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教案设计大全(21篇)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大全(21篇)

ID:8049653

时间:2023-12-28 06:10:37

上传者:飞雪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包括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及相关教辅资料的准备和使用。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教学步骤。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和课文提到的有关月球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依据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3.理解“奇异”“荒漠”等词语,学习课文的一些表达方法,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4、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像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2.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

3.搜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月球的魅力。

2、仰望这皎洁的明月,读着这些美好的称呼,会让我们想起哪些美丽的传说呢?(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3、明月让人引发的遐想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再好好地读一读这句话。出示句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朗读句子,理解词语“遐想”)。

4、不但同学们爱遐想,古代诗人遥望这皎洁的月亮,也激起无穷的想象。李白就曾经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在李白眼里,明月就是白玉盘,明月就是瑶台镜。李白还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借明月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后来,李白又把明月当作自己的好朋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谁来说说跟月亮有关的诗词?(让学生畅所欲言后,诵读课后诗句。)你看,一轮明月承载了我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又留下了多少千古传诵的不朽诗篇哪!

5、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的确,月球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神秘的星球,它还有很多谜值得我们去探索。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板书课题)故意写错:谜写成迷,从课题,你知道课文是写什么的吗?(月亮的未解之谜……)齐读 把重音放在“谜”上。

三、认识月球表面的景象。

1.月球是不是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呢?他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经过人类不断探索,直到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随机出示: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今天就让我们和宇航员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

大家看见了什么?(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后,齐读课文相关段落: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月球是一片荒漠。)。

(1)能不能用第2自然段中的一个词概括月球上的景象?(奇异)“奇异”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观察插图,联系地球的景象理解“奇异”。(在地球上,地上阳光灿烂,天空一样阳光明媚,可是在月球上,地上阳光灿烂,天空却是黑沉沉的。这跟地球上的景象完全不一样,很奇怪,很特别,这就叫“奇异”。另外,月球表面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跟我们想像的有月宫、有嫦娥姑娘、有桂花树完全不同,很奇怪。这叫做“奇异”。)。

(2)为什么说月球是一片“荒漠”?(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这就叫做“荒漠”。)。

1.过渡:月球的表面如此奇异,难怪人们会产生这么多疑问。实际上,就是科学家们,对月球也有许多未解之谜。请自学课文第3至8自然段,看看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月球的未解之谜。

2.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

(1)月球的尘土是否有杀菌本领?

(2)为什么把不同的植物在月球尘土里生长情况不同?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4)月球的火山活动是否比地球早?

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费解”是什么意思吗?(不好理解,很难理解。)。

3.指导朗读第3至6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这些都是科学家到达月球后发现的什么啊?(板书 ?谜。)这些谜很多科学家都没有研究出来。

四、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月球之谜。

1、那关于月球的未解之谜就只有这么多了吗?

2、那省略号用在这里,有什么不一样呢?

3、那现在我们不用省略号,让你把省略的内容写说来或说出来,你会怎样写?

五、总结升化,延伸,鼓励探索。

1、月球之谜还有很多很多,月球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疑问,人类将(板书:继续探索)。齐读最后一段: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2、我们对月球之谜的短暂探索和研究就到这里了,但是我们的学习还可以继续下去。课外,我们还可以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探索更多的星球之谜。

六、作业(选做2题)。

1、阅读有关月球的书籍。登陆《月亮网站》或者《天文探索》,查阅你所最关注的问题。

2、你将来长大了希望上月球研究些什么知识?请写下来。

3、搜集摘录描写月亮的诗句。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时间: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质疑入谜:

1、课件展示月亮清幽图片(配有音乐、字幕和朗诵: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朗诵完后,音乐犹在):

2、师述:望着它,你会有哪些美好的遐想呢?

二、自主感悟,读文寻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看读过后,你最想说些什么?相机理解“费解”、“奇异”等词语,并指导读相关的语句。

三、合作探究,小组探谜:

1、猜谜:你对哪些谜最感兴趣?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它们进行一下自己的猜想。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天文学家呢!

2、小组交流后,代表发言。

3、月球资料展示:(1)同学之间自由交流、介绍自己查找到的最感兴趣的资料。

(2)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资料。

四、积累拓展:7。

2、鼓励学生上本年级的阅读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发表感想。

板书设计:月球之迷。

神秘费解。

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语文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月球有哪些不解之谜。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二、谈到月球,对于大家来说,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我们平时经常会说到他,他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记得一年级时大家学过一首儿歌,大家还记得吗?(一起背诵: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说到陌生,月球上现在还有许多没有解开的谜,等着大家去探索。它又是一颗神秘的星球。请大家看屏幕。(课件出示夜空中的一轮明月)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明月,总会想到很多,我也想起了苏轼的一句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此刻,望着空中的明月,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踊跃发言)同学们真是浮想联翩,刚才大家想象的,换个说法,可以是……(点击课件)对啊,就是“美好的遐想”啊!让我们带着美好的遐想,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下吧!(齐读第一段)。

