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优秀18篇)

高一历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优秀18篇)

ID:8785558

时间:2024-01-09 14:26:32

上传者:笔舞

教学工作计划还可以帮助教师实施课堂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精心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范例。

历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我们高中体育备课组,在学校、科、组的领导的指导下,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全面抓好各项体育工作,备课组教师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和《新课标》精神,认真学习体育课教学常规和学生安全管理措施。根据《新课标》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了解教育方针具有推动作用。同时,我们要加强备课组的凝聚力、提高备课组的工作效率。我们备课组计划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现作如下几方面计划:

一、加强集体备课,丰富集体备课形式,将集体备课落实到实处。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同样的道理,教师也应该不上无准备的课,我们高中体育备课组同仁一致做到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则必须要做到:

1、备教材,做到心中有书,达到懂、透、化的程度。懂,就是对所教内容、示范、技能弄通,弄懂;透,就是从知识体系上把握和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找出重点,突出难点,抓住关键。化,就是把教材的死知识转化为教师活的知识,并与教师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2、备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技能、兴趣、态度、素质差异等。

3、备教法,做到手中有法。要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养成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教师心情舒畅、精神饱满、步履稳健、表情自如,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特别轻松的愉悦感,不管有思想情绪,都要统统弃之脑后,全身心地走进课堂这个角色。用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对教学工作的满腔热情去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二、做到正面激励,不要训斥指责。

俗话说“奖于一功,胜于数子十过。”教师应从温和、热情、表扬为主的方式对待学生,应该满腔热情地及时肯定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使每一位学生深信自己能够学好,从而将这种自信心转化为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做到趣味盎然,不要兴趣索然。

课堂不是舞台,教师不要象话剧演员那样装腔作势,刻意追求舞台语言效果。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绘,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俚语,提高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记忆。

四、做到酌情施教,不要主观臆断。

课堂上难免会出现始料不到的偶发事件,对于偶发事件,我们是当机立断,酌情施教,向有利于教学方面转化,而不主观臆断,当面训斥。

五、组织备课组的成员走出去,吸取外校的好的方法、好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六、加强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和科研素质的提高。

1、理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使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书籍!

2、科研素质提高:努力通过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提高组内教师的科研水平!扩大教师的影响力。本学期,进一步引导本组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的论文评比。力争在获奖数量、层次上有新突破!

历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三四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新版地理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先进的教育理念,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三章,第一章《认识大洲》概括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情况.第二章《了解地区》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各地的人文特征.第三章《走近国家》具体说明了几个国家各自特点.

四、本期总体教学目的要求。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五、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六、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2、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3、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7、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历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本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6人。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个班级学习风气较好,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差别较大,个别学生基础很薄弱,学习积极性也很低。习作方面差距也很大,多数学生的文章能做到通顺,只是在叙事方面还不能做到具体。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尽管与前期语文有着一定的不同,但是仍有着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几个训练点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米表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18个,会读写540个左右的新词语,一部分学会运用。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初一历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根据本学期学校教科室推出的“双思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实验,努力在课堂上构筑基本框架,然后逐步深入层层深入,使本科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落实推进滨州市中小学课程的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加强大家协同作战、教学研究的能力;跟各位老师一起定位在新的教师角色上,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转变观念,

担当“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的角色;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超越教材,创造课堂情境,灵活把握当时的课堂资源,教出兴趣,教出美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实践案例,在历史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中通过思维碰撞,使课改的理念真正走进大家的头脑。积极参加区、校教案的征集、教育教学论文的征稿、课题的研究,力求教学促科研、科研带教学,为创造人民满意学校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2、改革备课,减负增效“磨好课”。

在制定规划、教学目标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维设定;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明确重点、难点及其对策,强化支撑点;将备课大而化之、实而共享。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创设氛围,掀起高潮,力争随堂课好课率达50%以上。

3、提高素质,提供舞台“练内功”。

努力学习掌握娴熟的`教学推理能力和综合的教学理念;倡导鼓励跨学段、学科听课,加强大家协同作战、教学研究的能力;听课验收中提高优课率。

1、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初一学生打好基础,健全成长。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发挥集体智慧,打好团体战。

4、着力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5、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做到经纲为纲、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7、引资料、学经验。同科老师要互相学习,正常开展听课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统一订购的复习资料统一使用,以充分发挥其效益。

