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专业14篇)

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专业14篇)

ID:8540422

时间:2024-01-06 13:03:12

上传者:纸韵

中班教案的编写需要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和交流,以互相借鉴和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范文,内容涵盖了多个教学领域,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和反思

1.初步了解国旗的特征,尝试用粘贴的方法制作国旗。

2.产生热爱国旗的情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1.国旗图片或实物。

2.有关升旗的录像。

3.红色长方形纸、黄色五角星贴纸、竹棒、胶棒、双面胶。

1.示国旗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认识中国国旗。

(1)引导幼儿观察国旗的外观特征,正确说出中国国旗的名称——五星红旗。

说一说外形特征、形状、颜色等。

国旗是什么颜色的?(红色)上面有什么?(有五角星)有几颗大五角星?几颗小五角星?

(2)向幼儿介绍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代表我们的国家。

2.了解制作国旗的基本材料和制作方法。

(1)欣赏制成作品,激发幼儿制作国旗的愿望。

(2)请幼儿观察制作材料,师幼共同讨论材料的操作方法:将黄色五角星沿折痕轻轻撕开,按照国旗上的位置粘贴在红色的长方形纸上。

3.幼儿制作国旗。

提醒幼儿在粘贴五星时应注意其大小和位置的不同。

4.展示作品,请幼儿欣赏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分享制作经验。

5.观看升旗活动,知道升国旗时要立正,不讲话,向国旗行注目礼。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时可让幼儿在美工区练习多种方式制作五角星,如沿线剪、折纸剪等。

本次活动幼儿先认识国旗,然后制作国旗。 在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带来的国旗,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知道国旗有5颗黄星(一颗是大的,四颗是小的)、重点让幼儿观察到五颗星星的位置是在国旗的左上角,一颗在中间,四颗星星围在大星的周围(每颗小星星的一个角对着大星),然后和孩子一起完成示范活动。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较好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使幼儿能较好地掌握操作技能。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和反思

1、学习运用揉、搓、拧地方法制作“麻花”,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2、发展手部小肌肉的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大小适当的橡皮泥若干,泥工板,盛麻花的小盘子、麻花实物、猴妈妈头饰。创设“小猴麻花店“。幼儿具有玩泥和随意搓泥巴的经验。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猴妈妈”出示实物麻花,引导幼儿观察麻花的外形特点,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让他们描述出:它十一条一条宁在一起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又脆(家长可在家让幼儿尝一尝)等等。

3、请幼儿选择彩泥进行制作。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泥,并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教师边搓泥边用形象的语言指导幼儿。如:“把一块泥放在手心上,两只小手来回搓,搓长了以后再放到泥工板上,再用手搓成长长地条,拿起两头捏在一起,扭扭扭,变成一个麻花了。”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操作时间去感知和体验麻花的制作方法。

4、引导幼儿将麻花送到“猴妈妈”的店里,并向猴妈妈简单介绍自己是怎样制作的。

5、“猴妈妈”感谢小朋友有的帮助,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情境中体会到帮助别人做事的乐趣。

孩子总是喜欢新奇的东西,这是我们班第二节美工课,除了保持一贯的情绪高昂外,孩子们还有了一点点基础。作出的彩泥麻花虽称不上像样,有的甚至拧断了,有的只是把俩种不同颜色的彩泥粘到一块,总还是明白了做彩泥麻花的要领。

《帽子》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

1、让幼儿通过多角度了解帽子的基本构造,大胆地进行借帽子这个“形”添画想象。

2、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和通过生活经验进行想象的能力。

实物:帽子 课件 画纸 勾线笔

一、出示实物帽子,引出课题。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师:帽子有遮阳、挡雨,还可以保暖,所以帽子有很多材料不同和款式不同,今天刘老师带来的帽子是其中的一款。

二、整体观察帽子的形状和构造。

1、观察帽子的形状。

这顶帽子看上去怎么样?像什么?

2、了解帽子的构造。(演示课件)

你们知道帽子可以分几个部分吗?

