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人教版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精选8篇)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精选8篇)

ID:4698305

时间:2023-10-15 03:26:25

上传者:ZS文王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精选8篇)

高二教案的编写需要遵循教育教学原理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变化。教师可以从这些教案范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篇一

1、经历并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探索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2、探索并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能根据判别方法进行有关的应用。

3、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

4、体验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根据判别方法进行有关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

一、快速反应

3.小明拼成的四边形如图所示,图中的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

符号表示: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2,4.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在图中,ac=bd=16,ab=cd=ef=15,

ce=df=9。

图中有哪些互相平行的线段?

二、议一议

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

三、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练一练: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有两条边相等,并且另外的两条边也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

3.比一比:如图,四个全等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找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五、师生共同小结,主要围绕下列几个问题:

(1)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哪几种?

(3)平行四边形判定的应用

六、课后巩固:课本p107习题4.4第1题和第2题

七、课后反思: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篇二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该怎么反思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这些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在此之前学生头脑中已经基本积累了许多表象的东西,而且经过前三年的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为此,教师必须把握好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好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我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特别注重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和指导,重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同时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因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一做,想一想,联系具体实例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认识。

通过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使我更深地认识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既能充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同时也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包括了认识平行线和垂线、画垂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教学内容。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几何知识,看似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难理解的。因此,我在进行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时,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图形观察、搭建、拼摆、测量、画图、描述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获取和运用几何初步知识,并在运用几何初步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加深、提高和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出示教材中的几幅实物图伸缩门、护栏、梯子,让学生在其中里找熟悉的四边形和梯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资源来源于生活。巩固练习时,我让学生思考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用处,发现学校的伸缩门就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制成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许多生活中的现象都是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先发给孩子们我课前做好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小纸片,然后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发现总结出它们的特征。孩子们通过测量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也相等,相邻的角和为180度。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直角梯形中有两个角为直角,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通过对比得出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孩子们积极参与探究,学习积极性很强,通过自己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在汇报和补充的过程中,逐步把知识点完善起来,得到了有效地学习。

我通过学生用三角尺搭建、拼摆、或用纸剪一剪得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特别注重了加强学生作图能力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同时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通过让学生画出形状不同和大小不一样的四边形后,归纳出各种类型的四边形,从而学生能够用图表表示各种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因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一做,想一想,联系具体实例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认识。

尽管在教学中我运用和各种手段,设计了很多实践活动,但学生在联系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对概念不理解,不会灵活运用;画图不规范,尽管多次强调但还是有学生画高时没有标垂直标记,没有用虚线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多强调,多辅导,启发思维,培养习惯。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篇三

一、 用发展的眼光来教学,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未来能力。

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远比让学生直接但却被动地获取现成知识结论要更加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索和创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锻炼。“纸上得来终觉浅。”以听、记忆背诵接受而来的知识,理解较肤浅也易遗忘。而在体验中自身感悟的东西理解深刻、印象久远。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不可能靠讲授、听而得来的,“能力”要在有效的活动中、探究中、应用中、实践中锻炼而成。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研究,王老师本着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依据探究内容自己有序探究,自己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学生自然也得到了有效地学习。

二、探究性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有机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王老师让学生动手检验对边是否平行,用了探究性学习方式,同时王老师做了适当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有了选择性的学习。

三、创造性地挖掘教材里的素材,让学生也能“提出问题”。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王老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整堂课的设计与教学中,王老师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学生的后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篇四

1、理解和掌握垂直和平行的概念,会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会画长方形和正方形。会在点子图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四种图形的关系。

4、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个部分的名称底和高,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二、子目标

《垂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知道垂足和垂线。

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对生活中简单的物体间位置关系和现象作出初步解释。

《平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含义,掌握平行线的特性。

2、使学生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平行四边形》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3、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从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的启蒙教育。

《梯形》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掌握梯形的特征。

2、认识梯形各部分的名称,会作梯形的高。

3、认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掌握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特征。知道等腰梯形与直角梯形的区别。