三、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美国宇航局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连续发射了10艘不载人的阿波罗飞船后,终于在1969年7月20日第一次把人类送上了月球。(点击课件)老师给大家找来了当时的一段录象,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播放登月录象、以及月球表面的照片)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第二自然段,以及登月录象、月球图片,完成学习资料的第一个表格。(学生填写表格。然后找2人汇报)。

四、这么神秘的一个星球,肯定有许多未解之谜。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剩下的内容,结合自己的资料,完成第二个表格。(学生填写表格。然后找2人汇报。有时间的话,请同学针对某一个谜进行自己的猜想,只要讲的有一定的道理即可。)。

五、情境写话:我们中国的航天事业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请大家看着学习资料的第2页。(老师阅读资料,学生思考,习作。指名交流,师生评价。)小结:老师衷心地祝愿大家能够梦想成真,真正揭开月球那神秘的面纱!

[教学反思]《月球之谜》这是一篇科普性文章,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通过完成教师提供的自主学习资料来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登月视频、图片等资料,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但在实施过程中,感觉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感觉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把完成自主学习资料的任务想象得过于简单。结果,学生忙着填写表格,仅完成第一页的内容就用去了整堂课的时间。交流的时间没有了,发挥想象写作的时间没有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

(2)教学过程没有针对文本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有脱离文本学习的感觉。(备课时我怎么没觉察到呢?)。

(3)对于学生搜集资料的使用,没能做好引导和指导。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也没能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放飞自己的想象。

学生自主学习资料 。

是一。

个什。

么样。

的世。

界?

宇航员看到的:

我想到的:

月球有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实验结果。

提出的疑问。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                        )。

难道(                              。

)?

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         )。可是,(     )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          )。

难道(                              。

)?

从月球采回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    )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   )年前的石块。

难道(                              。

)?

[小练笔]2003年10月,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成功返航,标志着我们航天事业的巨大胜利;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了飞行任务顺利返回,为中国航天事业续写了新的辉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唐贤明说,2007年,要实现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人也将登上月球!假如你就是中国登月第一人,当你打开舱门,你会看到什么?想说什么?心情怎样?放飞你的想象,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月球之谜教学教案设计

(cai出示图片)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看到这幅场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有关古诗、故事、或者想提一些什么问题呢?(学生发言)。

cai出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么美好的遐想。

师:同学们,你们也被这皎洁的月光勾起了无限的遐想了吗?(是的)那么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这句话,好吗?(学生朗读cai出示的`这句话。)。

师: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相机点击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

师: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出示的自读要求,自由的读一读课文。

屏幕上出示了哪些自读要求?请一个同学来大声地读出来。(指生读)。

1.划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2.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课余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

的猜想。(老师相机发表,学生填写表格)。

我最感兴趣的谜我的猜想。

师:刚才同学们都颇有兴趣的研究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接下来请你和组内同学交流交流你划出的月球之谜,把你感兴趣的谜先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你的猜想。

师:同学们说得真起劲儿,想不想让全班同学都知道你的猜想?(想)现在就给你机会,谁来说说你在课文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指名答)。

a、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指生答](cai相机点。

击出示:月球是从哪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的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早?)。

b、师:作者在课文中提出了对月球的疑问,那你有没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呢?

(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些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型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师:老师这有几块牌子,上面分别写了不同的月球之谜,你对哪一项谜感兴趣,就请你到哪一组来!大家共同来猜想谜底。同学们可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展开讨论,组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开始行动吧!(学生们纷纷自由活动)。

我们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咱们校园里要举行一次月球奥秘发布会,(cai出示“月球奥秘发布会”)愿意参加吗?(愿意)那可要通过严格的选拔哦!对自己有信心吗?(有)那我们马上进入第一关!

a、第一关: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你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指生读)。

b、第二关:请小组的中心发言人有条理的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c、第三关: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已通过了层层选拔,恭喜大家,欢迎你们一同去参加校园月球奥秘发布会,高兴吗?(高兴)。

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想通过什么方式来进一步了解月球呢?(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到图书馆查找有关书籍)那同学们赶紧行动起来,去探索月球的更多奥秘吧!

《月球之谜》的教案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月球之谜》的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探索”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月球的奥秘,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就太阳的奥秘,你们了解月球的知识吗?(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寻月球的`奥秘。(板书课题)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把子音读正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4.现在你了解月球的有关的知识了吗?

1.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书写。

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桌互相批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

就因为人们对月球有那么都的遐想,人们为探索月球的奥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自由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

人们都做了哪些努力?

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3.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4.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讨论。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1.收集描写月亮的诗句。

2.课外留心科学的新发展。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多媒体课件。

(一)感悟月球的奇异。

1、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想到月亮上看一看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1969年7月16日。

(出示课件演示师叙述)。

让我们跟随阿姆斯特朗的目光,向月球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2、请大家找一找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介绍了月球的景色?

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月球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板书:奇异。

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你为什么觉得奇异?

5、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怎么就觉得奇异了呢?

6、师述: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时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有感情的读一读,练一练吧。

7、就要和月球说再见了,让我们拍些照片带回地球,让他们也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吧。

边出示课件边叙述让学生再次感受月球的奇异。

8、让我们把这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

(二)、感悟月球的未解之谜。

宇航员们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全班交流)。

1、老师把对尘土的研究还设计了一张表格,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填的又快又好?