8、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1—4周第一单元

5—8周第二单元

9—10单元复习

11—15周第三单元

16—20周第四单元

21—22周复习

历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开展本年度的教育教学活动,根据教育局的部署和我园的实际状况,特制订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纲要》指出,紧紧围绕幼儿园的工作要求与目标,以幼儿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发展个性为核心,不断丰富幼儿活动,提高幼儿一日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抓好常规管理,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重视对新教师的指导与培养,提高保教人员的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使我园的保育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将深入开展幼儿园园本教学研究,全面实施山东省幼儿园教材,并结合一年中的节日及威海的本土特点、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等资料安排教育教学活动;透过幼儿园课题的实施开展,丰富幼儿园课程,构成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教研体系。完善一日活动细节,做到“保教结合,课程平衡,师幼合作,家园互动”。

三、教研重点:

1、打造各领域精品课程。以级部为单位开展领域研究,透过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反思等,完善和丰富领域课程。

2、优化一日生活活动。重新完善一日生活环节安排,将游戏与幼儿一日生活结合,细化工作流程。

3、实施开展区域活动,逐个区域建立、开发、实施、评价、提升。

3、梳理、归纳各类活动的功能、价值及活动展开的有效手段,加强对保教活动中儿童需要的多种表现行为与活动倾向性等特点研究,初步构成“合理选取资料、科学把握目标、多视角的学与教,满足个体需要”的教育实施策略。

(一)、提高对儿童学习与有效性行为的科学认识。

1。围绕有效性教学的认识,理解儿童学习与教师行为有效性关系,结合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剖析,构成观点。

2。学习、了解、尝试幼儿活动评价的几类标准及评价方法。

(二)、充分认识幼儿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幼儿区域学习、小组学习、群众学习三种组织活动形式开展中教师教学行为的适切与有效,关注幼儿自然行为,细化幼儿一日活动的管理。

1。以“课程平衡,资料适切,满足个体,活动有效”为指导,着力研究课程方案中一日活动的资料安排与设计,实践重点抓好“群众教学与小组学习”,打造领域精品课程。

2。结合本园幼儿一日活动对原已构成的基本经验重新修改,并研究对不一样发展阶段幼儿基本经验,了解、观测的方法。

3。开展区域学习研究及生活自理行为研究,开展对活动有效性的评价,着重为区域材料设计与投放进行评价研究。

历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和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要求,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多种方式的经典诵读活动,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滋养性灵、启迪心智、塑造精神的双重目的,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

二、目标与任务。

1、进一步修改完善课堂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篇目的收集、筛选、应用与推广。

2、落实师生全员参与的经典诵读活动,保证每周一节经典诵读指导课,保证学生每天半小时(利用每堂课前、夕会等零散时间)诵读时间,保证每班每学期至少三节进阅览室的阅读时间,保证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至少提供一节研究课,保证师生每人每学期至少一篇有价值的读书心得上传课题博客(学生择优上传),保证每学年举办一期读书节活动(活动中展示师生经典诵读成果,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保证教师每学期举办一次论坛交流活动,保证课题组每月一次工作例会。

3、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与经典诵读阅读指导,寻求各年级阅读指导策略与切实可行的办法。

4、探索学生作文语言锤炼与经典诵读整合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三、措施与方法。

(一)完成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形成比较完整的研究资料,为研究成果的推广积累丰实的素材。

1、小学语文课文阅读与经典诵读训练方法研究(子课题一)。

(1)依据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能力的要求,研究每篇课文在单元主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学内容(语文训练点),找准结合点,设计相应的经典诵读训练内容,充实整合篇目整理表内容。

在每一课时教学中,要明确以教材为主,同步阅读读本和校本教材为辅的“一主两翼”教学策略,选择合适时机进行“经典诵读”训练。

(2)扩大阅读量。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达到145万字。

一是要充分利用好“自读课本”和校本教材;二是要加强个性化课外阅读,落实每期至少三节进阅览室读书时间;三是确保落实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四是充分利用德育活动和其他零散时间组织经典诵读活动。

(3)进行速读训练。从中年级开始进行有计划的速读训练。

2、小学语文习作训练序列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子课题二)。

按照从“仿”到“作”的总体思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构建系统的习作教学序列,探索科学有效的习作教学方法。

语言形式决定于语言功能,而语言功能又决定于交际活动的类型。要以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为基础,根据学生不同交际语言的发展施之相应的语言教学形式。把现行教科书安排的习作训练任务与“经典诵读小练笔”结合,可以安排以下内容:

中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此阶段要发展学生比较系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现真情实感的能力。可以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描写和认识,强调写身边人和事,学习写简短的读书感想。

