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年的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优质17篇)

上学年的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优质17篇)

ID:6769908

时间:2023-11-24 13:52:04

上传者:字海 上学年的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优质17篇)

教学工作计划也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能够让大家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有一致的理解。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学期地理组教学工作计划

上一学年度是初三学业水平考试的第三年,同时,初二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两个年级同时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因此,初二、初三教学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同时不放松初一教学。

1、落实教学常规方面。备课方面,教师能够独立提前进行个人研究,教研时根据安排的教研内容说课,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提前一周根据教研情况写出详细的个人教案。多数教师能根据上课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并写出教学反思。上课方面,能够按常规要求上好课,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培养学年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特别是复习课期间,加大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不是让学生背死题,因而从考试情况看,比以往有明显的进步。

落实常规方面的不足:

备课方面:部分教师的教后反思写的不多。

听课方面:第二学期总复习开始后,由于测试多,命题和批卷任务较重,个别教师听的课不多。

2落实教研常规方面:组内风正、气顺、凝聚力强,合作意识强,责任心强。按规定开展常规教研内容。

教研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教师说课进步不大,有的认为已经教了多年,没有研究的必要,有的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方面还不足,多数教师没有很好地研究课程标准,不知教材内容是怎样体现课程标准的,不能站在课程标准上把握教材。表现在说课时只能简单地看看应该讲什么,怎么讲,细节提不出来。二是只能研究本级部的课,别的级部说课时只顾看自己的,消化自己的,个别人甚至说话,需要组长提醒。

3优生和边际生培养方面。无论哪个年级优生都没有投入精力培优,这方面是有些不足的。边际生方面,初三对缺腿学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找学生谈话,指导改正堂清等措施。但总的来说,各个班的边际生能叫出名的也极少。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年担任初一地理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现制定目标如下:

及格率:90%。

优秀率:25%。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

农村孩子大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要求很低,学习习惯的养成做的不到位,甚至有时候对学校的教育不配合,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以及家庭背景,因材施教,与班主任老师积极配合,狠抓课堂纪律和作业质量,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

2.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某个学科或某些知识内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认真地、积极主动地进行钻研、探索、实践,就会产生较高的学习效率和较好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师与生的双边活动,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平时课堂上一定要要积极恰当引导、指导、和辅导学生,及时鼓励、表扬学生,做到善教、乐教,学生才能乐学、爱学。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地理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学习的习惯。平时上课一定要引导学生看地图,分析地图,把地图当成是地理知识的骨架,成功构建“脑地图”,会使学生的地理学习事半功倍。要把地理知识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会更加愿意参与到地理学习中去,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课堂上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地展示机会,让学生到前面指图演示、讲解;发挥学生的互帮互助精神,以好带差,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我校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家长对初中地理的学习不重视,课外阅历较少,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学困生,针对这些学生,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争取共同努力,提高成绩。

3.“评价任务”“命题”方面。

评价包括课堂即时评价与各种检测,上课时要把握课堂生成资源,即时给与学生评价;平时备课一定要把握课程标准,按照“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原则,结合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方向,多参考辅导资料,结合世界上随时发生的地理热点问题,设计评价任务和小测题、周测题,并随时与区教研室和兄弟学校保持联系,互通有无,保持同步。小测、周测精心准备、批改与总结。

上学年的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1、2、3、4、5)五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新学期,新学生,新环境,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圆满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在学校主管教学校长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本届蒙西阳光学校七年级共有五个班平行班级,平均每个班级30人。由于学生的生源地不同,学生的层次也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开学近一周的观察,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不强,一些小学生身上的特点还没有完全褪去,面对地理这门新的课程,本学期的重点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针对七年级学生好动的习惯,多安排一些动手实践的活动,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教材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种多样,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生活体验,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七年级上册以区域地理为主要框架,包括地球与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共五章内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分三节,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主要介绍了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地球的大小,地球仪的组成要素,重点是经线、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第二节主要介绍了地球的两种运动方式,即自转和公转,这里面主要学习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也为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做铺垫。第三节地图,主要讲述地图的基本要素,要求学生学习读图、析图、绘图和选图用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分两节,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主要是介绍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关概念和分布,是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第二节海陆的变迁,重点讲述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理论。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共包括四节,第一节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入手,学习天气的相关知识;第二、三节分别讲述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第四节主要介绍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分三节,第一节介绍世界人口与人种的构成和分布;第二节主要讲述世界上各地区的语言种类和分布以及宗教的分布;第三节讲述什么是聚落,以及聚落的类型,聚落的特点和影响聚落形成的一些基本因素。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和联系,最后讲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落实“自学精讲,以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加强集体备课,精心准备地理学案,力求每节课学生各取所需,做到天天清、课课清、堂堂清。

