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世纪的希望说课稿(汇总15篇)

海洋世纪的希望说课稿(汇总15篇)

ID:9111540

时间:2024-01-13 11:02:28

上传者:书香墨

教案模板的编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请大家仔细研读以下教案模板,参考其中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

《海洋21世纪的希望》学案设计

[教材简解]《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十二册语文书的第13课。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渗透环保教育的课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本文理解的重点。课文首先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接着提出了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最后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

教学目的:

1、认识到人与海洋关系密切,可以从5方面实施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并懂得保护海洋。

2、学习本篇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是呀,地球上71%都覆盖着水,即海洋。那么,人类与海洋关系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第2自然段。

2、从哪里看出来人类与海洋关系密切呢?

正面看:

(1)提供航行的便利,水路运输,成本低、大数量、长距离,干线运输主要形式。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

(2)给予人类水产品、食盐。

a、你知道哪些来自于海洋的水产品?真是“丰富”呀。拒估计,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它们有什么营养价值?(蛋白质、钙、维生素ad)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这么多的水产品,他们均来自于海洋,可见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海洋就在我们身边。

b、为什么说食盐是“必不可少”的呢?而食盐的主要获得途径是哪里?可见,我们离不开它。海洋与人类的关系真是密切呀。

c、海洋就在身边,我们离不开它呀,谁能读一读?(大方、海洋并不遥远)。

反面看:给人类带来灾难。

(1)从什么词可以看出是可怕的灾难?

(4)最可怕的是什么现象?出示图片,这是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当海啸发生时,海浪以每小时600多公里的速度向岸边涌来,掀起十几米高的巨浪,波浪滚滚,势不可挡,海啸过后,整个城市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一片废墟,人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更有许多无辜的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丧生,还有些孩子也过早地离开人世,留下悲痛欲绝的父母,这真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再一起读。瞧,海洋既能提供给人类帮助,又直接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可见它与人类的关系也很怎样?(密切)。

3、小结:这一自然段通过正反两个方面写出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十分密切,回顾这一自然段的写法,有值得你欣赏的地方吗?提示:从结构上看,存在什么结构(总分),这样显得纲目分明,条理清楚;从语言修辞手法上看,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拟人)你读起来觉得怎样?说明文为了避免语言的枯燥无味,常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描述,这样读起来就生动、有趣多了。(板书:总分说明、形象描述)这样的写法下文中也有。

4、过渡,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三、教学第3自然段。

3、过度:同学们,不要伤心绝望……。

四、教学第4自然段。

1、出示句子,齐读。(板书:开发、利用海洋)。

2、告诉大家,你刚才带着什么感情来读这句话的?(将个人的感情融入语言文字中是朗读的艺术。)指名回答(兴奋、高兴、自豪)为什么?请你读一读。让我们怀着兴奋、高兴、自豪的心情一起读。

3、这句话在结构中属于什么段落?(过度段)引起下文的写作。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说课稿

一、说教学分析。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行文简洁流畅,纲举目张,条理清楚。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因此我的设计理念是:。

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4、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5、合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

结合教材内容(我要上的是本课第二课时),设计理念及学生懂得搜集信息但对生活关注不够,对海洋了解也不多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

文中的作用。

3、通过学习和交流,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拥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5、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

多媒体。

二、说学情。

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懂得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搜集信息但对生活关注不够,对海洋了解也不多,因此注重师生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利用生活资源学习。

三、说教法。

采用“读读——交流——感悟”教法。高年级要注重感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利用生活资源领悟课文,达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境界。

四、说学法。

采用“读读——自主交流——应用资源——领悟”学法。高年级学生应与教材对话过程中自主交流,应用身边生活资源,去领悟课文,这样学生会更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捕捉信息,从而提高能力。

五、说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三课(齐读课题)。现在回想一下,人类与海洋有哪些密切的关系呢?茫茫宇宙中的'地球裹着一件水蓝色的纱衣,那是广袤无垠的海洋在奔腾不息。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敬畏海洋,但今天是什么原因让跨入21世纪的人类不再“望洋兴叹”?(出示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你们明白了什么?这段起到什么作用?有感情地朗读。

(这一环节注重激起学生兴趣,认识过渡段,认识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

(二)、在读中、在交流中领悟课文。

2、交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哪呢?

出示“如今,一座座……大显神威。”指名读,交流。

(3)我们人类还将如何开发和利用海洋呢?你从哪里了解到的?齐读第7、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

3、现在,谁来说说课文是抓住哪些要点来说明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的?