高年级学生人际交往逐渐成为其主导活动。作文训练进一步要求学生记叙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思想品德;开始训练学生写读后感以及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

3、经典诵读实施研究(子课题三)。

(1)修改遴选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的内容。

(2)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如诵读接龙、诵读表演、“亲近经典”成绩记载卡、“经典诵读十分钟”活动等,将经典诵读活动抓落实。

(二)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1、整理优质课教案和教学课件,配合学校网站建设形成语文教学资源库。

2、整理语文教材与经典诵读整合的篇目。

3、整理教学经验论文,提炼课题研究系列成果并进行推广运用。

4、修改充实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四、分月活动安排。

1、讨论修改研究计划与实施方案。明确研究任务,确保课题实验工作有效开展。

2、各课题成员制定研究计划。

3、启动经典诵读活动。

4、结合“一师一优课”活动启动经典诵读课例研究。

1、组织第四届读书节“经典诵读”展演活动。

2、课例研究。

3、讨论制定课题结题实施方案。

4、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1、筹备举办教师论坛活动,每位参研教师认真总结课题工作(没有实质性总结的视为放弃结题证书或相关荣誉)。

2、筹备结题成果展示活动。

3、根据上级安排完成课题结题。

1、完善结题后期工作。

2、推广课题成果。

3、进行反复实验,巩固实验成果。

4、总结反思课题工作。

5、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初一历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今学期,以学校各项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重视双基教育和能力培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强化基础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突出优生优培;强化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研究和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今年初一学生情况极为复杂,学生差异性大,学生层次多样化,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历史兴趣。其次由于部分学生年龄小,基础不一样,理解、记忆能力相对较差,对历史课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我所任教的2个班级包括5、6班,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特别注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历史课的重要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学习奠基。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介绍了在中国古代史的大部分内容,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一定的失误,在整个初中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学习和全面认识中国的国情,显得更为重要。

成绩目标:

提高a等率,消灭c等率。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所讲述的重要历史年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线索,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能力达成目标: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想象的能力。

情感教育目标:

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历史人物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学习他们的报国热情和优良品德;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加大教科研力度,今学期,历史教学要抓住新课改这个龙头,大胆进行课堂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电教手段的利用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深入进行课题研究,以《三四五环高效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为课题,推动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1、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2、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认真备课,既备教材、教法,又备学生。

4、借鉴和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5、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课堂容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在指导学生们制历史工具的同时,穿插环保教育,对比古今工业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要把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8、依据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注意对优秀生培养,定准目标,定期辅导,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更好发展。同时做好绩差生的转化工作。

9、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努力做到整体优化。

10、落实听课、评课制度,按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周次

内容

周次

内容

1

p1————p18

11

放假

2

p19————p30

12

p87————p100

3

p31————p41

13

p101————p110

4

单元测试

14

p111————p122

5

p43————p51

15

p123————p132

单元测试

6

p52————p61

16

p133————p144

7

p67————p86

17

p145————p147

单元测试

8

单元测试

18

总复习

9

复习

19

期末考试

10

期中考试

20

总结

历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以迎接__一中建校11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着力核心素养,聚焦课堂教学,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充分发挥教学处“指导、服务、督查、创新”的功能,加强教学研究的实用性、教学指导的实效性、质量监控的严密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深入提高课堂效率,为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我校的教学质量,提高育人水平做不懈努力。

一、继续落实强化管理,狠抓教学常规,提升管理科学性规范性。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的基础,是学校办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证。

1.充分准备,保障开学。

在八月初,教学处就已开始准备各项开学工作事宜,完成了高一高二年级教师的分配工作;严格按照学校课程计划,做好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教师的课程安排以及晚自习的安排;完成了全校师生新教材的发放;确保了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制度保障,落实有据,严抓常规。

教学处以《__一中教学工作细则》、《__一中教育教学失误(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制度作为依据,每天严格按时开展查堂工作,每周定期检查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形成了规范有效的教学秩序。

3.增强教学监控,提升教学质量。

(1)督促教研组工作。本学期教学处要求各教研组合理安排好本学期的各项教学工作,并将工作计划上交教学处。我们根据各组计划定期检查了各组工作情况,及时指导各教研组开展相关工作。做到了工作有计划,行动有规划,使教研组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2)规范教案。明确教案的基本要求,规范教案的书写方法。在开学之后检查了两周的教案,特别是对新进教师,督促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要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培养他们。

