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经典美文有哪些(优秀6篇)

中秋的经典美文有哪些(优秀6篇)

ID:4113415

时间:2023-10-03 13:59:56

上传者:LZ文人 中秋的经典美文有哪些(优秀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秋的经典美文有哪些篇一

关于中秋节,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既有悠久的历史,也有丰富的传说,是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下面一起去欣赏经典美文:中秋祭,希望大家喜欢!

今年的中秋,来的真早。

打开电脑,想要写点什么,却发现对于这样一个团圆的节日,我竟然没有多少值得回忆的情绪。

生活在一个苍白的年代,真是可惜。

古人的中秋,就精彩的多了。拜月、观潮、猜谜,中秋在遥远的古代更具有仪式感,庄重而亲和。

关于中秋的起源,民间传说是因为嫦娥奔月,她的丈夫后羿因思念所致,便每到嫦娥离去的八月十五这一天,设宴与嫦娥隔着万里团圆。

也有另一种说法,“中秋”意为秋天的中间,而“十五日”也是一个月的中间。在这个时间段,瓜果成熟,农业丰收。百姓正是表达喜悦,才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神话和农业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是中国人生活当中最广泛的精神依托,也代表着这个古老民族的基本基因构成———浪漫与现实。

这样看,中秋节不愧是华夏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一种凝聚着中国人精神内涵的象征。

过中秋,是继承祖辈的魂灵,是感受华夏的脉搏。

但现在,中秋带给我的只是一年又一年空白的记忆。

华夏民族宝贵的精神延续,就快要断了呼吸。

记得小时候,中秋是纯净的,那时的感受里中秋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满足,满足于妈妈带回的月饼,那淡淡的清香是萦绕在心头最原始的幸福感。

如今的中秋,似乎没有变化,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浮华的世界,终究找不到一个可以安心赏月的地方。

在当今社会肆意横行的商品潮流中,中秋仅仅是作为一个放假的提醒,被硬生生地写在我们的日历上,然后在华丽的包装和商业炒作的包围中显得陌生又无趣。

看看超市现今包装华丽的月饼,实在是令人糊涂,当年的关于月饼的甜蜜记忆如今只被商家的高价所谋杀。中秋在这里早已失去了纪念意义,失去了文化属性。商人们为了挣几个钱,把月饼变成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简单而又奢侈的消费品。我们的老祖宗创造了这样的节日,今天的我们却出卖了他们的本意。出卖了中秋文化,更出卖了那回不去的纯洁的时代,那个真正属于月亮的,属于中秋的时代。

中秋的价值在于把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升华,在月光下真正获得一种恬静,让平日里浮躁的心沉淀,完成灵魂的涅槃。佳节团圆,是对思念的膜拜,膜拜我们心中纯净的情绪,膜拜先祖的生命轨迹,膜拜月亮给我们带来的安逸的自在。

这种自在,于如今的世界实在是难寻。随着快节奏的生活,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有多少人能在匆匆而逝的岁月当中哪怕驻足一次?那些为了梦想漂泊远方的游子,在中秋的夜,定会卸下疲倦的行囊,暂时把惆怅与彷徨丢掉,和家人真正的享受地地道道的团聚。不需要拘束,不需要设防,完完全全将一颗心温柔地交付给亲人,交付给故乡。

中秋佳节,便是这样一个纯洁的日子。每一个人都会超脱往日的倦怠,让生命安静地体会洒脱与和美的共存。洒脱是一杯家乡的老酒,和美因团圆的难得。中国人几千年来所追求的和谐之道,在中秋之时,如此完美的与老庄的狂放重合,化作一轮月,沉静浮躁的悸动。

所以,中秋,也是一种道。

我们应该重新的审视它,信仰它。值得信仰的,都是人们心中普遍认可的。

作为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度,我们的祖先早就在农业上取得了骄傲的成绩,但远古时代,一个民族的希冀又往往建立在世代编造的憧憬中。战胜天灾,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文明在这种想象力中渐渐丰富起来。

一个民族,决不能少了神话与传说。

就如中秋的来历,本文在开篇已经提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本身就代表着祖先们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人类面对大自然的广博,表现出毫不示弱的架势,拥有神话,就拥有希望,拥有勇气。

传统的节日,是一个民族强健的生命力,是气节的展现!过中秋,不是吃一块月饼那么简单,也不是办一场晚会,唱几首歌曲。中秋节,要回归大众,关注大众,体味大众。过节的主体是百姓,是中华民族值得纪念的精神片段,团圆不仅是家的相聚,也是所有华人的凝聚。聚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一条龙。

祖先创造的节日,希望子孙认认真真的传承。

我怕这传承殒灭,永远的死去,成为一篇祭文。

文化若到了祭奠的时候,最是追悔莫及。

中秋,是生命安宁的一种存在。在当下利欲熏心的世界,更加需要我们守护,需要我们敬重!