同学们请看资料库: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美丽富饶,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1)海水含80多种化学元素,其中60余种可在海水中提取。

(2)海洋是天然蛋白质仓库,拥有海洋生物20多万种。据估计,世界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要比陆人全部耕地所提供的食物多1000倍。

(3)矿产的储存库:广阔的海洋沉积盆地储油1500多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70%以上,天然气140亿立方米。海洋底还富集了大量锰结核、磷矿石和重金属软泥等矿藏。

(4)盐类的故乡:一立方千米海水中含3000万吨盐。

(5)能量的源泉:海洋的波浪、潮汐蕴藏着巨大的动力能,加上海水热能和盐度差能等能量,约70亿千瓦以上。

(6)水资源的宝库:海水本身就是人类一笔巨大财富,它集中了地球97%的水,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淡化,用于农业灌溉前景十分广阔。

此外,广袤的海洋还为人类提供了辽阔的生存空间。

我们海南四周环海,物产丰富,将来需要大家去探索和开发,好好加油哦!(唤起学生探索海洋的心灵,去热爱海洋,热爱大自然。)。

4、是啊,曾经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可是,现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个蓝色希望的呢?这张照片展现的是漂浮在海面的石油!由于油船泄漏、油井发生井喷,大量石油随波逐流,生灵遭涂炭,海鸟的尸体不时被抛向海滩。这是赤潮爆发是的海水。随着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鱼、虾、蟹等大量死亡,数万公里的海洋成为死海。除此之外,人类的乱捕乱杀,在全球近乎100的水域内捕鱼,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种的消失。

5、同学们,心情沉重吗?想说些什么呢?

6、是啊,正如我们书上所说,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生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生读“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7、

同学们,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利用课件展示有关海洋的图片和资料,又通过交流,同时利用最近汽油缺少和报纸报道在南海发现储量最大的天然气这些信息,学生不仅领悟课文,而且更关注生活,在生活学习语文。)。

(三)、拓展延伸,自主创新。

学完了这篇课文,在头脑中产生了保护海洋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设计一条保护海洋的宣传口号,号召全社会、全世界人们保护海洋。

(学完课文,学生强烈感受到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了保护海洋的迫在眉睫。抓住这个关键时刻,请学生为保护海洋设计宣传口号,对海洋的情感得以升华。学生用独特的体验写出了丰满的口号,振奋人心!)。

(四)、作业。

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这一环节有力地激发学生想象,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遨游。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更热爱大自然。)。

六、说板书设计。

学生能从板书中清晰地了解课文主要讲述的内容,明白海洋的21世纪的希望,更激发内心的情感。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读题,课题很特别,表达了什么意思?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复习破折号的用法,在这里是解释说明的意思。应该如何读课题?(为的是突出21世纪的希望是海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指导廉字的写法。

2、通过课前预习,你对海洋有什么了解?

学生介绍海洋。

3、同学们都谈了搜集资料时自己对海洋的认识,请自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关于海洋的哪些方面内容呢?这三方面的内容有没有联系呢?板书:(关系密切——开发利用——保护珍惜)。

三、精读课文:

1、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海洋。出示(2、3小节)指名读,勾画出中心句。

人类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因为?海洋造福于人类,却又让人类恐惧于它巨大的力量(比如海啸)。

2、指导朗读第三节。 要读出千百年来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及面对它“喜怒无常”的无奈。

3、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假如没有海洋,或者没有价值,出示:21世纪将是(      )的时代?自读课文4-8小节,勾画相关句子。

出示:*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

*干旱地区的水荒。

*生存空间。

默默地读读这些词句,哪些词语让你触目惊心?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你知道吗?21世纪,人类的生活不容乐观,我们将面临许多难题:出示资料。[人类遇到了资源短缺、人口膨胀与环境恶化三大难题。一些重要陆上矿产资源濒临枯竭;全球有近20%的城市缺水;1999年世界总人口已突破60亿,全球贫困人口已达13亿,约有8亿人缺粮。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已相当严重,除南极洲大陆外,地球上没有遭到污染的“净土”很难寻觅。]倘若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你有什么感受?(痛苦、绝望)。

学生汇报。指名答。开发矿产资源、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水力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建设海底城市。

可能这中间许多关于海洋的科学知识我们无法在语文课上完全理解,大家可以在科学活动、课外阅读中去延伸学习,但是有一点我们非常明了,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海洋。

5、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过去,人与海的关系已非常密切,引读——而今,人与海洋的关系更加密切。出示第二小节,注意句号,补充说话。

你能否用一个成语来表现一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此密切?(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出示资料,指名配乐轮读。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美丽富饶,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1)海水含80多种化学元素,其中60余种可在海水中提取。

(2)海洋是天然蛋白质仓库,拥有海洋生物20多万种。据估计,世界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要比陆人全部耕地所提供的食物多1000倍。

(3)矿产的储存库:广阔的海洋沉积盆地储油1500多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70%以上,天然气140亿立方米。洋底还富集了大量锰结核、磷矿石和重金属软泥等矿藏。

(4)盐类的故乡:一立方千米海水中含3000万吨盐。

(5)能量的源泉:海洋的波浪、潮汐蕴藏着巨大的动力能,加上海水热能和盐度差能等能量,约70亿千瓦以上。

此外,广袤的海洋还为人类提供了辽阔的生存空间。

再读第四节。

6、为什么把海洋视为21世纪的希望呢?人类面临困境时,把“目光转向海洋”,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给人类带来了希望。

