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志愿服务新闻稿(实用5篇)

最新志愿服务新闻稿(实用5篇)

ID:3642336

时间:2023-09-26 04:38:13

上传者:BW笔侠 最新志愿服务新闻稿(实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志愿服务新闻稿篇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共青团靖远县委、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组织动员返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我县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贡献青春力量。截至目前,60余名志愿者全力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有序参与到宣传动员、核酸检测扫码、秩序维护等工作中,累计服务时长超580小时。

核酸检测现场,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充当“讲解员”“疏导员”“引导员”“信息采集员”,或维持现场秩序,协助信息登记;或提醒群众戴好口罩,保持1米安全距离;或帮助居民答疑解惑,热情服务;或做好检测扫码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助力全民核酸检测“加速度”。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冲锋陷阵”,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实际行动贡献青春力量,彰显使命担当。

志愿服务新闻稿篇二

为做好20xx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招募工作,鼓励届毕业生参与西部计划、投身西部基层干事创业,5月27日德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召开了20xx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动员大会,学生会全体成员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开始,首先学生代表向大家传达了学校《关于开展德州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的通知》,并介绍了近年来德州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者在支援西部活动中的相关情况和发展状态。随后就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政策、网上报名流程、志愿者选拔标准等进行了宣传和要点解读。最后,他要求学生干部认真学习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工作政策,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按照时间节点落实工作,做好报名人员服务工作。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理应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将自己的'理想与时代的发展、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得到长远的发展。

志愿服务新闻稿篇三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一仗。4月4日,上海启动了全市核酸筛查,对2500多万人同步开展检测,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各地医务人员纷纷支援,志愿者们日夜奋战,齐心抗疫,共同守“沪”,截至4月5日8时,上海市共采样2566.5万人、242.7万管,已经完成检测192.5万管,其余样本还在检测当中。

目前,上海单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到400万管,这背后离不开核酸检测人员的全力以赴。

面对着千万计的样本,核酸检测工作人员都要做些什么?核酸报告是怎么出来的?来自浦东市场监管局的王守法,作为一名抗疫志愿者,记录下了他参与核酸检测的工作笔记。

“在上海学习生活了14年,我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这座城市的气息早已融入我的血液中,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的心绪。”看到身边的很多伙伴们都在为抗疫拼搏奋战,王守法也一直想找机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月21日,看到浦东发布紧急招募核酸检测工作志愿者的公告,王守法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在局领导和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有着pcr检测经验的王守法被安排到上海金域医学检验所开展为期一周的志愿支援工作。

“为了抗疫,离开实验室8年之久的我,再次穿上了白大褂。”从接受样本、分拆样本、吸取加样、核酸提取、核酸扩增到报告审核、报告签发,核酸检测的7个环节都需要专人负责,由于检测人手紧张,王守法在各个环节来回奔忙,“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与病毒赛跑,要求“快”字当头,为了让市民能够尽快获取核酸检测结果,王守法和检验所的100多名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都在默默努力着。检验所每天需要检测约3万—5万管大概30万—50万份样本,平均每人需要检测3000—5000份样本,检验所里48台pcr检测仪24小时满负荷运转,人员也不能断,随时都要发报告,这样的工作强度,大家都在咬牙坚持。“大家心里都攒着一股力量,那就是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王守法表示。

除了高强度的工作,核酸检测还要“近距离”面对检测出的阳性样本。为了保护更多的人,王守法选择勇敢逆行,成为核酸检测志愿者后,他每天不辞辛劳,驱车60多公里,往返浦兴与周浦。但他也有担忧:“我孩子很小,还没有接种疫苗。”王守法除了自己加强防护外,还要每天进行核酸检测,完成工作后,也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后才“敢”回家。

3月【】26日,王守法所住小区也实行了封控管理,为保证能顺利参加核酸检测工作,他选择住在检验所附近的酒店,而那天晚上,王守法的孩子因为没等到他回家,做梦都梦到了爸爸。

核酸检测志愿者在抗疫前线全力以赴,离不开志愿者的家人们在背后默默支持。“我只是短期的志愿支持,那些长期坚守在抗疫一线的人,他们需要很长时间离开家,离开自己的亲人,他们更值得我们敬佩!”王守法表示,每一名志愿者的身后都有一个志愿者家庭,或大或小,有你有我。也许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和志愿者一样,都是这场抗疫战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4月6日,上海再一次开展全市范围内的核酸或抗原检测。王守法呼吁:“大家在做核酸检测时,一定要做好防护,保持距离,防止交叉感染。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志愿服务新闻稿篇四

近日,根据《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关于20xx-20xx年度陕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陕团联发〔20xx〕60号)精神,我校项目办被授予“20xx-20xx年度陕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闫明昊被评为陕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

此次通报表彰的集体和个人是我省西部计划各基层项目办和广大志愿者中的.优秀代表。本次评选,全省共有5所高校项目办获评先进集体。我校自20xx年启动西部计划项目以来,校领导高度重视,将项目办常设在校团委,把西部计划作为育人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从强化领导、健全组织、完善机制、保障资金、营造氛围、宣传报道、跟踪服务等多个方面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形成了“广泛动员、按岗招募、择优录取、双向选择”的工作机制。我校每年选拔派出十余名毕业生赴西藏、新疆及陕西等地参加基层支教工作,来共派出102名志愿者投入西部教育事业。

我校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伟大号召,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带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开始志愿征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青春理想。我校项目办也将继续努力,选派更多优秀志愿者,投身西部的发展,为陕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志愿服务新闻稿篇五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共享同一片蓝天》。5月17日,即昨天是我国第二十五个助残日。这是一个社会所有残疾人都期盼的幸福快乐的日子。有的残疾儿童,他们一出生便处于一个无声的世界,有的至今无缘看到这阳光灿烂的春天;有的因家庭经济原因面临困境他们从小就失去了治疗的机会,生活变得越发困难。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同样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们中间也不乏身残志坚、学有特长的人才。

你们听过海伦·凯勒的故事吗?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于塔斯喀姆比亚小镇。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同学们,比起残疾人,我们有多么幸福!我们能够唱歌,能够欣赏音乐,还能在美丽的校园里读书、活动……当我们一次次沐浴在阳光的温暖之中;当花草一天天吐露着醉人的芬芳时,也许,你并没有觉得这个世界有什么不一样。可是,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可能永远都看不见花儿的笑容;永远都听不到鸟儿的歌声;甚至永远都没有“站起来”的权力。他们带着残缺的身体在这个世界上艰难地活着,忍受着常人无法体会的痛苦,经历过无数的磨难,他们哪怕要取得一点点成绩,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但他们没有向命运低头,用自己的意志去搏击、去创造,不仅为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实现了自己壮丽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希望大家珍惜现有的条件,学习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听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做好每一次值日。有很多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举手之劳,对他们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关爱残疾人是全社会的责任,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只是在助残日那天,而是在今后的每一天。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理解残疾人,平等对待他们,给他们更多关爱和帮助,让他们与我们共享同一片蓝天。

5月19日,我校将举行“慈善一日捐”活动,下面请五(1)班徐熙媛姐姐宣读倡议书。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