(1)生边读边填。

(2)生上前介绍。

a、细菌“一下子”“都”死在了月球尘土里,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评价:为什么?……再问一次,这次要把你的疑惑大声地问出来?

很奇怪,是吗?是不是难以理解?

看,细菌在月球尘土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引读)。

b、继续,下面谁来说说第二个实验怎么做呢?

指名——好,你能再大声地清楚地说一遍吗?

评价:真不错,说得比第一次好多了。

再请个小科学家来说说。

指名——口齿真清楚。

你们能根据这个实验中惊人的发现,来说说自己的疑问吗?

2、看到这一连串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指导朗读。

3、你还想把什么放进月球尘土里进行研究?学生大胆想象。

4、科学家对岩石的研究结果是什么?

谁比她说得更清楚?月球的年龄研究出来了吗?(强调:估计)。

从“估计”我们知道月球的年龄有可能比地球年龄大,也有可能小,还有可能是一样的。难怪,我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引读)。

5、面对这一个个月球之谜,你感觉怎么样?

课文里有一个词语正好表达了这个意思,是哪个词语呢?(令人费解)。

你能带着这种令人费解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吗?

出示课件: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课件:省略号。

1、通过刚刚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月球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受。引出并板书神秘。

2月球的疑惑可真多,面对这些疑惑,我们该怎么办?板书:探索。

3、我们国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出示课件:嫦娥登月。

4、今天老师还为这篇课文编了首诗呢。出示课件。

1、快乐阅读:阅读有关月球的书籍。如《美丽月球》、《月球探险》等。

2、趣味搜集: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举办《月球之谜》新闻发布会。

3、尽情畅想:20年过去了,我当上了宇航员。这一次我终于登上月球了……。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月球的有关资料,能就资料进行交流并提出问题,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以及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课件、月球的相关资料。

学生:收集月球的相关资料,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二 创设情境,

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索月球之谜吧!

2昨天,我们望着高高悬挂在夜空的月亮谈了许多美好的遐想,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把我们的思绪再次带到那无限的遐想中去吧!(课件出示,)

二、品读课文、引导探究。

1、出示课件,认识月球。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迷惑呀。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首次登上了月球,大家想不想登上月球去看看呢?让我们随“阿波罗号”登上月球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月球的概况)

看这就是月球,和你想象中的月球一样吗?

2、扎实训练、指导朗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1)想一想:自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世界?

(2)谈一谈:生介绍月球上的景色,师引导学生概括月球上的景色。

(4)说一说:语言文字地训练(用“没有……没有……”说话)

(5)比一比:男女生赛读。(评价)

(6)读一读: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

3、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学习第3——7自然段)

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4)、齐读月球之谜

4、引导学生理解……的含义。交流汇报:

三、合作学习、拓展延伸。

月球留给我们的谜还有很多很多。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有一个科学的成果。有你们这些出色的探月者,人类移居月球建立月球村的设想一定能早日实现。

1、合作: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根据收集的资料及老师提供的资料)

2、交流:交流探究结果

3、小结:同学们月球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地球上的人多么希望能探索这些能源去造福人类,神秘的月球在向我们召唤,让我们用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结束今天这节课吧!

四、总结升华、作业布置。

我们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办成一张月球之谜的小报。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组合完成。

板书设计

22、月球之谜

景色奇异

月球之谜 令人费解 探索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悬挂、奥秘”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1、月球课件

2、月球资料库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一、引入

1、师: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瞧—-课件出示月亮清幽皎洁图。

3、学生说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生:(齐读课题)“月球之谜”!

师:今天我们也实施登月计划,去探索月球,愿意吗?

二、读课文,理解词语

1、师:昨天晚上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家读课文,并且要求同学们读课文时做到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2、学生齐读课文

3、师:老师仔细听了同学们读课文,觉得读的不错,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看来大家登月的第一步走得不错。但还有一些小障碍妨碍了我们对月球的探索---大家对文中的词语都了解了吗?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小组里交流你弄不明白的词语,小组里能帮助理解的就在小组里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将不明白的词语写在纸条上,等会我们依靠大家的力量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4、小组内交流

5、学生提交纸条

6、同学们不理解的词语有:

师归纳板书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皎洁、遐想、荒漠、奥秘、悬挂、环行山、费解)

8、学生再读课文

9、这些词中,哪个是你弄明白的?你能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吗?