7、在我们面临生存压力的这个时代,堪称聚宝盆的海洋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不再叹息,不再“望洋兴叹”,会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汇报。大家都意识到了重要的一点,出示最后一节,齐读。

四、总结:

大海,气势磅礴,力量无穷,物产丰富,慷慨无私,出示图片而今海洋污染,资源被滥用等现象不容轻视。我们在向大海索取时,在开发利用它时,一定要牢记住,再读最后一节。

与人类关系密切。

开发海洋  利用海洋。

保护海洋  珍惜海洋资源。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主要讲述了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了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由于本文偏重于环境保护方面知识的介绍,科学性较强,内容比较枯燥。以往学生都不太感兴趣。这次在执教时,我的教学着眼点就在于将这样一篇课文上出语文味来。

在研读教材的时候,我发现这篇文章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是从写作特点上来看,文中却并没有太多的说明方法,没有常见的作比较、列数据、举例子等方法,所以整篇文章专业性过强。因此,我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取舍,用课外资料丰富了原文比较平面、专业的语句,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受到倘若失去海洋,人类将会遭到重重危机包裹的灭顶之灾。当学生在勾画词句之后,看到了海洋给人类的奉献,就将21世纪的希望放大了,升化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认识。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迈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新希望。

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本文理解的重点。课文在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之后,首先提出了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接着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条缕清楚、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建议在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再借助直观资料,引导朗读感悟,从而深刻体会到: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海洋的神秘莫测、绚丽多姿,定会使学生们遐想联翩,激发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不要仅局限在教材知识上,建议课后带领学生查阅、搜集有关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资料,写读后感或制作摘记小卡片,激发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愫。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激趣。

1、同学们,你见过海洋吗?你了解他吗?(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畅谈对海洋的认识,体会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出示图片或播放录像,观看美丽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灾难,加深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体会。

二、合作学文。

2、读第四自然段,揭示原因,并体会本段在课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4、小组汇报,展示资料,交流体会:

(1)开发矿产资源。

(2)索取高蛋白食品。

(3)利用水力发电。

(4)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5)建设海底城市。

5、你知道海洋还有哪些资源可利用吗?

6、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段,感悟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

7、原来海洋有这么多的资源可供我们开发、利用,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各谈感想,总结:海洋真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我们要保护好海洋,珍惜这些海洋资源。)。

8、齐读第三段。

9、观看录像,了解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现状,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愫。

三、总结全文。

海洋真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大宝藏,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就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练习设计:

2、写一写:查阅有关海洋的书籍、资料,调查了解海洋目前被污染、资源被破坏的现状,写一份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海洋的现况》,呼吁人们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3、小建议:对保护海洋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提出你的想法,提供具体措施。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说课稿

从板书中,学生能清晰地了解本节课讲述的内容,明白过渡段的表达效果,海洋与人类的关系:热爱又敬畏,更激发内心的情感。

以上就是我对《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的理解与第一课时的课堂设计,不到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说课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选文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旨在让学生关注海洋,关注自然,从而关注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海洋——21世纪的希望》正符合这一特点。

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行文简洁流畅,纲举目张,条理清楚。

二、说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如自主预习、边读边画边批注……懂得搜集信息;但对生活关注不够,对海洋了解不多,作为我们南方学生,对海洋了解少之又少,因此注重师生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利用生活资源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结合教材特点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的原因,领悟过渡段的表达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指名点、齐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图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利用生活资源领悟课文,加深理解和体验,认识到保护环境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五、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也重点培养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在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探究,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展示环节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六、说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查阅关于海洋的资料。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说教学流程:

共有你心中的海洋导入新课——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浏览课文,概括课文内容——领悟过渡段的表达效果——感受海洋和人类的关系:热爱又敬畏——设下悬念,继续学习6个环节组成。

(一)你心中的海洋导入新课。

孩子们都知道,地球的百分之七十是有海洋组成的,可是海洋对于我们生活在南方的'孩子还说比较陌生,但是在电视、书籍上都会认识到想象中的海洋,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我就设计了“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由此孩子们会说到心目中的大海的样子,有时平静,有时波涛汹涌,由此再导入到本文作者金涛先生却认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在这一环节,我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提出要求要读准字音,要把句子读得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出示生字词,指导学生会读会写:“慷慨、蕴藏、锰、硫、威胁”。

首先把字音读正确,然后通过读的方式展现出词语的画面,把词语读出韵味来。

再充分利用课文后面的“用钢笔描红”指导书写。先邀请学生上黑板书写生字,孩子们是很乐意的,其他同学在书上描红,然后请学生做小老师,评价黑板上的字,写得如何,给出建议,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如何写,由此激发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