2、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3、深入研究学案教学的特点,认真编写学案和教案,把握学案教学的整个流程,充分发挥学案教学的优势。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提高整体地理学习质量。

5、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在教学在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教师作适当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教师再进行总结、要课文、图像作业有机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帮助理解记忆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归纳、记忆等能力、并及时强化巩固、懂得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感受地理学科的有用性。

8、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教学研究。

上学期地理组教学工作计划

认真学习《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与新高考方案等相关文件,围绕“实施课堂变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中心,以“基于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化“自分教学”,聚集地理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全组教师的“文本解读的能力、上课评课的能力、学法指导的能力”,进一步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提高高考质量的新方法。

二、本学期工作重点:

(一)规范集体备课: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凸显个性特长,使集体备课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激活课堂教学活力的关键因素,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学期主要是想落实集体备课,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备的次数可以减少,但每次备的内容要求有效,高质量。

(二)规范常态公开课:从备课、上课、评课三环节入手,严格考勤,运用温州市“有效学习”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结合已申报的课题,探究不同课型下自然分才模式的运用,开课老师要求开出不同课型的地理课,如新课、练习课、复习课,然后进行分析。主要安排:第七八周为高二、高三老师开课即朱杜娟、周康杰、吴建微和施苗慧,十五、六周为高一老师开课即王文燕、李萍和季新飞。

(三)研究课堂:主要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问题,变师长为学长、变讲堂为学堂、变教室为学室、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案为学案,以温州市“基于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研究项目活动为契机,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调突出新课改下高一于20xx年10月、20xx年4月的学业水平测试,加强高考研究及信息交流,并注意学生的培优和补差,做好学生的.问题跟踪,提高地理成绩。

(四)研究学生:根据当前地理教育的宗旨:使人人都获得良好的地理教育,不同的人接受不同的地理教育。高一、高二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出发,努力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向主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五)研究试题:加强对试题的研究,高一、二要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研究,加强对新标准、新变化的研究;高三则以高考考纲为准则,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找出重难点,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六)提高高三一、二轮复习有效性。

三、具体安排。

周次日期内容参加人员

18.24―8.30普高正式上课。

28.31―9.6。

39.7―9.13教师节;市20xx年高考试卷(部分学科)分析暨复习研讨会。

49.14―9.209月18日,地理组长会议教研组长。

全体地理老师。

910.19―10.25基本功比赛内容确定。

1010.26―11.1期中考试;普高学校学考选考。教师优秀教学论文评比全体老师。

1111.2―11.8县部分学科质量分析会。

1211.9―11.15教学视导。

1311.16―11.22分学科市高中命题竞赛评比活动。

1411.23―11.29分学科市高中命题竞赛评比活动。

1511.30―12.6校公开课季新飞李萍。

1612.7―12.13校公开课王文燕。

1712.14―12.20有效课堂成果评比。

1812.21―12.27。

1912.28―1.3元旦放假。

201.4―1.10。

211.11―1.17集体备课。

221.18―1.24。

231.25―1.31期末考试;20xx届高三学生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全市统一网络阅卷);1月30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一)寒假开始。

上学年的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培养学生“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承担八年级五、六、七、八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共计315名学生,每周12个课时。班级学生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次,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由于地理是小科,学生重视不够,这是一部分学生地理成绩提够不上来的重要原因。八年级下学期面临会考,从现在起必须做些工作,加强学生的重视,为地理会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编写,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建立新的教材结构。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册教科书始终如一地注意巩固和强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技能和表达、交流等能力的训练。教科书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力图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实践的教学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共分四节。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中国的民族。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共分四节。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重点介绍了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指出了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共分三节。介绍了秦岭--淮河线、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差异。