10、学生讲解词语。教师注意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用哪些方法明白这些词语的。

11、师:这些小老师真了不起,用了联系上下文、字理解词等方法自己弄明白不理解的词。其他同学今后也可以学习他们的办法自己去理解词语。把你们学会的词语大声读一遍吧。

三、想象结合,理解课文

1、再次出示课件“明月图”

3、学生想象汇报。

4、师:是呀,美丽的月亮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遐想,你能边想象边美美地读这一句吗?(学生练习读,齐读)

6、学生回答,出示问句。

7、读问句

8、除了课文中提到的6个月球之谜,月球还有未解之谜吗?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学生找出省略号,体会月球之谜还有许多许多)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问题,你对月球还有哪些疑问?(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9、同学们提的问题真有趣,也真会提问题。有的问题课文里已经给我们揭开了谜底,有的没有,接下来就带着你感兴趣的问题再读课文,到电脑资料库中或老师推荐的网站中看看,你能找到哪些问题的谜底,不能找到的你能不能和小伙伴进行大胆的猜想。(小组合作完成)

10、你刚才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看书找资料的?现在有了什么收获?我想先听听看哪一组小朋友是从课文中揭开谜底的。

11、是呀,月球上的景象多么奇异,让我们再来读第二段,感受月球上神秘奇异的景象。(齐读第二段)

12、哪位小科学家对哪个问题你还有自己大胆的猜想,说给大家听听。(注意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发言,如:你的设想真有意思,说不定谜底就真的是你想的那样,你的想法很特别,将来你去研究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很大的发现哟……)

13、刚才同学们对月球进行了大胆的猜想.这一轮明月,从古代到现代,我想甚至到将来,人们还会对月球产生新的遐想,让我们带着对月亮的喜爱再来读第一句。

四、学习写法

2、出示

这样写真好……在课文中的哪儿

大量运用问句,增加文章感染力。

第七自然段只有一个省略号,引起读者更多遐想。

课文里还有许多好的写法呢,比如……

4、出示

(1)可以写一段话,把你对月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的设想写下来。

(2)可以仿照课文,查查资料,介绍别的星球

(3)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内容来写一个题目,比如《月球无水之迷》《月球从哪来?》《神秘的水星》等等。

5、思考,汇报。

五、小结结束

看着同学们认真的样子,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科学家们在专心地研究太空之谜,回家后就把你们的设想大胆的写出来吧。

《月球之谜》是第六册的课文,本课主要是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月球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索月球,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思想。本教案的设计也是围绕着这一点来设计。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学习课文后,查阅相关资料,共同探讨月球未解之谜,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资料大胆猜想月球的一些未解之谜。在上课过程中,我没有能够引导得好,所以学生在想象方面没有能够打开思路,达不到我预期的目的。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

教学中我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朗读课文,为学生提供有关月球图片资料,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遐想的开课语言,给学生插上了相象的翅膀。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用优美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新课:在浩瀚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个星球都是神秘的未知世界。今天让我们走进离我们最近的星球――月球,去探索它的奥妙吧!优美的语言很快地把学生带到了浩瀚神秘的宇宙中.接下来富有激情和感召力的话语,更激发了学生探索月球的情感和欲望,使得这节课获得了一半的成功.

接着,我又在美丽的月空图片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相象: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在我优美的导语中,学生早已想入非非了,飞到了浩瀚的宇宙中,在这句更具有启发的语言激励下,学生已插上了相象的翅膀,飞到了神秘的月球之上。看着孩子们充满渴望又浮想联翩的双眼,我知道,我已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与文本的巧妙整合。

把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巧妙的整合,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也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如:在学生了解“环形山、月球的荒漠”时,我采用图片与解说的方式,让学生在视觉上有形象直观的体验。在拓展月球的未解之谜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其他的未解之谜,使学生又一次给月球蒙上神秘的面纱,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这一堂课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把信息技术带进课堂,有利的推进了课文内容的发展。孩子们在课前的独学中,充分施展了信息技能,利用各种途径搜集关于月亮的图片、传说,以及月球的相关知识。指导孩子们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通过群学交流中提出疑问。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课文需要制作了非常有实效性的.幻灯片,内容丰富,页面漂亮,如月亮诗句的收集,幽静的月色图配着舒缓的《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片断和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的片断录像。我在课堂里针对课文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有效的为文本服务,推进文本的发展。

二、重视朗读,读中感悟。

本课尽管是知识介绍性的文章,但朗读训练的资源非常丰富。理解月球世界的奇异和月球上的不解之谜,充分开展朗读才是前提。以读为本,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朗读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如月球上奇异景色的朗读指导,几个月球之谜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文本内容,拓展自如。例如,课文的第一句话,“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由于这句话的生字较多,而且易读错,我通过多媒体画面及多形式的读(范读,指名个别读,齐读)来启发学生“遐想”。再如,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是通过问题的设计:“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景色?”来让学生先找出答案,再通过朗读来理解什么是“奇异”,在读后感悟“荒漠”。又如:在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时,通过朗读品味其文字的优美与用词的准确性,达到“读中品”、“读中悟”的目的。整节课以读代讲,书声琅琅。而创新型的学生除了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外,还要带着疑问走出课堂,使知识始于课堂,而不止于课堂。我让学生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课外布置学生办月球之谜的小报,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

教材:《月球之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课文。作者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着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球表面景象,接着列举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设计意图:遵循“激趣——质疑—探疑”的思路,重点放在激趣和探疑这两部份。重在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在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入探究、自读自悟,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性学习,大体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知道文中写了哪些月球的不解之谜。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与魅力。