其次,理解“匮乏、低廉、敬畏、望洋兴叹”的意思,可让生联系上下文、也可采用等方式来理解。

最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站起来读给同学们听听,再说说你为什么对这一段感受深。”采用这种方式再次指名朗读课文,我再适时给出朗读的评价,在谈海洋给自己的感受时有同学会说海洋无私奉献、可怕等,对于学生的每一个观点,只要能从文中找出句子,谈出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下来,我都会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肯定与赞扬,激发更多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朗诵,分享朗读的体会感受。

(三)浏览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在这一环节,我会让生采用浏览的阅读方式,快速读课文,便于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领悟过渡段的表达效果。

生概括的课文内容时有可能是在复述课文,篇幅比较长,孩子们概括的也很是辛苦,在此刻我引出这篇课文中的2个特殊的段落,即第3、4自然段,帮助他们概括课文内容,通过老师的提醒,孩子们会发现这2段就是过渡段,(板书:过渡段)只是和我们平时接触的一段式的过渡段不一样,但是表达的效果都是一样的,总结上文,总起下文,即承上启下,(板书:承上启下)这样就可以指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由此课文的层次也是一目了然,然后再通过齐读感受过渡段的表达。

(五)感受海洋和人类的关系。

这里的展示分为小组交流——全班展示2个环节完成。小组交流可以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展示,通过小组中的合作,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完善,增强自信心,为全班展示打好基础。同时,对于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集体探究进行解决。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全班展示,在全班展示的过程中,我做好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力求给更多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并且随机进行引导和点拨,落实教学重点。

我设置了这样的引入语“海洋是人类的摇篮,它曾经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海洋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它曾经哺育了地球上的生灵。它与人类的关系是那样地密切。课文的1、2、3段写的就是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他们的关系到底怎样密切呢?请位同学朗读课文的1、2、3小节,其他同学用笔画出描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句子,特别要关注那些扣住你心弦的词语”。同学们很快就会找到课文中的“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的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市,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这句话,学生们会抓住句中的“提供了、慷慨的给予”体会海洋的无私奉献,抓住“无情地掀翻、冲垮、毁灭”体会海洋的可怕,在此基础上,再出示两组图片(一组为海洋给予人类丰富水产品的图片,一组为给人类带来可怕灾难的图片。)更进一步感受到海洋与人类密切的关系,那是既热爱又敬畏,(板书:热爱、敬畏)再带着这种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在读与悟的不断交替、深化中落实教学重点。

(六)设下悬念,继续学习。

“海洋自古以来就是喜怒无常的,人们对他只能是望洋兴叹,发出了一声声无可奈何的感叹,一声声愤怒的质问。人类是不是只能这样?海洋到底能不能成为21世纪的希望呢?”由此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埋下伏笔。

八、说板书设计。

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

教案背景:。

1、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2、海洋的神秘莫测、绚丽多彩会使学生遐想连联翩,激发学生探索海洋的欲望。

学习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方法:

1、课前自主预习搜集法。

2、课堂教学情境感染法。

3、课堂指导阅读法。

4、课堂朗读感悟法。

5、师生共同探讨法。

6、学生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海洋、潮水的声音,让学生认真聆听。

2、听到潮水的声音你有什么感想?

生:博大、辽阔、伟岸……。

那我们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海洋,跟海洋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板书课题。

(二)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习生字词。

读准字音。

识记生字。

知道理解以下词语。

回眸:眸,指眼睛;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便宜。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情却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引导思考: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

第一段(第1~3自然段):人类生活与海洋关系非常密切,但人类还没有完全征服、利用海洋。(热爱海洋,但敬畏海洋)。

第二段(第4~8自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迎来开放、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第9自然段):指出人们要保护海洋,合理开发资源。

(三)、指导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自由阅读第1~3自然段,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明确: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2、提问:课文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学生朗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3、交流:“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航海让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人类食盐的主要来源就是通过晒盐而得。(热爱海洋)。

交流:“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敬畏海洋)。

5、指导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喜怒无常”、“望洋兴叹”。

(四)、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一题描红。

2、抄写本课生字词。

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我觉得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解开“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百度搜索了视频资料,让学生理解了如“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喜怒无常”、“望洋兴叹”等词语……课将结束时,学生激动地表示:只有我们人类善待海洋,海洋才会馈赠于人类,海洋成为21世纪的希望才成为可能。此时,任何的语言已是多余,我知道,有一种思想已经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它将会深深地扎根,并会开出行动的花蕾来。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

读后感。

在未来,人类建设了海底城市,许多人就生活在那里。刚进去你会觉得仿佛踏进了水族馆,头顶上方几只巨大的海牛在游来游去,不时还会出现一群身穿彩色服装的热带鱼。居民区、娱乐设施、餐厅、旅馆……应有尽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家户户都有了汽车,堵车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大难题。而在未来,海上的交通工具不是有污染的游艇而是更加先进的电动水上磁悬浮列车,这种列车可到达海上的任何地方,车箱里播放着悠扬动听的音乐,窗外水平如镜,不时有几只海豚跳出海面,水天一色,一碧如洗,是多么令人向往啊!如果你去陆地上出差,怎样才能回到海底的家呢?那时的人们已经建了水上飞机场,你可以乘电动飞机飞到机场,海底城市就在下面,这样出行既便捷又环保,不仅如此人们还在海底建了很多智能雷达监测站,如果飞机偏离了航道,雷达就会及时发出警告,这样就不会再发生象“马航失联”的人间惨剧了。

