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洗洗手教案反思(实用8篇)

最新洗洗手教案反思(实用8篇)

ID:4728154

时间:2023-10-15 19:09:30

上传者:薇儿 最新洗洗手教案反思(实用8篇)

中班教案是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所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它对于幼儿园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参考一些优秀的中班教案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设计和实践的方式方法。

洗洗手教案反思篇一

目标:喜欢参与操作活动,能按服装的大小进行分类。准备:《快乐家园》相关画页。

过程:1.以游戏的口吻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教师以游戏的口吻介绍活动主题:“祝爸爸和猪宝宝在快乐地洗澡,他们马上就要洗完澡了,咱们快帮他们把要穿的衣服准备好吧!”

2.引导幼儿将各种服装图片按大小进行分类,分别粘贴在猪爸爸和猪宝宝的衣柜里。

教师引导将幼儿撕好的服装图片进行对比:“比一比,这两件毛衣一样大吗?小的是谁的?大的是谁的?……”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能力强的幼儿可让自己进行服装分类,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可让其将服装按上衣、裤子等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大小分类。

3.展示作品,体验成功。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引导幼儿说一说猪爸爸和猪宝宝的衣服有什么不同,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与区别大小。以“祝爸爸和猪宝宝感谢小朋友”的游戏口吻结束活动。

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和区别大小,并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洗洗手教案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拉着小车上、下肢协调地走和跑。

2.能让宝宝喜欢做游戏,并感受游戏的快乐。

3.从小培养幼儿愿意帮助别人、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拖拉小车若干辆,小兔头饰一只,水果若干。

2.录音机一台,磁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到户外去玩的形式导入游戏。今天我们一起带着我们心爱的小车到外面去玩,大家说好不好?可要一路上要经过许多红绿灯,我们该怎么办呢?过红绿灯时,小朋友知道该怎么走呢?(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幼儿与老师一起玩拉小车。

2.做游戏:送水果:幼儿在休息时突然听到有哭声,一看是兔姐姐在哭

3.幼儿一起把兔姐姐的水果装上车,帮兔姐姐运回家。

4.一起品尝丰收的水果

三、结束部分:

整理活动,小结本节活动情况,表扬能力强的幼儿,鼓励胆怯的幼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洗洗手教案反思篇三

1、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有责任感。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1、洗手程序图卡。

2、视频短片“洗手的正确程序”。

3、轻快的音乐。

4、清洁宝宝贴画。

1、出示洗手程序图卡,或播放《洗手的正确程序》视频短片,和幼儿共同描述并练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2、将洗手程序图卡打乱,请小组长协助老师将图卡排好。

3、其他幼儿做出在活动2设计的动作,感谢小组长。

4、播放轻快的《洗手歌》音乐,幼儿随着音乐模仿图卡的步骤洗手。

5、小组长带领小朋友到卫生间洗手,老师加以引导。

6、洗完手后,小组长检查小朋友的手是否干净,并发给小贴画作奖励。

懂得洗手的正确方法。

乐于担任小组长。

程序卡有助于幼儿建立基本的时间概念,知道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

本节课通过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看一看、做一做等方法,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通过观察图画、参与游戏进一步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确洗手的方法,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良好的的卫生保健常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洗洗手教案反思篇四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做做中,初步理解故事,学习复述故事中的对话。

2.感受故事中愿意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复述故事中的对话。

难点:感受故事中愿意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帮你洗一洗》

2.橡皮玩具脏小猫一个,一盆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发兴趣。

1.出示图片小熊,提问:看,谁来啦?(小熊)它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熊?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如:白白的、干净的小熊。

鼓励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如:“洗一洗”。教师引导幼儿学说对话:“让我帮你洗一洗。”教师给小脏猫在水里洗一洗,引导幼儿扮演小猫说:“谢谢你。”教师幼儿启发说:“不用谢,我只是帮你洗一洗。”如果幼儿说不出来,没有关系,请幼儿在故事中寻找答案。

3.过渡:今天金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名字叫《帮你洗一洗》。

二、分段欣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一)引导幼儿学说小猴子和小象的对话。

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仔细听。

2.提问、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猴子滚了一身泥,小象是怎么说的?

(2)小脏猴变干净了,又是怎么说的?

(3)小象又是怎么说的?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讲述,教师帮助幼儿补充完整句子,引导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二)启发幼儿看图讲述小白兔和小象的对话。

1.出示图片,提问:“看,小白兔滚了一身泥,小象会说什么呢?”“小脏兔变干净了,又是怎样说的?”启发幼儿看图,并且根据经验讲述,如:让我帮你洗一洗;谢谢你,小象;不用谢,我只是帮你洗一洗。

2.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扮演角色学说对话。

3.讨论:你觉得小象怎么样?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如:小象很善良,帮助幼儿感知小象愿意帮助别人的形象。

(三)引导幼儿理解五只小老鼠和小象的对话。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数一数、说一说,知道有五只小老鼠,并且设疑:这一次大象对五只小老鼠说对不起,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你仔细听故事。

2.教师讲故事,在幼儿熟悉的地方留白,鼓励幼儿一起参与讲述。

3.提问,帮助幼儿理解五只小老鼠和小象的对话。

提问:五只小老鼠滚了一身泥,小象帮他们洗干净了,怎么反而对五只小老鼠说对不起呢?

教师启发幼儿思考、讲述,帮助幼儿理解乐意助人的小象也有做错事情的时候,并且懂得做错事情了要说:“对不起”。

三、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完整讲述故事,对话部分留白,鼓励幼儿讲述。

四、拓展延伸,感受愿意帮助别人的乐趣。

1.教师再次出示小脏猫,说:“小象帮助别人可真快乐呀。宝宝们也来帮助小脏猫,好不好?”