(引导幼儿观察帽子,根据幼儿说出的部分,引出帽盖和帽檐)

3、教师小结:帽子是帽盖和帽檐组成的。

三、局部观察帽子,教师示范绘画。(演示课件)

帽檐是什么形状?上面有什么花纹?(特写帽檐)

帽盖的形状是怎么样的?上面有什么?看上去像什么?(特写帽盖)

3、 转换角度观察。(教师选择一种范画)

3、出示课件:三张不同角度的帽子

教师小结:原来同一顶帽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小朋友也要学会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

四、教师示范绘画。

现在老师也选择一种角度来画帽子,你们等会儿来猜猜。

五、写意帽子。

六、幼儿作画

1、如果你们想把帽子画下来,你想从哪里开始画?

2、幼儿把写意帽子张贴到黑板上。

七、 启发想象。

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品转换角度启发想象。

这顶帽子倒过来像什么?你能把它变成什么?

八、创造作画。

中班美术教案活动反思

http://课件(有关各种鸟的连环图)

2.彩色蜡笔、记号笔、白纸人手一份,

3.教师事先画好的“手掌五彩鸟”图一幅

一、播放ppt课件中的森林图,听声音导入主题,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这是哪里呀?我们来听听在这片森林里有什么声音。

二、播放ppt课件中各种鸟的连环图,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鸟羽毛的丰富与美丽(孔雀,啄木鸟,猫头鹰,八哥鸟等)

师:那么森林里都有些什么鸟呢?我要考考小朋友,看你们人不认识它们。

三、引出特殊的鸟—“手掌五彩鸟”,并为幼儿讲述创作的主要方法以及注意点

2.教师出示事先画好的“手掌五彩鸟”

1)师:请小朋友把小眼睛蒙起来三秒钟,我们一起把这只漂亮的小鸟请出来。

2)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这样的鸟吗?请你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3.教师示范如何画出手掌的轮廓线,并强调创作时的注意点和要求

b.添画眼睛,讨论鸟身和翅膀上的花纹图案设计

师:你准备怎么装饰你自己的“五彩鸟”,让它看起来更漂亮呢?

c.讨论涂色时的注意点(尽量使用多种颜色,涂色时注意不涂到轮廓线以外)

d.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场景

四、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五、作品的相互欣赏和点评,请部分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美术活动《手掌五彩鸟》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发现绝大部分幼儿对于此活动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以看图听声音的方式进行导入,很好地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接下来通过演示直观的课件,让幼儿进一步感知鸟羽毛的丰富与美丽,为后面幼儿创作的环节提供了“灵感”,为了不限制幼儿的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我示范如何画的内容很少,而多以与幼儿讨论的方式进行引导和鼓励,从幼儿的作品来看,他们的作品都是有各自的特点的,添画的场景也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幼儿画了“小燕子和五彩鸟做朋友”,有的小朋友画了“五彩鸟在树林里飞”,有的小朋友画了“五彩鸟叼着礼物去小孔雀家做客”……..我觉得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固然也是重要的,但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加重要。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和反思

1、提高对图形的认识。

2、尝试用线条分割大块面,再用点、线、形画满小块面的方法画装饰画。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1、事先观察过美丽的田园风光或欣赏过相关图画。

2、油画棒,幼儿操作材料。

1、导入课题。

2、教师示范、讲解。

(2)教师示范用线条分割大块面,使之成为若干个小块面。可以在每块地理画上不同的点、线、形,表示种上不同的庄稼。

3、幼儿做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跟范例上不一样的图形。

(2)提醒幼儿注意疏密搭配,这样种的庄稼才好看。

4、引导评价。

(1)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讨论:谁的“地”种得最细致、最丰富?谁的画面想象丰富、图形独特?

(2)选出几幅线条疏密有致、结构鲜明、分割合理的作品供大家欣赏。

(3)鼓励幼儿持不同观点,也可评价自己的画,肯定优点,找出不足之处。

下面我们来看看宝宝们的作品吧!