四、教学任务: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2、认识中国的自然环境,了解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并能分析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

3、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

4、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以及取得的成就。了解交通运输网络和工业、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学会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5、继续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6、通过八年级《地理》上册的课程学习,使学生真切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地观。

五、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5.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6、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六、课时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备注1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6第二节中国的气候7第三节中国的河流8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12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13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上学年的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通过三个学期的教育教学,这三个班均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风和班风都比较好,绝大部分学生在地理一科的学习上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并且愿意积极主动的钻研地理知识,基本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善于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做到比较熟练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本学期的地理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地理这门课堂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模式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结合日常生活向学生传达地理思想,改进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最终实现“会学地理”的目标。最后,通过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和综合复习,圆满完成生地会考任务。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本学期主要是学习地理对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科技发展的影响。其中以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重要,特别是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和降水三个方面的影响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的教学难点。除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外,本章还需要掌握我国工农业的布局与发展,掌握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不同地形区的常用交通运输方式。特别是要理解铁路、公路和水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意义。最后就是了解我国四大高技术产业区的分布及原因。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

第三章陆疆万里行。

第四章黄河万里行。

第五章长江万里行。

这四章属于中国地理中的分省地理,主要是介绍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农业发展状况、交通运输、人文地理等。根据课标要求和潍坊市《20--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丛书》的规定,重点是掌握北京、辽宁、山东、上海、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新疆、西藏、云南十二个省级行政的地理概况,其它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作为选学内容加以了解即可。

第六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本章内容主要是概述我国在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与地理有关的一些情况,包括我国的基本国情、区域差异以及我国今后发展的方向等。本章的内容以了解为主,重点掌握的是一些重要的数据。

四、教学措施。

1.一步抓好地理课的课堂教学。课前作好充分的备课准备,课中讲清讲透每个知识点,课后搞好教学辅导,做到认真细致、全面周到,重点突出、难点透彻。

2.真钻研《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丛书》,领悟精神,并将其用于指导日常教学及后面的综合复习。

3.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备课资源、复习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制作地理教学课件的制作准备好充分的素材,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

4.化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重视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时事及乡土地理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方式的复习和试题训练,为学生的生地会考取优异的成绩得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5.实搞好单元测试,分册测试,细致分析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重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解和训练,对于个别存在的问题则加强课后的辅导,做到不漏一个知识点,不漏一个学生。

五、课时安排。

请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新授课时计划和复习课时计划。

上学年的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根据学校总体教学计划,更好地实施抓高分,带两率的教学战略,根据地理学科自身特点及学生的认知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加强集体备课,创造研讨氛围。

1.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每次备课集思广益,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重点探讨教材的重点、难点,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师生采取何种形式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积极性和参与率。

2.在备课过程中,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商讨措施加以解决。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达成率。

二、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1.我认真学习《人民教育》《课改纵横》、《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等杂志,遇到问题大家讨论交流,最后达到共识,并写出读书笔记近万字。

2.继续提高对多媒体的运用能力,使其更好地辅助教学。尽可能每节课均用。

3.同行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听课,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并写好听课记录和课程评价。

三、认真执行抓高分,带两率的教学策略,把它落到实处。

1.常与跟踪生沟通、交流,每节课重点提问。

2.课堂提问对尖子生有所侧重,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尖子生提问一些比较难的重点问题,在基础问题、简单问题上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3.对尖子生的考卷进行面批面改。

上学年的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质。

2、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注意建立过程式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给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用来记录该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作好整理工作。

1.使学生知道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

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画简单的世界、大洲、国家的地理略图,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四、具体实施。

1.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

3.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千姿百态的地理事象、千差万别的地理空间、千变万化的地理演化过程。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促进地理学习的革命,为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地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4.初一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他们或者自身努力但学习比较困难,或者智商不低但学习不努力,或者对老师的教育有反感情绪,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对这类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生活中要关爱他们,学习中要特别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要从基础抓起,从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本着“深化教育科研改革,努力提升办学品位”的宗旨,认真贯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围绕课程改革进行实验与探索,精心组织、全面实施教育科研工作,走科研强校之路,优化教师队伍,发展学生素质,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不断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科学地发展,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