现在人们餐桌上吃的海鲜都来自海洋,随着人类的乱捕烂杀,海鲜类食物越来越少了。而在未来,人们把海洋分成不同的区域,分别养殖各种海产品,如果你需要黄鱼,你就去黄鱼区捕捞;你需要大龙虾,就可以去龙虾区捕捞,这样人们不仅可以有吃不完的海产品,而且营养价值也会更高,可真是一举两得啊!

未来的电力来源不是烧煤,而是利用潮汐的力量来发电,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能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不过,人类要一边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海洋,一边要保护好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

读了这篇课文,使我认识到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使我感到了人类的一丝希望——海洋。

没想到世界上在闹“能源危机”,那些人真没良心,知道哪儿有煤,石油等矿藏,就去开采,害的世界上严重缺乏资源。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幸亏人们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可以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可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可以在海底建设城市,还可以提取资源,解决地球上面临的“能源危机”。不过,人们再做这些的时候,一定要先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解决一切问题。

大家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一起先来保护海洋,珍惜海洋吧!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迈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新希望。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本文理解的重点。课文在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之后,首先提出了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接着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条缕清楚、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

语文教学必须落实到语文的训练、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准备抓住以下几个训练点: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我们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的技能。只有通过多练,才能熟能生巧,才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

2、勤于收集资料。这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好习惯,也是我们本册教材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3、注意积累一些知识。如:关于海的古诗文、“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来历……。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篇课文中海洋是人类的希望就采取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5、有条件的可以开展一次综合性的语实践活动。

根据以上几点,我预设了如下目标:

[目标预设]见教案。

[学生经验]。

课文内容非常简洁,信息量也少,学生对海洋的具体情况又缺乏了解,对文中列出的数据缺乏感性认识,感觉非常遥远。那如何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呢?又如何让学生的认识得以升华,能力得以提高呢?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初步理性思维,好奇心强,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自己探索研究,得出结论,与人共享。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实践参与意识,让他们“自由感知”、“自主探究”、“自我教育”。

[教学设想]。

1、教学本文,既要借助文本具体的语言材料,引领学生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又要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既要引导学生在文本的实践中感悟、积累,又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在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引导朗读感悟,从而深刻体会到: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2、海洋的神秘莫测、绚丽多姿,定会使学生们遐想联翩,激发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不要仅局限在教材知识上,课后可以让学生查阅、搜集有关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资料,写读后感或制作摘记小卡片,激发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点击“海洋”,走进文本。

(1)积累:关于“海”字的古诗文(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2)资料介绍:见相关材料。

(3)交流学生眼中的海。

(4)一起去看作者眼中的海洋。

教学设想:大海对于小学生而言仍旧是个比较神秘的区域,因此教学伊始,我们紧扣“海”字,从“海”字的古诗文入手,为孩子们有关海的古诗文。从学生眼中的“海”入手,意在唤起学生心中对海的向往,对海的探索之热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内容,感受作者心中的海。

1、这篇课文究竟讲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打开课本,听课文录音。(或自由朗读)。

2、课文讲了什么?

3、学生交流。

教学中还要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感受、体验作者心中的“海”。从而,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很快走进了文本。

六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能力,可以课前完成的不要拖到课上,这样可提高40分钟的效率。因此,自读课文可作为预习内容,课上只要通过检查预习效果,加以纠正预习中的错误,巩固预习中的收获就可以了。读正确、流利环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可在学生再次通读全文了基础上,汇报。教师要帮助一起提炼关键词,使主要内容的概括是精练的、言简意赅的。

三、学习第一段。

1、划出中心句。(课后可练习围绕中心句把话写具体)。

3、交流。

4、拓展:你知道哪些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的事例。

5、指导朗读。

6、人们对待喜怒无常的海洋是怎么表现的?相机介绍“望洋兴叹”的来历。

第二课时。

1、导入第四节,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2、自由读4—8自然段,依据自学提要,画出句子,圈出关键词,再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讨论(学生自学)。

自学提纲:

读—划—说—悟。

(1)、读课文四至八自然段。

(2)、划出有关地球上人类面临困境的词句。联系实际谈谈。

(3)、结合有关资料,科学家从哪些方面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4)、朗读课文,悟出课文表达的“情”。

3、学生自学讨论。

4、小组汇报,交流体会,教师相机点拨:(1)、交流有关地球上人类面临困境的词句,指导朗读。

(2)、解读文本,点击“希望”之所在。指导朗读。

5、指导“由于”造句。(先分析句子前后联系。)。

6、教师小结:

课文从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运动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和建设海底城市,开拓人类生存空间等几方面说明未来的海洋开发。

每个自然段在说明某个方面的开发时,总是先交代目前人们在陆地上的困境,受到的挑战,再写如何去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

教学设想: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培养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其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课堂上应该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时间,或思考,或阅读,或交流,或讨论。“海洋,21世纪的希望”,希望何在?这些不应该是教师的告诉,而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实践。无论是学生自读课题,还是学生自主质疑;无论是学生解读文本,还是学生讨论交流。这些都应该实在有效进行。

三、学习第三部分,点击“21世纪”,升华文本。

(1)默读课文,作者为什么突出是“21世纪”的希望?