(3)加强了教学日志和教学周记的统计工作。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对各班学习委员的培训工作,认真对教学日志和教学周记信息进行了详细登记和统计,掌握了课表执行、教学进度、教学规范、课堂教学等相关情况,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

(4)定期检查各年级各学科作业的布置及批改情况。通过抽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并研究了各科(班)作业量,以月报表的形式,加强反馈,完成了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指导工作,增加作业布置及批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继续推进诚信考场建设工作,完善《__一中设立“诚信考场”实施方案》,鼓励同学们自愿申报以无人监考的方式参加考试,促进了学生诚信发展。

5.精心组织,严抓考试。本学期现已完成了高一新生入门摸底考试、高三年级入门摸底考试、20__届高考英语听力考试、高一和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和高三年级两次模拟测试等6次考试,为形成良好的学风和考风,提升考试效果,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我们在每一次考试中,注重考前宣传,精心进行考务组织,认真进行考试分析,为了解学生真实水平,进行科学有效地教学指导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6.有效推进高三复习工作。本学期高三复习工作,以高考复习迎考为重点,全力组织了高三年级各项教学复习安排。认真落实了每周的周练、周考、英语听力及二次模拟考试。并根据学生情况开展了“培优辅困”工作。使学生成绩得到了有效提高。

7.图书馆工作。本学期图书馆重点在探索新的开放模式,完善了以拾墨读书社为核心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并覆盖了高一、高二和国际部三个组团书吧。我们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增加组团书吧的图书,利用校园电视台宣传等方式,切实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为建设书香校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植根课堂研究,推进师资队伍良好建设。

1.秉承传统,注重青年教师。

继续秉承我校“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认真开展第二十七期“老带新、老带青”活动。通过引导青年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教材特点、教学方法等,帮助青年教师快速熟悉教学岗位,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胜任学校的各项教学任务。

2.以建校“110周年”为契机,明确教学研讨内容,提高研讨效益。

这学期,教学处以迎接建校11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以“着力核心素养、聚焦课堂教学”教学研讨活动为主题,在10月22日精心组织上海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开展专家报告、教学展示及研讨等活动,探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在这次活动中,上午,我校语文教师李冰、数学教师罗德颂、生物教师廖慧和地理教师贺碚以及英语教师袁秦、物理教师龚浩、化学教师严莹、历史教师袁源和政治教师乔炜等几位老师分别以公开课和讲座的形式为大家展示了我们在9个高考学科教学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一些探究成果和方法。专家们对我们学校的做法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就下一步的探究给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下午,来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胡慧闵教授为参会教师带来了主题为“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设计问题”的讲座。胡教授就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对今后教学的影响和教学设计中应作出的变化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深受大家的欢迎和认可。

3.加强重点学科教研组及队伍建设。

我们积极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市的名师、专家联系,建立了专门的校外学科专家指导团队,定期派教师赴上海进行跟岗学习,对我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核心能力、课堂打造、教学研讨等方面予以专业指导。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发挥省级一类示范高中的辐射示范作用,帮扶省内薄弱学校的教学工作、帮带学科教师,组织高三全体备课组长附关岭民中进行高三复习备课策略制定指导工作;已接待了华东师范大学实习生、__市“百名农村教师跟岗学习”计划和石阡县第三高级中学的教师到我校进行跟岗学习。认真开展校本培训,加强学习研讨,锻炼我校教师队伍,促进重点学科教研组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谋划备考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1.高三复习备考工作。为更好地做好20__届高三毕业备考工作,提高备考效益,我们专门制定了五个基本策略,一是做好研究,明确“四个指标三个率”的具体情况;二是落实行动,分层次开展四种临界生辅导工作,尤其是优生辅导工作由学校统筹实施,600分、一本、二本临界生辅导由各班级具体实施;三是全仿真组织好几次模拟考试,尤其是“一模”系列工作;四是认真开展考试指导系统工作;五是根据需要组织安排好备考主题活动,如每天下午针对高考英语体力考试的体力训练等。

2.20__届高二年级本学期学业水平复习备考工作。指导高二年级做好本学期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通用技术七个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备考工作,备课组命制好六套模拟试题用于检测,同时加大年级统一测试的次数,对各学科筛查出的学业考试有困难的学生做年级统一辅导提升。

3.20__届高一年级的初高中衔接和过渡工作。通过周考、周练、月考等方式指导高一年级做好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初高中衔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了高中学习和生活,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历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新出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确立教研兴校的策略,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情把握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