3.丰富教科研研究形式,组织教科研讲座、教学沙龙、观摩名师录像课等特色活动。

4.加大对教研组及课题组活动的指导力度,突出重点,打造精品,争取在童诗引路快乐作文等特色课题方面结出硕果。

5.及时向教师传递各级论文评比信息,认真组织好教育教学论文的发动和撰写工作,加大论文的评比与投稿力度,力争在国家级、省级各发表3篇以上,充分展示学校的教科研成果。

6、抓好文学社常规活动,继续办好校报《春蕾》,改版升级《实小科研》。

7、努力搞好各级公开课、参赛课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作用,彰显我校教育教学特色。

8、着力搞好“童诗引路,快乐作文”课题的中期汇报及中国儿童诗教学实验基地授牌活动。

三、工作措施。

1、组织校本培训,提高科研能力。

教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必须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水平,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了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们把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作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环节。

(1)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聘请校内骨干教师给老师们做讲座,使新教师能尽快胜任目前的教学工作;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使骨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进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扎实开展组内教研活动。

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和课题组长的作用。要求每个教研组长认真组织专题研讨和学习,教研组的每一次活动要做到目标明确、形式多样、人人参与、注重实效。为了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教科室将把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提前一周发放至各组,各同志要充分准备,现场发言;课题组长认真组织,课题研究学习,间周活动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主持人,学习要有记录。

(3)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

注重青年教师和名优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校内名师的优势,鼓励校内名师上示范课,为青年教师加强理论和实践指导。组织青年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录,促其健康成长。建立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档案。

2、规范科研管理,提高研究水平。

本学期,我们继续坚持以教育科学知识的创新、传播、应用为主线,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规范研究过程,唱响教育科研的主旋律,重视对教育科研的管理,增强实效。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将邀请资深的教育教学专家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要求各个课题组在学期初都必须制订学期研究计划,在期末撰写学期研究小结,其间把课堂作为开展教科研的载体,进行实践性课题研究活动,并注意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各个课题组要按计划开展研究,上好实验汇报课,搞好研究活动,积极展示研究过程,并完成一篇有质量的阶段性实验总结。

(3)教科室将认真做好相关课题的管理工作,扎实推进以品牌课题研究为抓手,着力做好“童诗引路,快乐作文”的中期汇报及中国儿童诗教学实验基地授牌活动。

(4)加大对课题组活动的管理力度,提高课题组活动水平,保证课题组研究成果。抓细抓实各个环节的工作,加强计划、资料的检查验收,确保课题结题顺利进行。

3、加大改革力度,追求活动实效。

本学期,我们将在学校党支部和校长室的领导下,会同教务处等部门一起,继续加大教科研改革的力度,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定期举办“教育沙龙”、“送教下乡”、“专题汇报”等特色活动。继续加强结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教学联谊活动要确保实效,力争在贯彻教育方针、科学管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充分发挥我校作为省实验小学的示范辐射作用,挖掘学校发展的潜力,精心打造实验小学的品牌。

(1)加大教科研改革力度。围绕每月一个主题开展教科研沙龙活动,教科室提前定好主题,提前一周发至各教研组。要求活动时人人参与,校领导全程参与,各同志提前上交书面稿,切不可走过场。

(2)加强校级研讨课的指导与管理,保证公开课的质量。今后的公开教学,不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都将有一定的奖励,对在县级以上赛课等重大活动中获奖的予以重奖,国家级一等奖500元,二等奖300元,三等奖200元;省级一等奖300元,二等奖200元,三等奖100元;市级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00元,三等奖50元;县级一等奖150元,二等奖100元,三等奖30元。

(3)成立公开课指导小组。对每次公开课活动,由校长室一位领导及指导小组组长带领指导组成员,对公开课进行反复指导,确保取得好成绩,学校对公开课指导小组成员予以一定的补助。