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并整理的有关月球奥秘的资料以及描写月亮的古诗词等。

30分钟。

一、激趣导入。

谈话:今天能来给我们三(2)班的同学上课,老师感到非常荣欣,为了增进我们之间的友谊,老师有一样礼物要送给大家,请看大屏幕。(出示描写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一起朗读。

导入语: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今天我们来学习《月球之谜》。(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引入:请同学们自由的轻声朗读课文(课件出示问题)。

1、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在什么时候?登上月球后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学生汇报:

2、过渡:是啊,当我们的宇航员坐上宇宙飞船登上月球,都被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吸引住了。所以他有了更多的疑问。

三、学习月球的不解之谜,鼓励质疑,引导想象。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让你的同桌来读课文第3—6自然段,看看宇航员又发现了哪些不解之谜?并用笔画出来。

学生汇报交流:

2、学生体会文中第七自然段省略号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

1、课文后也列举了一些诗句,请同学们再搜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

2、请把你学到有关月球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探索它的奥秘吧!

1、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

2、不光是你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对这颗神秘的星球都充满了美好的遐想,人们会遐想些什么呢?和我们想的一样吗?齐读第一段。

1、引入。

2、指导朗读。

(1)当我们首次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请大家找一找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哪个地方在介绍?

(2)刚才你汇报的时候说到月球上的景色十分奇异。

(3)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说——你为什么觉得奇异吗?

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

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

说——怎么就觉得奇异了呢?

月球与地球上的景色截然不同,真是奇特呀!

(5)月球上的景色太不可思议了,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给地球上的人吧!(齐读)。

a、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你真能干呀!你真会读书呀!

这个谜已经被科学家解释出来了,就在课文后面的资料袋里,你们小声读读资料袋吧!现在明白了吗?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答案。

b、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读课外书)你多了不起呀!课文后面的资料袋也给了我们的答案,我们去读一读吧!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宇航员们对此感到十分好奇,他们把月球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这些实验又让我们对月球产生了新的疑问。

你们想了解科学家做的什么实验吗?

1、自己小声读一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

(1)全班交流。

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呢?

2、在这三个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

4、小组汇报。

(1)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a、你们组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

还有其它同学想对这个实验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吗?

c、这个实验结果真让人费解呀!你们用朗读来向大家汇报汇报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d、月球上的尘土也可以杀菌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2)还有哪个组来汇报你们感兴趣的实验。

a、你们组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

b、你们做了这个植物的实验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c、你们能根据你们在这个实验中惊奇的发现,向全世界的人提出一个谜吗?

d、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实验!这个实验中还有谜团吗?

e、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个实验吧!

(3)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呀!

a、科学家继续做的什么实验呢?哪个小组来汇报汇报。

b、你们研究了从月球回来的岩石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c、研究了这块岩石后,你们的'疑问是(小组读谜)。

d、还有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吗?我们一起来追问一次吧!(放大)。

课文的第七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还有很多很多的未解之谜。

6、月球留给我们的谜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因为月球留给我们这么多未解之谜,才更加激发了人类探索它的欲望,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学习还可以继续下去,课外,你想做些什么?

这一段时间,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了许多关于月球的资料。我们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办成一张月球之谜的小报。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组合完成。我们还可以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可以办什么小报呢?(木星之谜、火星之谜、宇宙之谜的小报。)。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1、运用已有识字方法自主认记8个生字,理解掌握“遐想、估计、水藻”等词语。

2、通过文本细读、寻谜说谜,了解月球基本情况,了解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在根据材料提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难点:利用文本及收集的资料、古诗句等,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件、学生查找关于月球的资料。

1、出示月亮图:同学们,这是——月亮。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2、这月亮带给你们的遐想真多。有人还写了这样一句话,你们读读: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便会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3、指名读句子。齐读。

4、出示月球图,揭题。

1、通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

3、归纳小结。引:课文究竟向我们讲述了哪些谜?

1、默读课文2—8小节,看谁找到的“月球之谜”最多。

2、反馈“月球之谜”: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3、深入点拨交流:

板块一:品读直接提疑的句子。

(1)找出直接提疑的句子: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找出提出疑问的词语。

(3)练读句子,给谜取名。随机教学“估计”,点出说明方法。

(4)发现更多可以提出疑问的词语,为下面教学作铺垫。

板块二:品读间接存疑的句子。

(1)出示句子:

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2)默读,用“难道”或“为什么”“怎么”的形式提出隐藏着的谜。

(3)小结:月球之谜“令人费解”!