(2)、同学们,心情沉重吗?想说些什么呢?生交流。

(3)、是啊,正如我们书上所说,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生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生读“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4)、同学们,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

教学设想: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这里着重通过对话,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在文本的阅读中与作者建构无声而有形的交流;五、总结课文,质疑。

六、(有时间阅读《向海洋进军》。

提示:让学生对海洋有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索、开发海洋的热情。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交流:我心中的感受。

通过推荐阅读《向海洋进军》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补充性阅读,旨在激发、升华文本的情感基调,并鼓励学生说说自我的内心感受,力求使文本情感在学生的心中得到积淀、丰厚,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文道的统一。

七、作业:(挑选其中的2题)。

1、结合课文内容及你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说一说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写一条宣传口号。

3、查阅有关海洋的书籍、资料,调查了解海洋目前被污染、资源被破坏的现状,写一份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海洋的现况》,呼吁人们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4、勾画一下未来海底城市的样子。

5、写一首歌颂海洋的小诗。

[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口头,又有书面,还有实践,让学生进行挑选进行分层。]。

《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关注知识的获得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这篇课文可以安排成一次语文综合性活动。

1、用两周时间,让学生搜集有关海洋的散文、诗歌、小说、知识小品,编成“海洋文化”读本并阅读。

2、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观海,体验观海的乐趣,

3、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海洋知识的资料,可以分小组分工进行。

如:

了解近几年海洋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了解海洋动物信息;

了解神秘的海洋植物;

了解神秘的海底之谜;

收集丰富的海底矿产;

了解海洋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4、课上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教师指导分类,整理资料。

5、小组间展开交流,展示。

6、归类整理,确立主题,形成海洋某一方面专题,并寻找同伴一起组成专题研究小组,形成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成果。可以是小报、剪报,也可以是研究性报告。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教案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阅读、了解一些有关海洋的知识。上课伊始,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海洋,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谈,如海洋的无边无 际,海洋的物产丰富,海洋有时温和有时暴躁等。通过交流,学生对海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研究海洋产生了兴趣。接着,我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哪 些段落具体告诉我们“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的?”引领学生了解文章首段与尾段的内容。通过自读、讨论,学生知道这两段告诉我们海洋占了地球的绝大部分,人 们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我们在开发海洋时必须爱护海洋。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由题目切入文本重点,这样的开篇直奔主题,简约高效。它顺应学情,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学生尽快地进入了学习情境。从了解重点段再兼顾首尾段落,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阅读教学规律,也着力体现了高年段篇章教学的特点。

在精读重点段时,可用“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呢?”这一总问题统领全段的学习。学生通过阅读第5~8自然段,从相应的词句中,知道人类面临的困境主要有:“能源危机”“食物匮乏”“水荒”等。

1. 借助资料,感受“能源危机”的可怕

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能源危机”的意思,是指人为造成的、常规能源中的矿物燃料的危机,通常涉及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然后出示资料:“石油 ——恩赐还是魔咒?经历过第一次石油危机的.人们有切肤之痛。1973年被称为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年,以前灯火辉煌的摩天大楼一片漆黑,联合国大厦 周围和白宫顶上的电灯也限时关掉,许多居民不得不靠拾树枝生火取暖。”进而,启发学生想象,假如有一天陆地上能源枯竭,人们将会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以此 让学生对“能源危机”的可怕产生切肤之痛。

2. 运用数字,想象“食物匮乏”的威胁

教师出示人口增长统计图,2000年全球60亿人口,以平均每年增长6000万人计算,到2050年将是90亿。如果以每年人均粮食消费量500千克为 例,指导学生统计出2000年到2050年全球粮食的需求量。然后出示一组数据:2007年全球谷物生产总量为20亿吨;目前,全世界75%以上的人口只 能勉强吃饱饭;近5亿人口严重营养不良,全世界每年有41000名儿童死于饥饿和有关疾病。那么,到全球人口达到90亿时,情况又会如何呢?引导学生感受 “食物匮乏”的威胁早已逼近人类,并想象如果有一天这种灾难降临我们头上,会是多么残酷。