(4)开展好网络读书活动,组织学生上网阅读。将继续办好《春蕾》报,改版升级《实小科研》。

(5)为教研组、课题组配备相关理论书籍,以便于学习,提高各组人员的理论水平。

(6)加强文学社的人力,搞好文学社常规活动,与童诗课题相结合,指导学生创作,举办适当的文学常识讲座,鼓励、指导学生积极投搞,争创佳绩。

上学期地理组教学工作计划

2、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情况分析。

1、学生基础差,更重要的是缺乏学习热情,空间思维差,学习地理难度大,识图能力差。

2、本学期期末考试范围为高考范围(世界地理及选修除外),所以教学内容包含有地球与地图、必修三、中国地理,以及对必修一与必修二进行复习。内容繁多,根据清远市的指导意见,建议不单独开设必修三,将必修三融合到区域地理的复习中,将不好整合的内容安排在中国地理之后。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加强备课组合作,做到备课前说课,研究教材,共同探讨授课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不打难仗。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注重课堂落实,让学生学习一点掌握一点,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上学期地理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质。

2、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注意建立过程式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给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用来记录该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作好整理工作。

1.使学生知道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

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画简单的世界、大洲、国家的地理略图,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四、具体实施。

1.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

3.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千姿百态的地理事象、千差万别的地理空间、千变万化的地理演化过程。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促进地理学习的革命,为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地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4.初一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他们或者自身努力但学习比较困难,或者智商不低但学习不努力,或者对老师的教育有反感情绪,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对这类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生活中要关爱他们,学习中要特别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要从基础抓起,从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本着“深化教育科研改革,努力提升办学品位”的宗旨,认真贯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围绕课程改革进行实验与探索,精心组织、全面实施教育科研工作,走科研强校之路,优化教师队伍,发展学生素质,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不断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科学地发展,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

3.丰富教科研研究形式,组织教科研讲座、教学沙龙、观摩名师录像课等特色活动。

4.加大对教研组及课题组活动的指导力度,突出重点,打造精品,争取在童诗引路快乐作文等特色课题方面结出硕果。

5.及时向教师传递各级论文评比信息,认真组织好教育教学论文的发动和撰写工作,加大论文的评比与投稿力度,力争在国家级、省级各发表3篇以上,充分展示学校的教科研成果。

6、抓好文学社常规活动,继续办好校报《春蕾》,改版升级《实小科研》。

7、努力搞好各级公开课、参赛课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作用,彰显我校教育教学特色。

8、着力搞好“童诗引路,快乐作文”课题的中期汇报及中国儿童诗教学实验基地授牌活动。

三、工作措施。

1、组织校本培训,提高科研能力。

教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必须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水平,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了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们把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作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环节。

(1)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聘请校内骨干教师给老师们做讲座,使新教师能尽快胜任目前的教学工作;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使骨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进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扎实开展组内教研活动。

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和课题组长的作用。要求每个教研组长认真组织专题研讨和学习,教研组的每一次活动要做到目标明确、形式多样、人人参与、注重实效。为了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教科室将把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提前一周发放至各组,各同志要充分准备,现场发言;课题组长认真组织,课题研究学习,间周活动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主持人,学习要有记录。

(3)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

注重青年教师和名优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校内名师的优势,鼓励校内名师上示范课,为青年教师加强理论和实践指导。组织青年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录,促其健康成长。建立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档案。

2、规范科研管理,提高研究水平。

本学期,我们继续坚持以教育科学知识的创新、传播、应用为主线,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规范研究过程,唱响教育科研的主旋律,重视对教育科研的管理,增强实效。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将邀请资深的教育教学专家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要求各个课题组在学期初都必须制订学期研究计划,在期末撰写学期研究小结,其间把课堂作为开展教科研的载体,进行实践性课题研究活动,并注意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各个课题组要按计划开展研究,上好实验汇报课,搞好研究活动,积极展示研究过程,并完成一篇有质量的阶段性实验总结。