第一,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学由课内走向课外。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四、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如多媒体、远程教育资源和互联网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二历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主要学习探究历史选修3和必修1、2、3,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辨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从不同视角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新教材、新课程标准精神,我制订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本人任教高二c49、c50、c52、c57、c58五个班的历史课,在五个班中,其中分三个层次。普通班c49、c50基础偏差,学习习惯不好,因此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本学期的重点。实验班c52成绩较好,学习认真,因此做好培优辅尖工作更为重要。c57、c58为理科,搞好必修教材教学,总之,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易混淆的知识点能对比区分,找出它们的异同。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3、不歧视后进生,与学生多交流,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使更多的学生能升入高一级学生深造。

4.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辨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从不同视角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每大周三课时,按进度要求完成新课,每学完一个单元进行单元测验或单元训练,每小节做适当练习。

2、充分应用好教材,改变教法,突出引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课堂上去思考、讨论,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上好活动课,强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4、开展研究性课程活动,在现代教育手段下,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具体做法有:

(1)以探究问题为目的。

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有人曾说:正是问题才把只不过是小碎石的东西变成了历史的证据。然而,以往的历史教学往往是固定式的,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探究性问题,或只是肤浅性的问题,要不然就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如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要给学生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去深入探讨。

(2)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想固定化的过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种僵化的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辨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验。学生学习历史,像学习数学一样,也是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话、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动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

(3)以学生参与为形式。

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4)开展多媒体教学。

深入探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精心制作课件,争取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

(5)以周密设计导学案为准备。

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不是随意的,也不是随机的,都要有事先周密的准备和安排,有具体的目标,有明确的设计思想,体现出一定的教学理念。方法的实施是有步骤的,而且要有回旋的余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教师以认真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

总之,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我们特别强调要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力图使学生通过历史教学,逐渐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成为能够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

历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我依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历史课,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与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习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与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新中国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与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中国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与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习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与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与学会学习与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高一历史学科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本学期主要涉及到经济史4个专题,文化史8个专题的授新课,教材内容多,学生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紧张,每个必修教材都涉及到古今中外,但教材编排不够系统,学习上没有贯穿始终的一条主题线。所以教材需要自己整合与联系。

本学期最重要的是必修1、2、3的会考复习,无论是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文化史都比较重要,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联系。

绝大多数学生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但基础参差不齐,历史综合运用能力较为薄弱,学习方法也较为单一,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1、要求掌握历史新课程要求的各专题的重难点及基础知识。

2、复习掌握3本必修教材的会考内容

3、加强基础题训练,以适应会考的要求,力求在会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1.通过集体备课,凝聚团队力量,提高课堂效率。

2.注重过程评价,进行历史必修2、3的模块测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加强指导,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后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历史学期教学计划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普及性;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1课。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学生分析:

五、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目标统一,准确,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第1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周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的传说。

第3周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周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5周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6周第8课百家争鸣。

第7周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8周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9周期中复习。

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1周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周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初三历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两个班级,从上学期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但两个班级的学生在个性、学习风格等方面截然不同:一班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但是不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消化程度,可学困生较少;二班学生学困生较多,大多数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发散思维不发达,理解能力不强,成绩不高。两个班级都存在不喜欢动手书写的问题,甚至有些个别学生只会说,不会写,而且语言表述不规范。

本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21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课堂上要管住学生。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的主渠道,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得关注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教师用多么新奇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不参与、不主动是最令人头疼的还有课堂纪律,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要随时关注、及时反馈,严格要求,必须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一句话,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在课堂要管住学生,当然,前提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

2、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1)认真备课,做到心中有数。

(2)培养学生看、听、说的能力。

(3)讲授切合实际、因材施教。以“开放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采取先慢后快的进度,前三周较慢,待学生熟悉教材与教法、学法时按正常进度上课。尽量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方法,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注重预习质量。

3、注重培优补差。

(1)培优: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先练后讲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尝试,使学生在尝试中体会成功。

(2)补差: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的。为此,在对待后进生方面,我将采取如下措施: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对后进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常常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

4、重视教学反思。

最有效的教研是教师的自学和反思。在每堂课结束后,不妨思考思考成功的、失败的以及学生的可取之处。平时不妨通过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学习教学课例,听别人说课评课,听成功教师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反思,努力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来,在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

高中历史学期工作计划

1、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教授高一5、6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强。总体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水平。