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活动中多多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赏。幼儿通过本次的活动,生活和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周围的事物都有了较好的认识。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和反思

1.学习欣赏雕塑作品,初步感受雕塑作品的美和表达的基本内容。

2.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加深对家人间亲密情感的理解。

3.享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我的家》幼儿用书第24页。

2.轻快的音乐。

1.出示幼儿用书第24页,引导幼儿欣赏英国著名雕塑家亨利

摩尔的作品《家庭》。

2.向幼儿提问:

你在图中看见了什么?(自由回答。)

雕塑中共有几个人?(3个人。)

雕塑中的人是什么关系?(一家人。)

猜猜他们在做什么?(自由回答。)

你知道这个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创作的吗?(青铜。)

3.请3位幼儿模仿作品中人物的动作。

4.幼儿3人一组,进行“抱一抱”游戏。老师播放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走动,当音乐停止时,每组幼儿扮演家人拥抱。

5.活动完成后,请幼儿分享感受。

学习欣赏雕塑品。

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老师可以带幼儿去欣赏不同的雕塑品,培养他们对雕塑等艺术作品的初步理解和审美能力。

《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这样一个活动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激发幼儿的艺术情趣,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艺术表达,体验艺术创造活动带来的快乐。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和反思

1、引导幼儿能用添画的方法将水果变成其它各种造型。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画有苹果、橘子、香蕉、梨等水果的纸及白纸若干。油画棒人手一套 水果造型范例若干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苹果造型——瓢虫,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好看吗?是用什么做的?今天请你们也用水果变成有趣的东西。

二、讲解示范。

教师:先来看看这个瓢虫是什么变的?在苹果的身子上面画上一条线,把它分成头和身子两个部分,再在头上画上眼睛和嘴巴、触角,身上画上花纹,边上画上它的脚,瞧,一只可爱的瓢虫就画好了。出示香蕉造型让幼儿说说是怎么变的?想想还可以变成什么?出示水果图片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这些水果能变成什么。

三、布置作业,老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朋友桌子上都有画有苹果、橘子、香蕉、梨等水果的纸及白纸,你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图片或白纸进行作业,给水果造型。勾线时用深色油画棒勾,涂色时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按顺序涂。尽量画的跟别人不一样。

四、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表扬造型独特,颜色均匀、鲜艳的作品。

水果是孩子们喜欢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都比较熟悉。为了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水果知识,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参与是一种快乐,创造是一种享受,合作是一种幸福。活动旨在提高幼儿的动脑、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创造力,增进幼儿与同伴间的感情,使孩子们感受与同伴共同制作的快乐和幸福。

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

1。玩“变魔术”游戏,引起幼儿变化表情的兴趣。

游戏:“会变的脸”(苦脸、笑脸、生气的脸、害怕的脸等)。

2.启发幼儿互相观察人的面部表情特征。

提问:“人笑时、哭时、生气、害怕时眼睛、眉毛和嘴巴有什么不同?请幼儿分别描述出来。”(教师边听边捏出来)。

3.引导幼儿体验色彩与每一种脸谱的关系。

提问:“当你生气时,你的脸色会有什么变化”?(变红)“黑色使你感到怎样?让你想到什么表情?”

小结:“表情不仅可以通过五官的变化来表现,还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来变现。”

4.幼儿制作脸谱,教师巡回指导和帮助。

每个幼儿选一种表情。

5.戴脸谱到户外玩“猜猜我是谁”。

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红、黄、绿),大胆地在刷刷、玩玩中完成作品。

2、体验与同伴共同作画的乐趣。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油漆刷子、颜料、倒背衣。

2、音乐(粉刷匠)、ppt。

3、布置作画场景。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小朋友,今天,我们是小小粉刷匠,我们去刷房子喽!(带领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各种颜色的房子,增加幼儿作画的兴趣。

1、你见过什么颜色的房子?

三、教师示范。

1、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房子,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房子。

2、你们发现这里的房子都是什么颜色的?(白色)好看吗?