(3)教科室将认真做好相关课题的管理工作,扎实推进以品牌课题研究为抓手,着力做好“童诗引路,快乐作文”的中期汇报及中国儿童诗教学实验基地授牌活动。

(4)加大对课题组活动的管理力度,提高课题组活动水平,保证课题组研究成果。抓细抓实各个环节的工作,加强计划、资料的检查验收,确保课题结题顺利进行。

3、加大改革力度,追求活动实效。

本学期,我们将在学校党支部和校长室的领导下,会同教务处等部门一起,继续加大教科研改革的力度,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定期举办“教育沙龙”、“送教下乡”、“专题汇报”等特色活动。继续加强结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教学联谊活动要确保实效,力争在贯彻教育方针、科学管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充分发挥我校作为省实验小学的示范辐射作用,挖掘学校发展的潜力,精心打造实验小学的品牌。

(1)加大教科研改革力度。围绕每月一个主题开展教科研沙龙活动,教科室提前定好主题,提前一周发至各教研组。要求活动时人人参与,校领导全程参与,各同志提前上交书面稿,切不可走过场。

(2)加强校级研讨课的指导与管理,保证公开课的质量。今后的公开教学,不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都将有一定的奖励,对在县级以上赛课等重大活动中获奖的予以重奖,国家级一等奖500元,二等奖300元,三等奖200元;省级一等奖300元,二等奖200元,三等奖100元;市级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00元,三等奖50元;县级一等奖150元,二等奖100元,三等奖30元。

(3)成立公开课指导小组。对每次公开课活动,由校长室一位领导及指导小组组长带领指导组成员,对公开课进行反复指导,确保取得好成绩,学校对公开课指导小组成员予以一定的补助。

(4)开展好网络读书活动,组织学生上网阅读。将继续办好《春蕾》报,改版升级《实小科研》。

(5)为教研组、课题组配备相关理论书籍,以便于学习,提高各组人员的理论水平。

(6)加强文学社的人力,搞好文学社常规活动,与童诗课题相结合,指导学生创作,举办适当的文学常识讲座,鼓励、指导学生积极投搞,争创佳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上学年的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这个学期时间比较短,为了在这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计划:

一、首先认真分析在上册学习中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导致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出现失分现象。部分学生读不明白题目要求,不会审题。部分学生书写不认真卷面失分较多。综合题失分最多,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不会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二、制定解决措施:

在以后的教学中,首先要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其次,要重点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习惯,因为地理无图不成章,不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都是以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认真分析七下教材:

七下地理主要是进入区域地理的学习,一共五章内容,每章都是中考的必考点,而且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很大,所以在教学中要结合参考书认真钻研教材,明确编写者的意图,确定每章的教学目标。

四、用好《自主学习与探究》。

在学习完课本知识后,要认真完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对课本知识进行巩固与强化,在做题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和方法,尽最大努力提高准确率。同时还要用好单元检测题,在学习完每一章后,要及时进行检测并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希望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在考试取得满意的成绩。

高二地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1、学生基础差,更重要的是缺乏学习热情,空间思维差,学习地理难度大,识图能力差。

2、本学期期末考试范围为高考范围(世界地理及选修除外),所以教学内容包含有地球与地图、必修三、中国地理,以及对必修一与必修二进行复习。内容繁多,根据清远市的指导意见,建议不单独开设必修三,将必修三融合到区域地理的复习中,将不好整合的内容安排在中国地理之后。经过备课组成员讨论后,决定以复习中国地理为线索,穿插必修三相关内容,必修一、二的模块复习由学生按复习材料自主安排时间复习,如利用晚读时间。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加强备课组合作,做到备课前说课,研究教材,共同探讨授课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不打难仗。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注重课堂落实,让学生学习一点掌握一点,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高二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二地理文理分科,这学期我担任高二一个理科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和文科班的教学工作。而理科班面临6月份的会考,这将是他们参加高考的一个资格考试,如何让学生顺利通过,我倍感压力;理科班的学生主要有2个问题,一个是初中和高一地理基础比较薄弱,另外一个是他们对地理的重视不够。如何加强他们对地理的重视以及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这是本学年的教学重点。这一切都要求老师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好教研组、集备组整体优势。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 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 的工作思路,以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教学班4个,4个班学生基础都较差,在高二年级也非常特殊,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2班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好点.总的来说,学生的情况不够理想,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