2、教材简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历程为主题,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分九个单元,30课进行阐述。教材的编写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对于专题史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高屋建瓴。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必修课的学习探究,除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还要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期中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0%,优秀率为25%。

在期末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5%,优秀率为30%。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夯实知识基础,稳步提高学习成绩。

1、做好初高中衔接,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纲化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

3、抓好课堂效率,扩大提问范围,关注每一位学生,观察学生上课状态。上课力求精干、实在。上课要求每个人在教材上做好笔记,课后进行知识整理。

4、因材施教。

5、做好知识的巩固,注重课后反馈,每节课后完成练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总复习和考核,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历史学期工作计划

以学校工作要求为指导,加强校本教研。以课程改革、教师成长、课题研究为学期工作重点,在教研组全面推行“先学后教”“精讲精练”“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抓好常规教学、集体备课的各个环节,配合学校实施“学案导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中心工作,遵循教育规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第一周每位老师学习学校、教科室、教务处等部门的工作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教学工作计划。

2.稳步推进历史组校级历史组校级课题和小课题研究,做好小课题和校级课题的中期评估,配合教科院开好全市高三的复习研讨会,并推荐一堂高水平的高三复习课。每位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一定要打磨一堂高水平的校级公开课,上课的老师必须提前一周备课,全组讨论,集思广益,上完课后全体成员进行评课,找出问题,对症下药。

3.按照学校要求,推进校本课程的研发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校本课程组的成员要集思广益,开发出受学生欢迎和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

4.青蓝工程是学校工作的一个特色,一定要进一步落实师徒之间的互帮互学,尤其是徒弟要虚心请教,师傅要积极帮教,让年轻老师通过这个平台迅速成长成为骨干教师。

1、完成学校、年级组下达的任务。争创高考、中考、学考好成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营造良好的教育、教研氛围。在教研组工作评定中中争先创优。

2、先学后教,精讲精练,当堂达标。本期所有年级年级都使用“学案导学”,尽量打造适用于历史组的新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品质。

3、公开课时间待定。

高一历史学期末教学反思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是我进入鲅鱼圈高中上的第一节汇报课,虽然上课前我做了一定的准备,但是由于第一接触高中历史教材,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还是没能将最好的效果呈现出来,自己难免有些惋惜,但正是这一步步的尝试,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使自己尽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中历史教师。为此,我做了一下反思:

1、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博古通今,知识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

在课堂中,传授给学生的是知识的精华,每一句话都是精辟的概况。现在的高考历史主观题,答案都非常简明扼要,作为教师,课堂语言,更是得力求精炼到位,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点,是我今后要精进的地方,认真揣摩教材、教参,增加知识储备和容量。

2、增强心理素质,克服紧张情绪。上汇报课,难免紧张些,适当的紧张会。

有助于发挥,过分的紧张会影响发挥,导致出现语误、笔误,话语不够精彩流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后,应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多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心理素质。学生走进坐满领导的课堂,也难免会害怕、紧张,不敢表达,以后也要增加对学生的锻炼,想出更有力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敢说敢讲。

3、对于学案教学法,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应用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

同于以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去探究去分析去概况,教师起到点拨的作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前提是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这种能力。我做到了,我相信他们,以他们为主体去探究、去思考完成学案,教师点拨重点,而且效果很好。但是我知道我没有彻底地相信学生,课堂的主权还是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在自主探究之后还有“学生质疑”的环节,我一直没应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不断完善这种教学方式,应该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4、在这次的汇报课准备过程中,我分别听取了组内各个老师的意见,大家。

的群智群力使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地向老教师学习,和新教师探讨,大家一同进步。

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样一次展示自我、学习进步的机会。我有信心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反思,在鲅鱼圈高中的历史讲台上,上出更加精彩的课!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工作,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那么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的真正价值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学科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学生历史基础不平衡,经过一学期的师生共同努力,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大为增强,学习风气较好。80%以上的同学对历史学习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的复习和研究课本,参与探求和讨论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在逐步形成。相信经过本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历史学科成绩将会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与现实和主动参与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个人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1、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灵活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顺序,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关爱学生,以情动人,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认真批阅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搞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反馈教学,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采用“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相互配合学校进行综合知识竞赛,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应对高考的挑战。

5、结合实际,开辟第二课堂。本学期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和历史调查活动,收集相关史料,撰写历史习作和制作历史课件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综合能力,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本学期主要任务是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五至八单元以及《必修2》,《必修1》讲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必修2》是经济文明史。经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类的政治活动展开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加深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观点的理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