4、教师示范:魔术刷,蘸一下,翻过来,蘸两下,再和小筐亲一下,翻过来,亲两下,横刷刷,竖刷刷,沿着黑线刷一刷,小心小心再小心,颜料不刷黑线外,白色房子不见了,粉刷本领真正强。(教师边刷边念)。

5、刚才,老师用魔术刷在颜料里蘸了几下?(两下)。

6、颜料蘸好后,魔术刷又做了?(在小筐上亲两下)。

7、老师是怎么刷的?(横刷刷、竖刷刷、沿着黑线刷一刷)。

8、颜料可以刷在黑线外面吗?(不可以)这座房子刷好了吗?(没有)为什么?(要整座房子都刷好颜色)。

9、你想刷那幢房子?房子的屋顶刷什么颜色?墙面刷什么颜色?

四、幼儿操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期间可念一念儿歌,使幼儿快速掌握刷的技能。

五、结束。

1、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并进行评价。

2、外面还有许多房子等着我们去刷,粉刷匠们我们出发喽!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帽子》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

1、理解动画片内容,会用较完整的话讲述动画片主要内容。

2、尝试根据动画片情节续编故事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1、红蓝帽子

2、图谱

3、剪接好的动画片

游戏:变魔术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两顶神奇的帽子。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教师出示帽子)师:这两顶神奇的帽子还会变魔术呢!红帽子能把东西变大,蓝帽子能把东西变小。不信,你看:刘老师戴上了红帽子,我变得很大很大;当我戴上了蓝帽子,我变得很小很小。

师:你们想不想变变魔术啊?刘老师拿出红帽子“变变变”你们要怎么样?(变大)蓝帽子呢?“变变变”(变小)(教师出示帽子,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变大变小)

(幼儿带着问题观看第一段)问:

1)小兔选择了哪顶帽子,它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个别幼儿回答)

2)为什么变大后的小兔吃了一根胡萝卜还饿呢?

出示图谱问:小兔还选择了什么帽子,发生了什么事?

师:小兔喜欢这棵帽子树吗?为什么说这是一棵糟糕的树?

“糟糕”是什么意思?(大概了解“糟糕”的意思)

小结:小兔戴了红帽子把自己变大,使得一根胡萝卜不够填饱肚子,然后它又戴了蓝帽子,把自己变得很小很小。它觉得这是一棵糟糕的树!那它的心情会是怎样呢?(不高兴)师:老师这有两个表情图,你觉得小兔现在的心情应该用哪张表情图表示。

(请一名幼儿上台贴表情图)师:谁能把刚才这段动画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第二段动画片师:狐狸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你们猜狐狸会选择哪顶帽子,会发生什么事呢?

(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谱)问:狐狸为什么要把肉片变大,狐狸变小呢?

狐狸觉得这是一棵很棒的树,它的心情怎么样?(高兴)谁来送个表情图给狐狸。

师:你会用自己的话把这段动画片的内容讲一讲吗?

(狐狸先戴上……把……放大,然后戴上……把……变小……)

小结:狐狸妈妈非常聪明,它会动脑筋,巧妙地利用帽子,让自己的宝宝吃个饱。

3、完整观看动画片师:我们一起来完整的看一遍这个动画片。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动画片里的故事?

(引导幼儿结合图谱讲述动画片内容)

师:你喜欢动画片里谁?为什么喜欢它?你想对小兔说些什么?

中班年龄段的孩子主要以抽象思维为主。这个故事配上图片能够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都非常活跃。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衔接不是特别好。有待加强。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和反思

1、学习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略的线条表现人物形象和动态。

2、体验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进行美术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1、画纸、黑色勾线笔人手一份。

2、红蓝颜料每组一份,半湿的抹布若干。

3、照片:幼儿表演节目中的照片。

一、欣赏图片,丰富经验,感受节目的丰富多彩。

1、提问:你们知道春节联欢晚会上都有些什么节目?

2、出示照片:这些图片里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表演什么节目?

3、你们在演出的时候心情怎样?

二、游戏“猜猜这是什么节目”。

2、幼儿通过回忆情境及活动中对人物的观察和感受,大胆表现活动中的情境。

三、了解印画小人的方法。

1、看到我们这么热闹,拇指娃娃也忍不住想要来参加晚会。

2、教师印画小人头部。

3、怎样让拇指娃娃表演节目呢?(添画四肢)

四、提出绘画要求,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她们会表演什么节目呢?