洗洗手教案反思篇五

赵欣妍是个平时话不多,但却有点皮皮的小女孩,和她说话时喜欢用宁

波话和你交流,倒也独具特色,但惟独不好的习惯是,每次去洗手间洗手时总是喜欢玩水,趁老师没有注意到她的时候,把袖子、衣服、地板弄的全都是水。

爱玩水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共同爱好,洗手时看到水自然也会多上几份情不自禁,但孩子毕竟只是孩子,而且她们还只是托班年龄的孩子,对水的玩耍有着一种无法阻挡的诱惑力。

眼下正值春季,病毒交叉感染的高峰期,孩子们的抵抗能力差,衣服打湿了,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幼儿感冒,发烧等疾病现象。因此,教师在平时组织孩子们洗手的时候应该严格把好关口,认真监督幼儿洗手,不让幼儿有空隙去玩水。

同时,在晨间谈话或餐前谈话的内容中,我们也可以进行有机的谈话教育进行渗透,让幼儿明白洗手时玩水会带来许多不好的地方,使孩子在思想意识上有一定的概念意识。

另外,我们在平时指导幼儿洗手过程中,可以事先帮助孩子将袖子卷高,洗手时提醒幼儿将水龙头开在较小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较好的避免水溅到衣服上来,造成对孩子不必要的伤害了。

洗洗手教案反思篇六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肥皂洗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毛巾若干、小肥皂若干、大苹果头饰一个、小盆若干。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大苹果头饰,引出儿歌:

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

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

二、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手脏不脏。

宝宝想不想和大苹果做朋友,让大苹果看看宝宝的小手脏不脏。要是小手脏的话,我可不让你们碰。

三、幼儿尝试自己洗手。

四、老师带领幼儿边洗手边说儿歌:

洗小手,洗小手,先卷袖子再洗手,

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搓出许多白泡泡,

咦――泡泡不见了。

五、宝宝自己洗手。

边洗手边说儿歌。

六、毛巾擦手。

洗洗手教案反思篇七

1、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的洗手帕的动作来表现。

2、通过洗手帕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洗手帕》磁带、手帕,《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中洗衣服的片段

听音乐能够区分强弱、快慢。

1、观看录像导入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看动画片呀?(喜欢)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来看一段动画片好吗?”

2、出示手帕,教师演示洗手帕的.方法。

“小朋友,这是什么?”(手帕)“那你们看看这块手帕它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手帕脏了)

“手帕脏了怎么办?可以怎样洗?”请幼儿讨论并创编动作

3、欣赏音乐《洗手绢》。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的变化

“老师这儿有一首关于洗手帕的音乐,我们来听一听,好吗?”

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请幼儿创编动作

音乐又轻又慢时可以怎么样洗手帕?请幼儿创编动作

4、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手帕的动作。

那我们听好了音乐来学一下洗手帕动作

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的洗手帕的动作。

“现在我们现在跟着音乐来洗手帕吧!”

6、启发幼儿在乐曲末边说“晾起来”边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出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手帕洗好后,我们还应该做什么呢?”

7、与幼儿一起唱《我的小宝宝》结束活动

手帕洗好了,小朋友们累不累啊?那我们坐在位置上休息一下吧!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韵律活动《洗手帕》,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活动,孩子们懂得了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怎样洗手帕。

洗洗手教案反思篇八

1、了解牙齿结构、功能及生长特点。

2、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3、从小培养爱刷牙、讲卫生的好习惯。

关于保护牙齿的ppt、苹果若干、饼干若干、人手一把小牙刷和口杯

一、谜语导入,引出牙齿课题。

小小石头硬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天天早晚刷干净,结结实实不爱坏。

二、认识牙齿的结构、功能及生长特点。

1、观察牙齿,数数有几颗牙。

教师小结:正常儿童嘴里有20颗牙,成人是32颗。

2、仔细观察对方牙齿的颜色、大小、形态。

师:再看看你好朋友的牙齿是什么颜色的?每颗牙齿长得一样吗?

3、给牙齿起名字。

小结:像小铲子的牙叫门牙,像小尖刀细长形的叫犬牙(虎牙)共8颗,像一座座小山凹凸不平的叫臼牙(磨牙)。

4、介绍门牙、犬牙、臼牙吃食物时各有什么作用。

师: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每颗牙齿分工一样吗?

请幼儿吃一片苹果,试一试不同牙齿的不同作用小结:门牙比其它牙齿薄,它们可以切开和咬断食物;犬牙比较尖、长,粗壮有力,可以撕裂食物;臼牙又宽又厚,可以磨碎食物。

三。认识到龋齿的危害。

1、通过故事引出龋齿的危害。

师:有一只小熊却要去拔牙,这是为什么呢?

2、找龋齿。

两个小朋友互相观察,看看对方是否有龋齿。

3、组织幼儿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

(1)发给幼儿每人一块饼干品尝,饼干什么滋味?

(2)回答问题:两个小朋友互相观察牙齿上有什么?牙缝里多了什么?(粘在牙缝上的饼干渣)(3)讲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在细菌作用下会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龋齿。

四、预防龋齿,保护牙齿,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1、讨论保护牙齿的方法。

师:我们平时要怎样保护牙齿呢?

教师小结:我们应该少吃甜食,吃完东西记得漱口,把留在口腔、牙齿里面的脏东西吐出来,还要记得早晚刷牙,保护牙齿,这样我们的牙齿就能健健康康的,我们也能开开心心的生活。

2、请个别幼儿示范平时刷牙的方法。

3、教师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教师小结:正确的刷牙方法应当是顺着牙缝上下转动地刷,即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向上刷,咬合面来回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干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