三、单元知识结构图: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互相平行的认识

画平行线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互相垂直的认识

梯形的认识

画垂线

画梯形的底和高

四、重点分析

《垂直》

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垂线的概念,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2、要素分析:垂线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两条直线垂直是互相的(谁是谁的垂线),不能孤立说某直线是垂线。

(2)、两条直线相交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成直角,这也是互相垂直的关键,它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无关。

3、与其它教学重点的联系

垂线的概念和画垂线的方法为后面学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做准备。

4、突出重点策略

(1)、借助演示、操作的手段,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如老师通过教具的演示,让学生观察、理解“互相垂直”,同时强调两条垂线是相互的。又如让学生通过操作学具:用两条小棒摆出相互垂直的关系,并让他们把相互垂直的小棒按不同的方向放置,使学生明确相互垂直的关键是相交成直角,与放置的方向无关。

(2)、联系生活,让学生寻找生活中见到的相互垂直的例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平行》

1、教学重点:理解平行线的概念。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2、要素分析

(1)、两条直线平行是相互的,不能孤立说某条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是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这也是互相平行的本质特征。

3、与其它教学重点的联系:平行线是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特征的重要基础。

4、突出重点策略

(1)、学生对平行线已经有初步的认识,因此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平行线的例子,唤起学生的感性认识。

(2)、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经验作为突破口,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平行线的本质特征。

《平行四边形》

1、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特征和特性。

2、本重点包含的要素

(1)有四条边。

(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3)具有不稳定性。

(4)与长方形、正方形比较异同,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与其他教学重点的联系:是学习梯形的基础。

4、突出重点的教学策略

主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观察、操作、总结。

(2)用拉一拉的方法,如:把长方形、正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加深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这一特征的理解,同时,使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3)用拼一拼、在钉子板上围一围等方法,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征和特性加以巩固。

《梯形》

1、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特征。

2、本重点包含的要素

(1)、掌握梯形的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强调“只有”的含义。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

(2)、认识梯形的上底、下底、腰。

3、与其他教学重点的联系

认识梯形的上底、下底、腰、高,为今后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4、突出重点的教学策略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

(1)、小组内在老师给出的图形中挑出梯形,并说说为什么。(可阅读书本,从而得到对梯形的特征的更准确的语言描述)

(2)、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梯形的上底、下底、腰的知识。

五、难点分析

《垂直》

1、难点具体体现为:用三角尺画垂线(包括过直线上、外一点作垂线)

2、原因分析:不理解垂线的定义而用尺子随便画一条线与已知线相交。

3、解决策略: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画垂线即是画出90º的角。其次是强调学生用三角尺作图时要把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线重合,在另一条直角边上画线。

《平行》

1、难点具体体现为:

(1)、平行线为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内。

(2)、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和检验平行线的方法。

2、原因分析:

(1)、平行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纯数学的内容;而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比较弱。

(2)、画平行线要同时用到直尺和三角尺,作图中还要注意平移,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3、解决策略:

(1)、以粉笔盒为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让学生观察不同面上的两条棱,使学生知道不在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不平行也不相交。

(2)、教师演示画平行线的方法,强调要利用直角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一条直角边画直线,另一条直角边就放直尺,三角尺沿着直角边上下移动就可以画出平行线,注意要按紧直尺。

(3)、检验时也是强调学生利用直角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要告诉学生不管平行线怎么摆,都是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线的其中一条边重合,而直尺永远摆在三角尺的另一条边上。

《平行四边形》

1、教学难点: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2、原因分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限,作出的高往往有误差。

3、解决策略:

(1)了解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某一点和与之相对应的底;

(2)从某一点向底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线就是高;高应该是某一组平行对边的距离。

(3)明白可画无数条高;在同一组平行对边所作的高长度是相等的。

(4)教会学生正确使用三角板画高。强调用三角板画高的重要性。

(5)提醒学生要用虚线画高,并画出垂直符号。

《梯形》

1、教学难点:理解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2、原因分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限,作出的高往往有误差。

3、解决策略:

(1)、小组在梯形上画高,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你可画多少条高?