总结提问方法,利用资料袋及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学习有根有据地提出更多的“月球之谜”。

《月球之谜》教案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说明方法。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在朗读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如月球上奇异景色的朗读指导,几个月球之谜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文本内容,拓展自如。

月球之谜教案

2、学生自由说。

3、师板题,生齐读。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未解之谜,遇到不会的字词自己解决。

2.汇报:通过刚才的读文你了解了什么?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学生自由汇报。师指明课文的省略号独立成段。

4.再读文找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自己边找边读。

5.师出示词。生齐读,开火车读。

6.找出哪些词容易读错,特别纠正“撒”的读音。

7.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逐段读文,师相机指导第一自然段的三个问句的读法,第六自然段两个问句的读法。

8.再读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9.展示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生评价。

1.默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总结。

月球之谜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2、学生收集关于月亮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课件出示“明月悬挂在高高夜空的情景图”和乐曲《春江花月夜》。浩瀚夜空,一轮明月高挂天空,那朦胧的月光,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银白色的晚礼服。看到这么美的情景,此时此刻你脑海里会联想到什么呢?(指名说相关古诗、词句、故事等)。

是啊,不光是你们,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这皎洁的月光引起了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让我们把感情带进去读这一句:(课件出示: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指名读、赛读)人们会遐想些什么呢?(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课件出示))。

2、正是有了这些美好的遐想,人类才会不断去探索。1969年7月20日这一天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谜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座“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对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读课题:月球之谜。(板书)。

二、移情体验,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

各位宇航员准备好了吗?

2、课件出示飞船图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3、因为路途遥远,月球离我们有38.4千万公里,所以我们得用四天的时间到达月球,为了能让大家顺利完成这次探险,请大家利用路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手里的资料,翻到课后资料袋,读一读,了解月球的特点。

4、课件出示: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3)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

(4)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5、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出示课文插图)谁能解开上面提到的这个谜的谜底呢?(出示谜)请你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学生自学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6、(指名说)课件出示句子: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你具体地说出了月球上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景色奇异-板书)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

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指名说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月球与地球上的景色截然不同,真是奇特呀!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的想象简直太不一样了!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给地球上的人吧!(齐读)。

7、你们观察得这么仔细,真了不起!这就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课件出示他们拍的照片。)。

9、全班交流。

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呢?(指名说)课件出示。

在这三个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

a、小组汇报。(相机调整顺序)。

(1)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a、你们组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出示第3自然段)。

c、这个实验结果真让人费解呀!(适时理解“费解”)你们用朗读来向大家汇报汇报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d、是啊,月球上的尘土也可以杀菌吗?这是一个月球之谜!

(2)还有哪个组来汇报你们感兴趣的实验。

a、你们组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出示第4自然段)。

b、你们做了这个植物的实验后,有什么发现?你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

c、你们能根据你们在这个实验中惊奇的发现,向全世界的人提出一个谜吗?

d、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实验!这个实验中还有谜团吗?

e、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个实验吧!

(3)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呀!

a、科学家继续做的什么实验呢?哪个小组来汇报汇报。(出示第6自然段)。

b、你们研究了从月球回来的岩石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c、研究了这块岩石后,你们的疑问是(小组读谜)。

d、还有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吗?我们一起来追问一次吧!(放大)。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书本上提到的关于月球的不解之谜。课文的第七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还有很多很多的未解之谜。(未解之谜--板书)。

10、这些谜底等着我们来揭开,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最大。(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师指名说几个谜,看来你们都是一些勤动脑、爱思考的宇航员!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相信地球上的人们也同样会为你们感到骄傲的。

11、好了,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了。(出示月球图)向她告个别吧!(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三、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1、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让我们对美丽的月球继续探索下去吧?(板书—探索)齐读:“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课件出示)。

2、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

3、小练笔:课件出示未来月球的图片,遐想30年后的月球探险,你会做些什么?

月球之谜教案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

2、乐曲《春江花月夜》;

3、学生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及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一、情境引入

(出示图片)

(学生发言)

出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么美好的遐想。

(学生朗读出示的这句话。)

师: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相机点击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

师: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读要求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出示的自读要求,自由的读一读课文。

屏幕上出示了哪些自读要求?请一个同学来大声地读出来。(指生读)

1、划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2、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课余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

的猜想:

(老师相机发表,学生填写表格)

我最感兴趣的谜

我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都颇有兴趣的研究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接下来请你和组内同学交流交流你划出的月球之谜,把你感兴趣的谜先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你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真起劲儿,想不想让全班同学都知道你的.猜想?(想)现在就给你机会,谁来说说你在课文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指名答)

1、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

(指生答)

(相机点击出示:月球是从哪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的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早?)

2、师:作者在课文中提出了对月球的疑问,那你有没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呢?

(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些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型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师:老师这有几块牌子,上面分别写了不同的月球之谜,你对哪一项谜感兴趣,就请你到哪一组来!大家共同来猜想谜底。同学们可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展开讨论,组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开始行动吧!(学生们纷纷自由活动)

我们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我们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咱们校园里要举行一次月球奥秘发布会,(出示“月球奥秘发布会”)愿意参加吗?(愿意)那可要通过严格的选拔哦!对自己有信心吗?(有)那我们马上进入第一关!

1、第一关:

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你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指生读)

2、第二关:

请小组的中心发言人有条理的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3、第三关:

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学生各抒己见)

(高兴)

六、实践拓展

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想通过什么方式来进一步了解月球呢?(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到图书馆查找有关书籍……)那同学们赶紧行动起来,去探索月球的更多奥秘吧!