3. 激活旧知,体会“水荒”的痛苦

回顾课文《水》,先想一想村子缺水的情景,如那个村子里的人吃的水,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而且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 担;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而一年中雨天的日子又是少得可怜;夏天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等,体会水的弥足珍 贵、缺水的无比痛苦。同时,出示一组世界有关地区干旱缺水情景的图片,让学生感到干旱引起的“水荒”已不是个别地区的现象,而是威胁着整个人类生存的危 机。

4. 开发海洋,人类的希望所在

面对这些人类生存、发展的困境,人们该怎么办呢?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并启发学生思考:人们找到办法了吗?这时,学生发现:海洋,正是人类的希望所在。 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海洋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呢?学生通过读书,结合已有知识同桌交流,一一概括出开发海洋应对危机的可能:(1) “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矿藏;“海浪和潮汐”也蕴含着大量的能源。因此,人类可以通过“致力于海洋矿 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等方法开发新能源……交流中可适时指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了解海洋石油平台;出示汹涌的波浪,了解海上“烈马” ——波浪能等。(2) 海洋里虽然不能种水稻和小麦,但是,海洋能提供丰富的海产资源,海洋中的鱼和贝类能够为人类提供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食物。因此,人类可以“向海洋 索取食物”,解决“食物匮乏”的危机。“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3) 面对“水荒”,人们“用海水淡化”“在海底建设城市”来应对。交流中可以出示海水淡化的流程图,也可以推荐主题网站,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展望。

5. 保护海洋,让海洋乐于奉献

当学生徜徉在对未来海洋的美好憧憬时,教师要及时唤醒他们的意识:海洋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希望,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否则,就是自毁希望,自毁未来。从而,加深对“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贡献”的理解。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后知道:第一,地球是一颗“水球”,这就形象地告诉我们,海洋占了地球总面积的71%,它积蓄了地球上97%的水,可见它与人类有着 不解的情缘。第二,人们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这一矛盾的态度是因为:海洋“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使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 它“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使人类的生存条件得以改善,可以说,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依赖海洋;但是由于人类认识的限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面对海 洋造成的灾难还束手无策。现在,随着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能创造条件来开发利用海洋。文章正是按照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过 程、开发过程,层层深入展开叙述的。

教学时围绕“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这一中心,通过引导学生读书,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渗透谋篇布局的意识,使工具性体现得更突出。

学完课文后,学生对开发海洋、让海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开发海洋,解决危机的几个方法展望未来:我们的 餐桌食品将更加丰富多彩;现代化的海底城市将欣欣向荣;干旱地区水源的变化……然后要求学生任选一个方面搜集资料,作具体的研究,写一篇想象作文,展望未 来——21世纪的海洋。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网络资料的搜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于海洋的认识,了解人类对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来介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的某一方面,并用书面的形式进行表达。

教学准备:关于人类对海洋开发和利用的资料通过网页的形式向学生展示。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1、《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对于同学科来说一定不陌生吧。那么,你能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都对海洋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呢?(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2、是啊,千百年来,我们热爱海洋,因为海洋给人类(……),人们又敬畏海洋,因为它发起脾气来(……)。今天,人们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不再(……),而是迎来了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教师引读相关课文)。

设计意图:本课时教学是在学生完成前两课的学习任务之后进行的,所以对于课文的内容已经是十分了解了,现在只是从课文的重点段落,从课文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回忆课文的内容,为下面的教学作好准备。

二、积累素材。

1、人类对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给了人类以希望,那么,人类是如何对海洋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呢?请同学们进入网页进行浏览,用眼看,用心记,仔细地读读这些内容。

2、学生浏览网页。

3、介绍一下你都知道了哪些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

设计意图:课文所提供的关于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并不详细,学生通过对平台中教师预设资源的利用,弥补空白,寻求所需,更好地了解到世界的现状、海洋丰富的资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形成对文本的理解。运用它,学生畅游其中,自由探究,真正做到文本与世界相连。素材的积累使学生“言有物”。

三、学习表达方法。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网页浏览还真是了解了不少的内容啊!但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很没有条理,听起来挺费劲的。怎么办呢?我们先来看课文是如何来介绍的!

2、这里有一段话,谁能又快又准地把这些句子重新排列一下。

3、你能说说这样排的理由吗?(相机板书:海洋的资源情况、人类面临的问题、人类对海洋的开发)。

4、齐读这段话,我们一起再来体会一下这种写作的顺序。

设计意图:课文介绍的内容有详有略,如何才能做到言有序,就从课文的重点段落入手,通过排列句序来体会作者介绍的顺序,使学生明白“言有序”。

四、进行自主表达。

1、让我们学习作者的介绍顺序,任选一组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人类对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并把你的介绍词写下来。

2、交流,点评。

设计意图:当学生有东西要表达,并且知道如何来表达的时候,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实践活动。

同学们介绍得都不错,如果把你与其他同学介绍的内容结合起来,我想那会是一篇不错的演讲稿,我们试一试怎么样?与前后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交流一下,看看如何把不同的内容组成演讲稿,然后在组推选一位同学为代表,上台演讲。