(2)、小组汇报,全班评议如何画梯形的高,可画多少条高;强调利用直角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辅助作高。

(3)、提醒学生要用虚线画高,并画出垂直符号。

六、教学策略:

1.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时,要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实际正是应用其特性为人类服务的,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如推拉式防盗门应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梯形堤坎正是利用梯形上小下大的稳固性等等.

2.利用“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灵活理解知识的能力.

无论是平行四边形还是梯形,都有一般形式,往往学生对于一般形式认识比较深,稍作旋转、变换便不知所措.例如:学生在学习梯形的各部分名称时,往往学的过死,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这里的“通常”说明,有时(倒放时)也把较长的底叫上底,较短的底叫下底.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认识所学的图形.

3.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积极探索的精神.

在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时候,不能只用眼观察,还要用规范的方法判断.结合用三角板、直尺判断平行线的方法加以说明和验证,这种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在今后学习中也是非常必要的.

4.在教学或练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直观演示,运用比较的方法,又要加强动手操作,通过学生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等,悟出知识的真谛,以求得其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5、教书本第66页“距离”这个概念时,要强调所画的是“垂直线段”,而不是“垂线”,着重理解“垂直线段”的含义。

6、教画梯形的高时,要学生先找出互相平行的那组对边,然后通过上底一个顶点向对边引垂线。

七、错例估计

1、学生容易把要求画平行线的题目看成画垂线。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认真审题,另外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因为学生是先学作垂线的方法,所以当他们一看到题目出现图(已知直线和线外一点)时,就理所当然地想到画垂线。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养成检查的习惯。

2、给直角梯形画高。学生受前面学习的影响,不观察图的特点,就马上在图上画高。其实可直接把上底与下底之间的直角边作为直角梯形的高。

3、写出梯形的各部分名称时,正放时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倒放时也把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教会学生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图形。

4、把四边形理解为只包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会学生其实还有一般的、不规则的四边形。

八、练习题分析

(1)、68页第1、2题都是有关“平行和垂直”的判断题,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说一说判断的方法。

(2)、68页第5、6题分别要求学生思考,怎样测定跳远的成绩比较准确?怎样修路最近?实质上是垂线段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课外再去找一找这样的例子。

(3)、73页第3题,借助“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联系与区别,要鼓励学生依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从多种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关注思考问题的过程,并让学生之间探讨和交流自己的剪法和理由。

(4)、76页第10题,让学生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并思考:可以画多少条高?学生可以根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一点,推断出高有无数条。

九、课时安排:

《垂直与平行》4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4课时

练习课:2课时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篇五

一、说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价值。

2、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物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它们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特征,理解四边形间的关系。

(2)经历把四边形分类,抽象概括特征的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把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课设计理念为:

1、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3、数学学习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

基于以上理念,教学中,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改思路,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采取“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2)组织学生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3)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学法: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方法,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而在交流中体验图形的特征,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说什么是平行线?

2、画一组平行线。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这幅校园情景图中,哪儿用到了四边形呢?(小组讨论交流)

(三)认识特征,明确关系。

新课程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根据这一要求,我有序地安排了七个层次探究活动。

1、画四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看、想、画这一过程,唤起学生头脑中对四边形的已有认知。]

2、作品展示。

(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享受成功的喜悦,激起探究新知的欲望。]

3、作品分类。

(为了叙述方便,将作品编上序号)

(1)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哪些是你知道的图形?说出它们的名称。

(3)请小组合作把这些四边形分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4)根据学生分类,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并随机板书:平行四边形梯形)

4、观察图形。

(1)想一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同学间互相交流、讨论)

(2)交流小结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一般的四边形:没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5、验证结论。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72页,找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引导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验证刚才观察到的结论。

(2)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做的?你的方法和他一样吗?

(3)检验自己画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揭示概念。同学们的猜想通过验证是正确的,请看大屏幕。

(5)练习。(出示课件:下列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梯形?)