月球之谜教案

2、学生自由说。

3、师板题,生齐读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未解之谜,遇到不会的字词自己解决。

2.汇报:通过刚才的读文你了解了什么?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学生自由汇报。师指明课文的省略号独立成段。

4.再读文找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自己边找边读。

5.师出示词。生齐读,开火车读。

6.找出哪些词容易读错,特别纠正“撒”的读音。

7.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逐段读文,师相机指导第一自然段的三个问句的读法,第六自然段两个问句的读法。

8.再读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9.展示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生评价。

1.默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总结。

22.月 球 之 谜

月球景色

未解之谜

《月球之谜》教案

今日,实习生小徐在我班准备试教《月球之谜》,小徐胆怯而期盼地问我:“老师,你说说这堂课怎么上?”

“你应该先问我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学生学习有哪些困难?这篇文章应该教些什么?”于是我认真地纠正着,“我始终认为,教学中‘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而生本资源与文本资源的差距恰恰是教师需要教的地方。有人说教师有三个“不教”,学生已经懂的不教,学生多读会懂的不教,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懂的不教。这样删选后,目标就简单明确了。明确了‘教什么’,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形成合力,重拳出击,达到课有所得。”

小徐连连称是。

我们针对《月球之谜》继续探讨:《月球之谜》作为说明性课文有着本文体常规特点:结构严紧、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又有着本文的'个性特点:围绕“谜”字从“已解之谜”向“未解之谜”逐步深入,诱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盎然兴趣。从本班学生学情来分析,读通课文应该没有问题;对“皎洁、遐想、奥秘、古往今来、费解”等重点词,引导联系上下文能够理解;对文章结构、内在逻辑三年级学生可以忽略不讲,而文章中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恰恰是学生容易疏忽的,正是教师需要点拨的。

一、读通课文,并圈出“皎洁、遐想、奥秘、古往今来、费解”等重点词在文中位置,联系上下文猜测揣摩,然后把词语所在的句子指导读顺读好。如根据“遐想”词义来引申出已学与“月”有关古诗,然后根据古诗意境指导读出这句话的美感。

二、自读课文,想想读了本文你对“月球”了解了什么?可先照文读原句,然后引导归纳提炼“表面景象、尘土特点、岩石年龄”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概括。

三、根据课题,让学生寻找文中哪些是已解之谜,哪些是未解之谜。你们还有什么谜?激发学生探索宇宙未知世界的欲望。

四、欣赏文中语言,选择两处:1、“夜幕降临……美好的遐想。”从形象地描写中感受月亮的魅力;2、“把玉米种……长得特别鲜嫩青绿”从“明显、一旦、特别”等修饰用词中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五、收集资料,完成《月球知识小百科》一文,评出“最佳百科奖”。

月球之谜教案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激发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月球的相关资料。

学生:收集月球的相关资料,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有关月亮诗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能力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同时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索月球之谜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画面激趣、配乐朗读,增强学生的主体审美意识。)。

二、品读课文、引导探究。

1、出示课件,认识月球。

2、扎实训练、指导朗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1)、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介绍了月球的景色?

(2)、想一想:默读第二自然段,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世界?

(4)、说一说:进行语言文字地训练。(用“没有……没有……”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默读、引导学生用“奇异”这词来概括月球的景色,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的能力,并通过让学生介绍环形山培养学生能借助课外资料来帮助阅读的能力。)。

(5)、比一比:男女生赛读。(评价)。

(6)、读一读: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有感情地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地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7)、看一看:课件出示,师生共同欣赏宇航员从月球上拍摄回来的照片。

3、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学习第3——7自然段)。

(2)、现在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3)、交流(生读谜、说谜、师适当评价)。

(5)、引导学生理解……的含义。

三、合作学习、拓展延伸。

1、引导:教师引导探究的方法。(做实验——得出结果——提出疑问)。

2、合作: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根据收集的资料及老师提供的资料)。

3、交流:交流探究结果。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对未解之谜进行猜测与判断、通过精彩的交流互动,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培养参与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升华、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月球之谜     令人费解         探索。

……。

 

月球之谜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中列举了有关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月球之谜》教案。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情况,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兴趣。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哪些未解之谜。

引导学生以现问题,进出问题。

一.导入。

1、观看与月有关的图片,读有描写月亮的诗句。

2、引发联想:这是诗人的遐想,你有哪些遐想呢?你最想知道月亮的什么情况呢?(生交流分享)。

3、引入课题:既然同学们和老师一样,对月球产生了神奇的向往,那我们来学习《月球之谜》(板书),去看看月球上到底是什么样子,有什么?请打开书本93面,带着你想了解的问题,把课文熟读一遍。

二.引导学习:

1.文章哪一段介绍了月球的样子?(指名读)。

2.究竟有怎样的景色呢?请聪明的孩子读成一个词,教案《月球之谜》教案》。(十分奇异)(板书)。

3.谁能说一个与“奇异”意思相近的词?