2、要把他们打扮得漂亮一点。

五、分享交流。

说说你创作的联欢会的故事。

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教师的适当指导为特征的,符合新纲要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塬则。本活动以其有趣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积极性。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含反思

1、引导幼儿运用随意折叠、涂色块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船帆。

2、初步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立、创造的能力。

1、“海”背景图一张、帆船模型若干。

2、帆船底座人手1个、用来制作船帆的`形状各异的白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

(一)激发幼儿制作船帆的兴趣和愿望。

1、(幼儿围坐在“海”背景旁)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地方?海上有什么?

2、启发幼儿观察周围的帆船,说说帆船上少了什么?(部分船没有帆)。

3、师:“帆船没有帆能航行吗?为什么?那怎么办呢?”

(二)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海”上自制的帆船,讨论船帆是怎样做成的。

师:“你知道这些船帆是怎么做的吗?”(引导幼儿观察船帆上的折痕并发现这些折痕是通过复折叠而产生的。)。

3、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请幼儿折叠并观察折痕。

4、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将纸随意折叠数次,注意尽量用力折叠,使折痕明显,然后打开,用水彩笔描出折痕,最后上色,尽可能浅色和深色互相搭配或有规律地交替使用颜色。船帆做好后,把它插在底座上。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请美味幼儿自由选择一张图形纸当船帆进行设计、装饰。

2、启发幼儿将纸沿各种角度折叠,建议幼儿折叠次数不要过多,鼓励幼儿折出与别人不同的图案。

3、鼓励幼儿正面均匀涂色。

4、助幼儿将船帆插在底座上。

(四)组织幼儿共同欣赏。

1、请幼儿将自制的帆船送到“海”上。

2、幼儿互相欣赏,感受帆的造型美和色彩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幼儿自由举行“帆船比赛”。

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

2、幼儿欣赏京剧结束以后,教师提问:

(1)你们知道刚刚看到的这是什么节目吗?

(2)你们喜欢京剧吗?

教师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文化,不但中国人喜欢,连外国人都在学我们的京剧呢!

3、小朋友们刚刚在看京剧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那些演员的脸?出示图片,是不是跟老师现在电脑上放的是一样的.?这个呀叫脸谱。

《帽子》中班美术教案及反思

1、结合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帽子,并能大胆讲述帽子的特征及用途。

2、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职业和需要,选择相应的帽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并能大胆讲述自己的设计。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各种帽子实物:建筑帽、军帽、护士帽、厨师帽、太阳帽、浴帽、棉帽等。

一、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帽子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帽子娃娃今天带来了很多朋友,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二、通过观察感知,让幼儿发现帽子的不同之处,并能知道各种帽子的名称及用途。

1、引导幼儿观察帽子,能说出不同之处。

(1)材料不同:棉、毛线、布、塑料……

(2)颜色不同:红、蓝、黄……

(3)摸起来感觉不同:硬的、软的、光滑的、粗糙的……

(4)形状不同:圆的、方的……

请幼儿每人拿一个自己喜欢的帽子。

2、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所认识的帽子的名称及用途。

师:谁愿意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他手中的帽子?

3、帮助幼儿认识一些他们不太接触的帽子(如:厨师帽、护士帽、军帽等),知道他们的特征及用途。

教师小结:小朋友看到的帽子各不一样,有的……有的……

三、以课件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各种帽子的特征及用途。

1、提出要求

2、播放课件

(1)小兔要外出旅游?需要一顶什么样的帽子?

(2)冬天到了,小姑娘该买一顶什么样的帽子呢?

(3)阿姨在田里干活,帮她送一顶什么样的帽子去?

(4)小狗买了辆摩托车,该买什么帽子?

3、播放课件,出示不常见的帽子

帽子娃娃还有很多朋友没有来,但是他们把照片都带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4、让幼儿回答,以此激发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四、设计帽子

幼儿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师:看过那么多的帽子,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设计一顶帽子。然后把它画出来。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