6、生活中的应用。

(1)说一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7、探讨四边形间的关系。

(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一下你的理由。

分小组讨论,然后交流结果。

(2)教师归纳: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请学生说一说图示的含义。

(4)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弄清四边形间的关系。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共同解决问题。

(四)引导看书,巩固练习。

1、自由看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配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学校大门关闭和打开的录象,最后定格成放大的图片)教师谈话:同学们每天都要经过校门进入校园,但是你们注意观察我们的校门了吗?从图片中你们能找到一些平面图形吗?根据回答,教师板书:平行四边形。

2、你们还能找出我们生活中见过的一些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如活动衣架、风筝、楼梯栏杆等。

3、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相信通过研究,我们将有新的收获。板书完整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

1、刚才同学们已经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了,那我们能不能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自己来想办法来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呢?你们可以先看一看材料袋中有哪些材料,再独立思考一下准备怎么做;如果有困难的可以先看看学具袋中的平行四边形再操作。

2、大家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创作,现在请你们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做法和为什么这样做,然后派代表上来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并进行一定的辅导。

3、哪个小组派代表上来交流?注意把你的方法展示在投影仪上,然后说说这么做的理由,其他小组等他们说完后可以进行补充。

(1)方法一:用小棒摆。请你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做?要注意些什么呢?

(4)用直尺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评:这个个环节的设计,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敢于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既实现了探究过程开放性,也突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体现那了学生为本的理念。)

(评: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在方格纸上画,让学生再次感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为下面的猜想、验证和画高作了铺垫。)

5、我们已经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平行四边形,并且能够在方格纸上话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些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到底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根据你们在制作平行四边形的时候的体会,你们可以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友情提示:课件中出示提示:我们可以从平行四边形的那些方面来猜想它的特征呢?边?角?)

6、学生小组讨论后提问并板书猜想:

对边可能平行;

对边可能相等;

对角相等;

7、你们真行,有了这么多的猜想,那我们能够自己想办法来证明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呢?请每个小组先认领一条,时间有多余可以再研究其他的猜想。

学生每小组上台认领一条猜想,学生分组验证猜想。

9、小组派代表上来交流自己小组的验证方法,其他小组在其完成后进行评价。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学生介绍可以用对折或用直尺量的方法来验证对边相等后,教师用课件直观展示。

(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学生汇报的时候如果不一定很完整,教师用课件展示:两条对边分别延伸,然后显示不相交。

(3)对角相等:学生说出方法后,教师让学生再自己量一量。

最后,教师板书出经过验证特点: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对角相等;

内角和是360

(评:这个环节的设计蕴涵了猜想-验证-结论这样一个科学的探究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制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先猜测特点,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验证和交流,使学生在碰撞和交流中最后的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在交流中与倾听中把自己的方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了比较。)

10、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理由。

1、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图,介绍: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红线间的距离吗?应该怎么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

学生自己尝试后交流。

2、老师刚才发现,大家画的高位置都不一样,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线段到底有多少条呢?(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有无数条。)

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3、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并量一量吗?学生继续尝试。

完成后,让学生指一指:两次画的高分别垂直于哪一组对边。板书:高和一组对边对应。

4、完成试一试:(1)先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2)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5、想想做做5,先指一指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注意画上直角标记。如果有错误,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这个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自己去量、去画,从而很方便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的概念,在的出高和底对应的时候比较巧妙,学生学得轻松、明了。设计的练习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很好地让学生领悟了高的知识。)

1、想想做做1,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2、想想做做2,用2块、4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3、想想做做3,用七巧板中的3块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出示,你能移动其中的一块将它改拼成长方形吗?

4、想想做做4,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锯开做成一张尽可能的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找一张平行四边形纸试一试。

5、想想做做6,用饮料管作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平行四边形,比一比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评:在巩固练习中,注意通过学生动手、动脑来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来年系的层次清楚、逐步提高,学生容易接受,并且注意了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自主阅读你知道吗?,说说有什么收获,再到生活中去找找类似的例子。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配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学校大门关闭和打开的录象,最后定格成放大的图片)教师谈话:同学们每天都要经过校门进入校园,但是你们注意观察我们的校门了吗?从图片中你们能找到一些平面图形吗?根据回答,教师板书:平行四边形。

2、你们还能找出我们生活中见过的一些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如活动衣架、风筝、楼梯栏杆等。

3、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相信通过研究,我们将有新的收获。板书完整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

