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表格版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教案(大全7篇)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表格版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教案(大全7篇)

ID:3816070

时间:2023-09-28 23:38:36

上传者:琉璃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表格版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教案(大全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表格版篇一

教学目的:

1、熟练数出8和9,会正确读写,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会比较他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8和9的组成。

3、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熟练地读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8和9。

2、难点:掌握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书的大小,掌握8、9的组成。

教学准备:挂图、生备学具,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图写数

一共有几朵花?

2、再添上一朵花,现在一共有几朵花?(8朵)如果再添上一朵是几朵呢?(9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8和9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认、读、数8和9。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提问:图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画面上画了些什么,与哪些数字有关,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8位小朋友,9个人,2个小桶,2个喷壶,2把小铲,8棵树,1块黑板,黑板前有9盆花,9只蝴蝶,8朵花…..)

(2)、请大家用小木棒摆出和花一样多的数量,再添上一枝是多少?

出示计数器,请大家拨7个珠子,再添上几个是8个呢?几个珠子,再添上1个是9个呢?

2、数的顺序。

出示直尺图。问:第一段从什么数开始?再看7后面的一个数是几?8后面的一个数是几?

全班看直尺上的刻度,从0读到9,再从9倒数到0。

3、数的比较。

(1)、7和8比较大小。

8比7大应该用什么符号?7比8小应该用什么符号?

8>77<8

(2)、8和9比较大小。

9比8大应该用什么符号?8比9小应该用什么符号?

9>88<9

4、认识8和9的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1)、让学生找到教科书p54的蝴蝶图,按要求用彩笔给蝴蝶涂色。

(2)、通过给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意义的不同。

5、指导书写。

(1)、指导8的书写。

首先让学生看教科书p53的黑体字8,问学生8字像什么?然后看教科书p54中8的书写顺序图,再出示田字格小黑板,边板演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方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字处连接,一笔写成。最后,请同学看着黑板上的“8”字书空,再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练习写“8”。

(2)、指导9的书写。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注意要圆滑,不能有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左下方写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学生在教科书p54的写字格里描写9。

(3)、完成教科书p54的“8”、“9”书写练习。

6、操作感悟,学习8和9的组成。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1)、一个数大于7,小于9,这个数是几?

(2)、9的前面第4个数是几?

(3)、比6大,比9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2、作业:把数字8和9写在作业本上(各写5行)

四、全课小结

(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

8和9的认识

789

7<8,8>7

8<9,9>8

7<9,9>7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表格版篇二

8和9的组成p55p603、4

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8和9的组成

一、引入

提示:蔚蓝的天空上星星在闪,月亮奶奶想把星星摆成两份,如果是你会怎样分呢?

二、新授

请你拿出学具,在小组里摆一摆,你能分几种?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汇报,说一说你分了几种?你是怎样分的?

观察,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每一种分法吗?

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

如果是9颗星星,又可以怎样分呢?

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师演示9的分成,学生填书上的空。

2、读一读

学生互相读8、9的分组成

3、做游戏

1、猜数

2、拍巴掌

3、小猴跳

三、练习

1、p55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2、p603456

34小黑板出示

6完成找朋友的游戏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表格版篇三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通过观察、操作、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

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一、创设情境,体验前、后

1、观察课室,感受前、后

小朋友们,你看一看我们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2、说一说

请同座位的两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3、听口令,摆物体

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前面,数学书放在文具盒的后面;铅笔盒不要摆在数学的前面……

二、引导探知,体验感悟

1、看图讲故事

课件出示《龟兔赛跑》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谁能根据这幅图给大家讲故事?

2、说一说

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在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3、观察、讨论

请4个小朋友站一列,互相说一说这4个同学的`位置。学生互相交流:xx的后面是xx,xx的前面是xx。

4、变换位置,加深理解

(1)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向后转,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以前后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互相摆一摆你们的文具,然后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三、实践应用

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前、后的应用

四、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表格版篇四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借助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表格版篇五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1、自主练习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下面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一位先生在南极,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里面套着白衬衣。这位先生是谁呢?(企鹅)它生活在哪里?(南极)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南极?(学生介绍)大家愿不愿意多了解一些有关企鹅和南极的知识呢?那可要听好了。(p19)

现在,南极的小主人欢迎同学们到冰雪覆盖的美丽的南极大陆上做客。(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能告诉大家南极的小主人都有谁么?(板书企鹅、海豹、贼鸥)

二、新授

(一)教学红点标示的内容

1、数一数

(1)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企鹅、海豹、贼鸥各有多少只)

(2)咱们先来看一下企鹅,这么多的企鹅,大约有多少只呢?同学们想怎样来数呢?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数出企鹅的只数,一会儿汇报给大家。

(4)到底谁说得最接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多数同学喜欢用十只十只地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数较大宗物品时也可以用10个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来数一数。

2、摆一摆

(2)你摆出了吗?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谁能想个好方法,让其他同学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个一是10,1个十是10,2个十是20,……那么10个十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

3、拨一拨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说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们说在百位上拨出一个珠子就是100。

(二)教学绿点标示的内容

1、刚才我们数了企鹅的数量,现在我们来数一下海豹和贼鸥的数量?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用刚才我们学过的方法数出海豹和贼鸥的数量,然后用小棒表示,集体交流,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

2、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它们的数量?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式来进行拨珠子,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

(三)练习

自主练习1: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分别估出题目中物体的数量,再数一数,看看你估得准不准,最后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了估算,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了数的组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2—6

[教学过程]

1、自主练习2:我说你数

一人说出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既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既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2个2个地数或5个5个地数,等等。

2、自主练习3:数一数,填一填

根据图意自己填空,集体纠正答案。

3、自主练习4:看图,说一说题目的要求

4、自主练习5:估一估,说一说

5、自主练习6:小游戏

(1)找一名同学一起做示范。

(2)同桌两人进行互相猜数游戏,学生体会数的大小。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并正确使用。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表格版篇六

?我们认识的数》组织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学过的数,设计了说一说猜一猜和数一数三个栏目。说一说中先让学生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体会数能清楚地描述和表达生活里的事物和现象。如我班有42名同学和我班有同学两句话表达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再让学生知道年龄都是用数表示的,引导他们关心家里每个人的年龄,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猜一猜先抓一把蚕豆数数有几粒,再分别抓一把花生米和一把黄豆,估计有几粒,并数一数粒数,评价自己的估计。这里不要求学生估计得很准确,只要能体会到花生比蚕豆小一些,花生的粒数比蚕豆多一些;黄豆比蚕豆小得多,黄豆的粒数比蚕豆多得多。物体的大小关系到物体的多少是难点,教材在抓花生米以后,提出为什么一把花生米比一把蚕豆的粒数多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加以体会。

数一数指导学生在校园里看看、走走、数数,用数表示校园里的一些物体有多少,用数表述自己在校园里的活动,从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表格版篇七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数的组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