中秋的经典美文有哪些篇二

今年中秋节,是父亲离开我们的第二个节日,父亲的离去,使得原本团圆的节日失去了往日的欢乐,家冷清了许多,为了年迈的母亲我们当晚辈的仍然要笑容满面,炒菜、聚会、吃月饼,一切照常进行着。

一家人吃完饭,我收拾完卫生,又一次陪母亲坐在了窗前,望着窗外乌云密布的天空,月亮被乌云全部遮盖着,从风的夹缝里传出阵阵呜咽,不知是触景生情,还是团圆的缺憾,静静的我守候着年迈的母亲,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记得小时侯每年过中秋节,父亲都要亲自下厨给我们炒几个菜,即使当年物资非常紧缺,母亲也要将平时节俭的供应票买来食物全家聚在一起“铺张”一回。父亲都要买一个大月饼,按家中的人口均匀切开,每人一块,以示全家团团圆圆,接下来父亲就给我和弟弟讲述中秋节的来历,与我们谈论许多新鲜事,讲述他的从戎经历,军人出身的父亲豪放健谈,爽朗的笑声在中秋明月的烘托下,给人一种幸福温暖的感觉。

中秋的经典美文有哪些篇三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

“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

“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

“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中秋的经典美文有哪些篇四

最圆莫过中秋月,此时的朦胧也许是必要的,在这多情的晚上,醉是一种幸福。

那种旷世的明朗与圆润高挂在仰望的尽头,天空和大地都充满了暖意。当月宫的清辉洒向大地的时候,人的眼神早已迷离了。

月宫仙子翩跹天宇,广袖长舒,送来清风一缕;月桂飘香,无酒自醉,是浪漫的月华洒在心坎上了。

柳岸湖畔,葡萄架下;刚收获的花生一碟,刚摘下的水果几颗,自酿的美酒一坛;在人静灯灭的黄昏,诚邀明月。月亮最解风情,总是躲在柳丝的背后。

虽身在天涯,有明月做伴便不觉天涯远,望着明月便看到了故乡的颜色。远山相隔,隔不断亲人长长的思念,是月亮接通了期盼的目光。天已微凉,人的心情像湖面的涟漪,只要望着明月心房就暖和了。两情相悦,无论咫尺还是天涯,月光总能捎去悄悄的情话,想着心上的人儿,月亮泛红了圆润的面颊。

中秋的月亮是沉甸甸的,它把春天的种子、夏日的风雨和阳光精巧地化合并浓缩了,凝聚成一轮香香甜甜的饼了。这块厚实的饼呵,有玉米的金黄,有南瓜的甜怡,还有花生的芳香。

蘸着月光,把月亮吃下去,心里甜了,脸上的汗水长成微笑了。小孩在大人的皱纹里又拔节了。

树上飘落的黄叶送来收获的讯息,人们摩拳擦掌地等待着。无私的大地,当把果实奉献之后,只留下枯藤和黄叶。收获是为了播种新的希望。当把玉米的香甜放在口中细细咀嚼时,希望又默默地发芽了。

天空是一块淡蓝的幕布,云朵只是一种点缀,清风让人感到舒爽和幸福。小鸟在浓荫里放出快意的欢叫,新人在鞭炮声中步入洞房。一个洋溢着香甜的节日!