1、加强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

《课程标准》是教学、命题的标准和依据,教学过程中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教学目标,落实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要求,为会考和高考打下牢固的基础。

2、认真钻研教材

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材中学科知识点的落实,也要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教材的整合,树立 用教材教 的新的教材使用价值观,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料来源,根据《课标》要求选取恰当的案例,弥补教材的不足。改变传统地理教材观,由单一教材向多元素材转化,由依赖教材向主动构建教材转化。

3、重视课堂教学中 过程与方法 的研究与实践。

《课标》教学目标中的 过程与方法 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关键性目标。要在教学中倡导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重视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是建立在稳固的学科基础知识之上的。

4、重视备课环节

备课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学情和教材,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解读《课程标准》,依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处理好 量 与 时间 的关系,合理取舍和整合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强校内备课组的活动,开展校际交流,寻求共同发展。

周次

教学活动安排

1制定本期高二地理教学计划;激发、鼓励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学好地理的信心;向学生介绍本期必修3教材学习要点和学习方法。

2完成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的教学,计划课时2;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

3完成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西北地区为例》的教学,计划课时3;补充相关背景知识;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

4完成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和问题探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的教学,计划课时3;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自己命题,进行第一次月考。

5试卷分析;完成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山西省为例》的教学,计划课时3;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

7完成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的教学,计划课时3;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

8完成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珠三角为例》的教学,计划课时3;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自己命题,进行第二次月考。

9完成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教学,计划课时4;作业处理和训练辅导。

10完成本册教材知识内容的教学,考前知识复习梳理;自己命题,对本册教材进行统考训练;期中考试。

11期中试卷分析;对学生本期成绩、表现进行总结;布置后期教学计划:复习必修一教材第一二章节内容,时间安排一个月。

12进行摸底测验;全面梳理教材脉络和和强化主干知识,使学生明确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对整个高中地理教材的把握及在高考中的地位尤为重要;系统、细致的讲述教材内容;进行跟踪训练;及时进行点拨辅导;师生互动,由学生事先准备、自主提问,当堂解决;进行针对性、总结性训练与试卷分析。

全面进入初中地理教材的复习。

初二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1)每个班会学中国地理,会用地图,有一定的分析理解力,对地理有一定的兴趣的学生达到了三分之一多。

(2)每个班学习地理能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分析问题阅读地图还需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不能独立选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的占比例的也能达到三分之一多。

(3)地理基础知识差,基本概念不清,根本不会看地图、不会学地理,完全靠死记硬背取得一点成绩的占不足四分之一。

本册教材为中国地理下册,第七章中国的农业第八章中国的工业第九章中国的交通第十章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属于中国地理总论,是在上册介绍了中国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之后逐章讲述的。第十一章中国的区域地理从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观点,着重指出每个区域的地理特征,选择每个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主要问题加以论述,最后一章中国在世界上是在学生学完了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以后从总的方面认识中国的国情,并从政治、经济的历史发展变化中,认识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以及我们的奋斗目标和肩负的责任。

(-)教学目的。

1、完成中国地理下册的教学任务,进一步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学会地理基本技能。

2、向学生传授中国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继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进行辨证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地区差异、因地制宜与发展潜力,人地协调发展等科学地理观点教育。

3、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种植业的南北差异、我国农业的发展、铁路干线、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分布、旅游资源、区域地理的北方和南方地区是重点。工业的分布及原因、铁路干线的分布、区域地理是难点。

当前,地理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新阶段,我们第四册的教材这学期也做了很大的调整。按照全面实现素质教育要求,地理教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1)从教学目标上,课堂教学设计注意强调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2)在教学内容上讲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以突出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作为主线。

(3)在教学过程上,做到整体优化:

a、注意创设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景,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特别注意重视地理图像的作用,让学生围绕图像充分进行观察想象和思维,即开展以“表象--想象-联想”为主要形式的形象思维,从而达到理解、巩固与应用。

b、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将不同教学方式融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同时注意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c、在教学手段上,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板书、板图、板画”到现代的投影、录像、多媒体计算机,发挥它们在优化教学过程的综合效益。

d、教学过程中,注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e、注重实践教学,组织模拟旅游比赛,选择旅游路线,并介绍沿途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风土人情等。

