听大人们说:“艾水洗脸可以避邪,保健康。”我每次洗完脸,脸上留着清香味,心里总有一种安全感,我会说:“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端午节那一天,老人们都忙着煮粽叶,洗糯米,腌猪肉……从厨房里飘出了粽叶浓浓的香味。午饭后,老人们开始包粽子,只见,一位老奶奶左手拿着粽叶,先把粽叶卷成一个空心的椎体,然后用右手在盆里抓米,放进那个椎体里,直到装满为止。装满米后,奶奶裹住椎体,用一根线紧紧包住粽叶。这样,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出炉了。接着,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锅里加上水煮,大火烧。奶奶不断地往火堆里添柴,在大锅里加水。粽子足足嘶叫了3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

晚上,我们一边听着老人讲粽子传说,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粽子的品种很多:有肉的,有枣的,有火腿的……我们可真有口福。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它既非常喜庆,又充满了神奇!

端午节小学作文字篇三

我的家乡在太谷,家乡的端午节从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就拉开序幕了。

四月二十八日,是太谷城的庙会,又叫“粽叶会”。这次庙会的主打商品就是粽叶、枣、糯米这些包粽子的材料。庙会上大车小辆拉的全是粽叶,所以这天街上飘的全是粽叶味。

端午节前夕,太奶奶、太姥姥这些老人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小孩子们做香囊。用各色的布料做成“心形”、“三角形”、“元宝形”的样子,里面装上五谷杂粮、艾草、中草药材等,然后用五色线给孩子们拴在手上,挂在衣服上。妈妈说,那可以避瘟疫,所以,端午节前后孩子们身上也散发着一种淡淡的艾草味。

端午节前夕,街上会出现许多小地摊,主要卖各种剪纸,有“剪刀”、有“叼着小虫的鸡”、有“牛” ……红红的剪纸衬上黄黄的底子,显得格外抢眼。说是贴在门口可以消灾避祸。

端午节前夕,街上也会出现卖艾草的小商贩。但更多的是亲朋好友在农村或其他地方采上的相互送。他们把艾草插在大门口、放在电梯里、挂在楼梯扶手上、立在房门后、站在房门上。据电脑博士说这些艾草也能避邪。所以,一进门就能闻见一股艾草味,真爽。

端午节正日,每家都会吃一顿丰盛的午饭,饭菜各不相同,但都少不了一种主食,那就是——粽子。每年端午节,姥姥都会做好多的粽子吃,吃不完的还会送给亲朋好友。有的小朋友还会带几个粽子到学校和老师同学共享,所以端午节前后连教室里也弥漫着一股粽子的香味。

家乡的端午节,虽然没有龙舟赛,不喝雄黄酒。但多少年传承下来的各种风俗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增进了人们的情谊。所以,这些宝贵民俗文化是值得我们好好珍惜的!

端午节小学作文字篇四

很快,一年一度端午节又到了,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回忆。

大概是四岁时吧,那时候家乡河还能划船。当我远远地听见锣鼓震天、呼喊撼地时,好奇我便硬是拉着家里婆婆出门看热闹去。作为保姆婆婆总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亲人,她便拖着我小手,颤颤巍巍地往长堤那边走去。刚好,河上五彩缤纷龙舟正威严地列成一排,气势汹汹地准备捕捉那一声令下。

发令枪响后,箭弦上龙舟真如一条条迅猛如雷水龙,水上飞窜。而船上那些“驭龙者”更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特别是船两头正奋力击鼓鼓手,划舟人斗志似乎随着那一下一下如雷鼓声而不断激涨。

这一幕真让少见世俗我看得如痴如醉,家乡竟有如此激动人心场面!而婆婆旁一直紧紧地攥着我手,和蔼地笑着。继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头筹选手们。每条船上人都湿了,而我这稚嫩眼中,冠军不过是更加湿透了人们。

兴高采烈我又挽着婆婆手回到家中。午饭时间到了,婆婆端出两只冒着热气翠绿三角体,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大片叶子。婆婆微笑着说,这些用荷叶包着香米三角体就叫粽子,我还惊喜地发现米饭里面还有内涵丰富肉馅。它们都是婆婆从乡下带来,大家都会划龙舟时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这喷着荷香饭团,用力地咬下了一块。望着婆婆仁慈笑容,我只感到口中无比亲切与温馨。

婆婆我上小学以后便回乡下颐养天年了,但我们家还是经常端午节去探望她时带回几只粽子,来重温旧日快乐与节日喜悦。只是这几年来给我带来是遗憾,端午节被韩国人注册了,家乡河脏得不能再划龙舟了,婆婆寿终正寝了。然而,端午节被外国人注册了,我们还能吃粽子;这条脏河总有变清那一天,我们还能水上划龙舟;但最让我伤感是,我永远不能再牵着婆婆手长堤看比赛了。

我爱家乡端午节,但我更怀念是那永远不再回来童年和婆婆。端午杂思,思忆至此,足矣。

端午节小学作文字篇五

快过端午节了,奶奶到市场买来了糯米、红枣、花生和粽叶,准备包粽子我们吃。

奶奶先把粽叶在水里浸泡了二三天,让粽叶变得软和,然后,把粽叶从水里捞上来,用清水洗干净,再沥干。然后,她取来糯米,淘得干干净净的,就开始包粽子了。奶奶先将两片粽叶叠放在一起,然后卷成一个漏斗形,再用勺子舀上一点糯米放入粽叶中,用粽叶把糯米包好,最后用绳子把粽叶缠紧,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做成了。

看了奶奶做的粽子,我的心里也痒痒的,就跟着奶奶学了起来。我先把粽叶卷好,再往里面放糯米。可我刚放进一点点糯米,那些米就从粽叶里漏掉了。我往地上一看,哎呀,地上撒了好多米啊!奶奶告诉我,粽叶一定要叠整齐,卷粽叶时可有讲究。她于是手把手地教我怎样包粽子。我又重新包了起来,这次比上次顺利多了,一会儿,我就做好了一个粽子。但看看我的粽子,总觉得没有奶奶做的有棱有角,奶奶说:“第一次能包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粽子包好后,奶奶又把粽子放入水中泡了起来,她说这样泡过之后,粽子才容易煮熟。

端午节这天一早,奶奶就开始煮粽子了。不久,锅里就飘出了粽叶的清香。闻着这香喷喷的粽子的香气,我真想一下子就吃到自己亲手做的第一个粽子。粽子终于可以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让奶奶先找到我包的那个粽子。可奶奶揭开锅盖一看,锅里有好多白花花的米粒。奶奶说:“肯定是你包的那个粽子没包紧,米粒全跑出来了。”奶奶捞出所有的粽子一看,果然是我包的那个。看到这样,我感到好惭愧。

粽子出锅后,我们全家都围在桌前吃起了粽子。我从盘子里拿出一个粽子,把绳子剪断,再把粽叶剥掉,里面就是一个透着粽叶清香的白白的粽子了。我在上面放了点糖,然后咬了一口,一阵甜滋滋的味道进入口中,真好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