设计意图:学会表达才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任务,以演讲的形式把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完整地呈现出来,更深层次地对海洋有了了解,也把段式的练笔上升为篇式的练习。

板书设计:

海洋的资源状况。

人类面临的问题。

人类对海洋的开发。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目标预设:

1.学会“慷、蕴、锰、硫、胁”五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会用“由于”造句。

3.初步认识探索海洋、保护海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人与海洋的密切关系。

设计思路:。

1.理解课题,导课。

2.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3.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4.细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5.齐读课文,拓展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6.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理解课题,导课。

1.同学们,你心目中的海洋是什么样的?(随机出示相关四字词语:波翻浪涌、波涛汹涌、无边无际、一望无边、物产丰富、景色奇特、深不可测------)。

(1)课题里的破折号是什么意思?(解释说明)。

(2)把题目换一种说法:(a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b21世纪的希望是海洋。

(3)课题强调了什么?(海洋的珍贵、重要。)。

过渡:读了课题我们知道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那么课文是如何向我们说明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

2.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自由读课文,划出不懂的词语,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读完交流不懂的词语,可以借助工具书,可以同桌讨论,也可以把相关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词,正确朗读:

(2)字形指导:

慨---概     “蕴”的结构  “矗”中三个“直”的比例分配。

(3)词义理解:

a近义词:

蕴藏(埋藏)  急剧(急速)  匮乏(缺乏)  矗立(屹立)。

b词义:

望洋兴叹:因力量不够而无可奈何。(“望”字开头的成语:望梅止渴、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望而生畏)。

回眸:回过头看。如:回眸一笑百媚生。

锰、硫:金属元素,冶金工业中需要。

4.齐读生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那么哪些段落写了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呢?

2.学生浏览课文,找相关段落。(4到8节)。

3.给课文划分三个逻辑段。(第一段:1—3节。第二段:4—8节。第三段:第9节。)。

四、细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感知第一段】。

过渡:海洋——21世纪的希望,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幻灯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请找出含有这句话的段落,大声地读一读。

1.学生大声读第2节。

2.师:这里密切的关系在本段具体指什么?划出相关语句。

3.幻灯出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来带来可怕的灾难。

4.指导朗读:

(1)默读这段话,想想人类和海洋这密切的关系体现在哪两个方面?(无私的奉献和无情的破坏)。

(2)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各自练读。

(3)检查朗读效果,重点强调“掀翻、冲垮、毁灭”三个动词。

(4)小结读法: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读出它们的感情色彩。

5.师小结:刚才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了第2节,现在一起把1到3节快速读一读,来体会一下海洋与人类密切的关系。

6.生快速读第一段。

【感知第二段】。

过渡:千百年来,人们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只能望洋兴叹,(板书:千百年来望洋兴叹)。但是,看!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了。(板书:科技发展 开发利用)。

2.检查阅读效果:

(1)指导朗读第5节。

b幻灯出示: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世界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c师:人们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时代开始了,请同学用刚才抓重点词的朗读方式来把这句话的气势读出来。

d指导朗读,注意“一座座、一艘艘、矗立、驶向、潜入、大显神威”这些词。

e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师小结第5节内容:世界各地都在闹“能源危机”,人类就到海洋中去开采矿产资源,化解危机,海洋与人类的关系真密切啊,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课题说-----(生读课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

(3)幻灯出示表格,师填表。

面临的危机。

解决的方法。

能源危机。

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4)师提问:人类还从哪四个方面来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请同学默读第6到8节,接下去把表格填完整。

(5)学生默读6到8节:划出相关答案,“危机”用横线标出,“方法”用波浪线标出。

(6)集体讨论填表:

面临的危机。

解决的方法。

能源危机。

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

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费。

利用海水发电。

水荒。

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窄。

建设海底城市。

3.师小结第二段:海洋真是个名副其实的聚宝盆啊!人们开发和利用海洋,造福人类,海洋是人类密切的朋友,我们的明天将因为海洋越来越美好、幸福,难怪课题说------(生再次读课题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感知第三段】。

1.引读最后一节。

2.师指导朗读:读这段时该抓哪两个重点词?

3.生答:保护、珍惜 (板书:保护海洋 珍惜资源)。

4.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四、齐读课文,拓展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师:刚才我们通过朗读,知道海洋和人类的关系密切,了解了人们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情况,懂得了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那么我们海洋面临哪些问题,,我们来看一则资料。

2.幻灯出示资料: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二是海洋生态破坏。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文章主要讲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以及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但是,海洋是永久存在的吗?不,不是。如果我们再不保护环境,那么下一秒海洋中的资源就有可能消失。

人类想要留住地球,留住我们共同的家,必须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家,变得更美好!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读后感,《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读后感

当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人们敬畏海洋,是因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在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情无尽而无价格低廉的电力。

此外,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逐步由幻想变成现实。

爱护海洋吧!蓝色海洋,生命的摇篮。从现在做起,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它的奉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