高三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遵照学校今年本期的工作计划,我们高三地理科在本期的工作思路主要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取得20xx年高考的优异成绩。

1、上好每堂课,规范课堂教学。根据20xx年考试说明,逐一落实考点。努力完成学校下荙的高考任务。上重点线的人数超过目标上本科线的人数超过要求上专科线的人数超过98%。开展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关注尖子生力争在20xx年的高考中再现地理学科的辉煌。

2、按质按量完成学校在创建工作中所下荙的各项工作。根据教学处和教务处各项工作计划高三地理科要求每位教师完成教育教学档案资料工作(包括教师个人计划、总结、教案、听课本、积分册;教研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报表;科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报表、第二课堂活动报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80%以上的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覆盖率50%以上;能纯熟制作开发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3、按新高考的要求上好每一堂课,做到考点过关,能力过关。

在第一轮复习中,坚持从严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教材,建立必修概念系统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全面了解教材,掌握重点。

(2)突出主干,落实基础,做好用好概念系统化。

(3)留意总结,特殊是地理事现象、规律分析与归纳。

2、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掌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聪明。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按学校安排本科组每周于周三下午第八节在五楼教师办公室进行。

(2)上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留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总结课堂得失,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求进步。

(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年轻老师多向老教师学习,共同提高。

(5)遵照学校安排,坚持做好教学常规。

3、全面备考,习题精选、精练、精评。

坚定执行学校提出的习题系列化教学要求,对试题要精心组合。从不同的习题难度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上合理安排学生训练时间。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留意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回元强调答题的规范化,地理语言的专业化。提高学生的解题析题能力。

为荙到今年的高考目标我们高三地理科a组决心: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既要质量、又元数量。清楚措施如下:

1、充分利用每节课,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还是以夯实基础为主,在高考中提高基础分;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力争提高第二卷的分数。为荙到这一目的,我们全体高三教师要齐心协力,共同抓重点,释疑点,收集今年的高考信息。

2、切实搞好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培优工作主要由周、罗老师负责,对象主要以第一层次班的学生为主,清楚措施是:关注尖子学生答题的正确规范,上课加大容量;每两周训练一套高质量的模仿试题;与尖子生进行个别谈话辅导。对基础较差学生的补差工作主措施是,按照考纲的要求落实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衡量高考的成败标准,但是,考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考生的思想负担过重,精神过度紧张,势必影响到考生的知识水平的畸形发挥。临考之际,良好心理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好的心态,不要使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患得患失,要培养他们大度的心理。

4、加强文科地理的教学,本期文科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一轮专题复习任务、讲练结合,夯实基础,为xx一模、二模和高考作预备。

5、配合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科组及老师果断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培养学生会学地理。

本学期,承担八年级六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共计315名学生,每周12个课时。班级学生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次,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由于地理是小科,学生重视不够,这是一部分学生地理成绩提够不上来的重要原因。八年级下学期面临会考,从现在起必须做些工作,加强学生的重视,为地理会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

本册教科书的编写,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建立新的教材结构。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册教科书始终如一地注意巩固和强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技能和表达、交流等能力的训练。教科书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力图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实践的教学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共分三节。主要学习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重点介绍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指出了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共分三节。介绍了中国的交通、农业和工业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影响交通、农业和工业分布的因素。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2、认识中国的自然环境,了解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并能分析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

3、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

4、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以及取得的成就。了解交通运输网络和工业、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学会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5、继续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6、通过八年级《地理》上册的课程学习,使学生真切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地观。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5.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6、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初一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下文将准备了初一地理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

在新课标理论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节课,努力讲好每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备课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为备课准备充分的素材。

9、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教学课时安排。

第三周:地图(一、二)2课时。

第五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八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一周:复习2课时。

第十二周:期中反馈测试2课时。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习2课时。

第二十周:复习巩固练习2课时。

第二十一周:复习巩固2课时。

第二十二周:复习综合检测2课时。

第二十三周:期末考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