4.那么,月球到底有多奇异呢?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情景。

5.这些情景中,你觉得最奇异的是什么。生自由发言,师引读――荒漠――文中哪些内容最能让你理解敬请荒漠的意思?请找出来,画上波浪线。(指导熟读)。

6.同学们想一睹月球的真面目吗?(出示图片,讲环形山)。

8.引读,用“景色十分奇异”过度到下面的环节。

9.自由读3到6段。看文中列举了哪几个实验,有什么结果?(引导填表,深入阅读)重点引导学生在第二个和第三个实验中,能提出自己的疑问。(突破难点)。

11.是的,令人费解的月球之谜实在太多.那么如果给你一些尘土,你会做个什么实验?(生发挥想像,交流分享,)。

12.一起读读第七段,你能读懂点什么?

14.总结语.。

《月球之谜》教案

1、交流描写月亮的诗句:

生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生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3: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白。

2、揭示课题:

师评价:真棒!月亮也叫月球,它是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去探索它的奥秘吧!板书:月球之谜。

3、解题:

师:谁来说说你对“谜“的理解?

生1:不理解的,不知道答案的。

师:我们把它叫做“疑问”或“疑惑”,月球之谜就是

生:对月球的.疑惑

师:真会思考!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课题。

4、齐读课题。

师:读课题有讲究,要让别人知道文章写的是月球的什么?(生齐读)

师:还得让别人知道写的是谁的谜?(生再齐读)

师: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走向学生注意倾听)

2、检查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师:读完了课文,相信下面的词语肯定难不倒你!谁来读给大家听?

(1)指一生读。师评价:读的正确,声音洪亮

(2)指另一生读。师评价:太棒了,值得学习!

(3)全班齐读。

3、指导书写。(课件出示要求写的生字)

师: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你认为哪个字在写的时候容易出错?你怎样提醒大家?

生1:“奥”,是上下结构,上面那一部分不堵口。

生2:“藻”是上下结构,千万不要写成了左右结构。……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今天老师引导大家重点学习“幕”“藻”的写法。(课件出示“幕”“藻”)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1)师在田字格中范写(2)学生练写,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4、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生:我知道了月球上有很多奥秘。

生:月球上的景色跟地球上不一样

生: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谜……

师小结:大家知道的可真多,相信学了课文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月球之谜》教案

今日,实习生小徐在我班准备试教《月球之谜》,小徐胆怯而期盼地问我:“老师,你说说这堂课怎么上?”

当时我就哑然失笑了,这跟我几年前的行径何等相似:拿到课文首先就思考课文怎么教?

“你应该先问我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学生学习有哪些困难?这篇文章应该教些什么?”于是我认真地纠正着,“我始终认为,教学中‘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而生本资源与文本资源的差距恰恰是教师需要教的地方。有人说教师有三个“不教”,学生已经懂的不教,学生多读会懂的不教,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懂的不教。这样删选后,目标就简单明确了。明确了‘教什么’,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形成合力,重拳出击,达到课有所得。”

小徐连连称是。

我们针对《月球之谜》继续探讨:《月球之谜》作为说明性课文有着本文体常规特点:结构严紧、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又有着本文的个性特点:围绕“谜”字从“已解之谜”向“未解之谜”逐步深入,诱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盎然兴趣。从本班学生学情来分析,读通课文应该没有问题;对“皎洁、遐想、奥秘、古往今来、费解”等重点词,引导联系上下文能够理解;对文章结构、内在逻辑三年级学生可以忽略不讲,而文章中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恰恰是学生容易疏忽的`,正是教师需要点拨的。

一、读通课文,并圈出“皎洁、遐想、奥秘、古往今来、费解”等重点词在文中位置,联系上下文猜测揣摩,然后把词语所在的句子指导读顺读好。如根据“遐想”词义来引申出已学与“月”有关古诗,然后根据古诗意境指导读出这句话的美感。

二、自读课文,想想读了本文你对“月球”了解了什么?可先照文读原句,然后引导归纳提炼“表面景象、尘土特点、岩石年龄”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概括。

三、根据课题,让学生寻找文中哪些是已解之谜,哪些是未解之谜。你们还有什么谜?激发学生探索宇宙未知世界的欲望。

四、欣赏文中语言,选择两处:1、“夜幕降临……美好的遐想。”从形象地描写中感受月亮的魅力;2、“把玉米种……长得特别鲜嫩青绿”从“明显、一旦、特别”等修饰用词中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五、收集资料,完成《月球知识小百科》一文,评出“最佳百科奖”。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通过利用网上资源和同学之间的讨论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学习难点:

利用资源交流,讨论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学习准备:

1、充分利用网络条件,查找有关月球的资料。

2、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学习过程:

一、出示月色图,以情境导入新课。

浩瀚夜空,一轮明月高挂天空,那朦胧的月光,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银白色的晚礼服。

同学们,这样的情景你们一定没少见。古往今来,那皎洁的月光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

二、自读课文,读通每一句话,读准每一个字。

三、默读课文。

1、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课文写了月球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四、组内交流共同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五、全班交流。

1、在阅读中,你发现了课文中哪些直接描述的月球之谜。

2、你能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六、在朗读和网上资源的交流中共同探究。

1、美国登月知识和中国“探月”计划。

2、相关月球知识。

3、人类未来的月球计划。

七、师生共同交流描写月亮的古诗句。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