1、刚才同学们已经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了,那我们能不能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自己来想办法来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呢?你们可以先看一看材料袋中有哪些材料,再独立思考一下准备怎么做;如果有困难的可以先看看学具袋中的平行四边形再操作。

2、大家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创作,现在请你们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做法和为什么这样做,然后派代表上来交流。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1、出示长方形,谈话:老师手里问成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长方形

教师移动成平行四边形,谈话:仔细看,现在围成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平行四边形

揭题: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揭题)

2、教师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

生1:我们校门口的移动门上有平行四边形;

生2:一种衣架是平行四边形;

生3:我家晒衣服的伸向外面的栏杆是平行四边形的;

生4:看,墙上那个图上有平行四边形;

学生上台指。

学生思考。

2、学生用手头材料做,做完后交流:我是怎么做平行四边形的?教师巡视指导。

3、谈话:谁愿意上台来展示自己是怎么做的?

生1:我用钉子板围;

生2:我用小棒摆的;

生3:我用方格图上画;

生4:我是直接折的;

生5:我是用剪刀剪的;

小组交流:有什么发现?

5、交流汇报:

生1:我们小组觉得上下两条边可能平行;左右两条边可能平行。(师板书:互相平行)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1:我是看出来的,上下两条边延长后不相交;

师:其他小组发现这个特点了吗?你有办法证明吗?

师明确:上下两条边称为一组对边,左右一组对边,可以称两组对边。(板书:两组对边)

生3:我们可以用三角尺平移的办法证明对边是平行的。

小组讨论后提问并板书:两组对边互相平行。

生3:我们小组发现两组对边都是相等的?

师:你们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

生4:就是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

师规范语言:你指的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是吗?(板书)

谈话:其他小组发现这个特点了吗?你有办法证明吗?

生5:上下两个小棒长度相等,左右长度也相等;

生6:我上下拉出的都是3格,左右是2格,都是相等;

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5、教师在钉子板上围想想做做1,判断: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生1:1、3、4是平行四边形,因为他们符合平行四边形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生2:2不是,因为它上下对边平行不相等,左右对边相等又不平行,所以不是平行四边形。

生3:2是梯形,所以不是平行四边形。

1、谈话: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图,介绍: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上下对边是一组平行线,你能量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吗?应该怎么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

学生自己尝试后交流。教师指导明确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2、老师刚才发现,大家画的垂直线段位置都不一样,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线段到底有多少条呢?(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有无数条。)

老师示范画一组的垂直线段,说明:在平行四边形里,一组对边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而对边就是底。

3、学生自主看书上p44页,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什么是底?

4、师出示实物平行四边形,指一指两组底边上的高。

5、找出底边上的高:(图略)

6、做书上试一试,量出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1)先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2)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7、想想做做5,先指一指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注意画上直角标记。如果有错误,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生1:相同点是它们的对边都是平行且相等;

生2:不同点是长方形的角都是直角,而平行四边形的角不是直角;

生3: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变形后产生的;

提问:说一说,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这种特点在哪些地方有应用?

生1:有种可以弹的那种拳击套;

生2:晒衣服的衣架;

生3:捕鱼的网;

1、想想做做2,用2块、4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2、想想做做3,用七巧板中的3块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出示,你能移动其中的一块将它改拼成长方形吗?

3、想想做做4,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锯开做成一张尽可能的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找一张平行四边形纸试一试。

[小结简明扼要,既突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策略。]

教学反思:

一、激发原认知关注学生知识储备。

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远比让学生直接但却被动地获取现成知识结论要更加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索和创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锻炼。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体验中自身感悟的东西理解深刻、印象久远。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研究,我本着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依据探究内容自己有序探究,自己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自然也得到了有效地学习。

二、重视过程把探究机会让给学生。

《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本课正是实践这种理念的一个典范,如我在教学中提供长短不一的塑料棒和钉字板,让学生根据印象中的平行四边形制作平行四边形,自主选择学具围成各种各样的平行四边形,其间学生既能采用最简单的4根塑料棒来围成,还有用钉字板围。操作的成功不但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原有认知表现外显,更让学生为下面进一步观察平行四边形边特点提供了素材,最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灵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与能力,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