人生最美莫过花好月圆时,四时最好莫过瓜果成熟时。

有播种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奔头,有奔头就有劲头。在一年一度的收获中,幸福积累起来了。

我在中秋节,不仅仅看到了明月……

中秋的经典美文有哪些篇五

20xx年9月6号是儿子上大学报到的日子,我们专程送儿子去南京求学,安顿好孩子在返回山东的火车上我与爱人一同度过的中秋节。

当火车在柔和的月光下缓缓启动的那一刻,我眼前依旧浮动着儿子的身影,止不住的眼泪顿时夺眶而出,我朦胧的双眼透过站台的人流下意识的在寻找儿子的身影,我知道他没进站台,但是依然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着儿子的身影。

火车急驰北上,深秋的八月带着凉意,徐徐微风透过窗隙亲吻着我的额头,中秋的月色伴着夜幕投来温馨的光束,我无心欣赏美丽的月色,心中涌动着一种无尽的牵挂,一种少有的孤独占据了我的整个心室,儿子没上大学前从未住过校,一直是“两点一线”学校—回家。他秉性善良诚实、学习刻苦,很懂事,他一直是我心中的骄傲,儿子确实不负重望,金榜题名。

身为人母的我当把孩子送进了大学,也算是完成了心中的夙愿,离开南京时我对孩子没有太多的叮咛,唯一的嘱托只有一句话:儿子,你苦读寒窗12载,你付出了多少自己明白,你时刻要记住你来南京是干什么的?一句话虽不多,可能是分量太重了,在日后的大学生涯中,他从不敢怠慢始终保持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很得导师的欣赏。还担任了学生会主席,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才生。

如今儿子已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耕耘着未来的希望。

中秋的经典美文有哪些篇六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顾人曾到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宋·刘过

今夜无望仰视皎洁的明月了。冥蒙的细雨萧萧地飘洒着,给大地披上了湿漉漉的裙裳,一簇簇的桂花在浓绿的树叶下偷偷地窥视着,似乎也在感慨皓月之不可见,只能散发出阵阵幽香,以弥补这令人遗憾的缺陷了。“又逢赏月叹无光,云里嫦娥亦感伤。泪作凉宵桂花雨,清风袅袅透天香。”

往年金风送爽季节,我便会登临赭山,拾阶而上,曲径通幽的地方,有一片桂花林,那儿的银桂毫无保留地朝游人吐露芬芳,不邀宠,不媚俗,自由自在地开放。煞风景的是,总有那么几个人偷偷摸摸地大把采摘,放入塑料袋里,带回家中。不是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嘛?那只是勉励我们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珍惜青春和生命罢了。好在大多数游客都对此类行为嗤之以鼻,才得以保留一份馥郁的馨香。

今年我在异乡客地过中秋节了。庆幸的是,居处附近也有一片桂花林,无缘赏月就有兴闻香吧。晚饭后循香而去,霓虹凄迷的秋雨里,那儿的桂花正开得灿烂,游客络绎不绝,是否亦如我一般充满了对它的期许呢?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汉晋后,人们开始把桂花与月亮联系在一起,编织了月宫吴刚伐桂等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亦称“月桂”,因此,月亮也称“桂宫”、“桂魄”。“月宫仙桂”的神话给世人以无穷的遐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雨还在似有若无地飘洒着,“自在飞花轻若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薄薄的雨幕裹住了浓香的散发,那香气沾了空灵的水汽,使你的嗅觉反而变得敏锐起来,深呼吸一下,平日里不易分辨出来的香味,此刻很自然地就进入了鼻腔,撞击着黏膜,一番化学反应后,令人陶醉,流连忘返。宛若裹上了椰丝的巧克力,使你的味蕾会产生全新的感受。

随身的mp3里播放着约翰·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圆舞曲。我仿佛正走在蜿蜒的石径上,忽然一辆轻便马车快捷地来到身旁,驾者邀我上车,一声吆喝,马蹄声起,撞击着卵石,溅起一地火花,那车径直向密林深处驶去,渐行渐远……恍惚间有仙姝引路,来到一处玉宇琼楼般的宫殿,已卸装了的女主人,大约是嫦娥吧,她慵懒地斜倚床榻,低眉浅敛,星眸含嗔,睡眼惺忪,似有责怪远道来客姗姗来迟的意思。侍女捧上一樽桂花酒(为什么不是吴刚?),劝我一饮而尽,推脱不得,不胜酒力的我,片刻便醉卧于殿堂之上了。醒来后,“画桥不见惊鸿影,一片哀伤付断弦。”

今夜没能邀到团栾之月,而桂花的馨香和滴雨的脆响,却用嗅觉和听觉的感受,完全弥补了视觉上的损失。况且,中秋月不像哈雷彗星,每隔76年才来光顾地球一次,我们相约期待明年的她吧。“上帝在这里关上了门,却在那儿开了扇窗”,信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