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读后感(优秀19篇)

悉达多读后感(优秀19篇)

ID:8100298

时间:2023-12-28 18:47:28

上传者:ZS文王

读后感是一种对自身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的记录和表达,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回味所读的书。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热门图书的读后感,供大家阅读和分享。

《悉达多》读后感

首先我十分认同黑塞在书中所说他对思想不多么在乎,更看重事物。他可以爱一棵树或者一块树皮,但不能爱言语。思想和言语是片面的,唯有体验得真理。我在此刻不能再同意更多,因为限制于本人才疏学浅以及言语思想的片面性,我想将看到书中的段落和所想记录下来,却往往词不达意,但依然自大地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回顾温习《悉达多》这本著作时可以作为参考材料。

在与沙门同行这一章中,悉达多和果文达说:我一直渴求只是,一直充满疑问。年复一年,我请教婆罗门,年复一年,我请教神圣的经典《吠陀》,年复一年,我请教虔诚的沙门们。哦,果文达,我耗费了这么多时间,现在仍没完没了地继续耗费这,结果学到的只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学!#这让我想到了自己,总是傲才视物,换了一份工作,又换了一份工作,认为什么都没学到。悉达多一直在做自我辩证。

在尘世这一章中,悉达多为了获得金钱,衣服,去给一个商人打工。商人把草重要信函和合同的事全交给了他。并且习惯了跟他商量所有重要的事情。他很快看出,悉达多对贸易所知不多。可是运气却很好,而且在沉着镇定方面,在善于倾听他人心思方面,胜过了这个商人。所以,人生处处皆学问,我们总是自命清高,自命不凡,在每个工作中感到大材小用,壮志未酬。其实离开之后,才会发现,我们以前做的事情还是得到了运用。

在河岸这一章中,他想,把须要知道的一切都亲自品尝品尝。尘世欢娱和财富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我还是个孩子就学过了,这我早就知道,可只是现在才有了体验。现在我明白了,不仅是脑子记住了,而且亲眼目睹,心知肚明。太好啦,我终于明白了!#伍迪艾伦的电影很多都很符合这段话,包括日本电影小森林系列,兜兜转转,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可是其实生活并不是一个圆圈而是一个螺旋。体验过了那些早已知道的道理,才能更理性更立体的看待这些道理。

在船夫这章,他看到:河水流啊流啊,一个劲儿地流啊,但却总是在哪里了,总跟原来一模一样,然而又每时每刻都是新的!还是对应圆圈理论。轮回、释然和体验。

以上内容皆为意识流随想,如有问题,欢迎讨论指正。

《悉达多》读后感

“一个人在寻求的时候,”悉达多说,“往往只注意自己正在寻求的东西,结果发现不了任何东西,吸取不到任何东西。因为他一心想着自己正在寻求中的东西,因为他有一个目标,他已经执着在自己的目标上了。寻求的意思是设定一个目标;而发现的意思是自由、包容和不设立目标。”

人生像一条河,学着聆听,学着发现,学会接受,学会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遵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真我、小我,无论何时请跳出肉体躯壳的束缚,思想时间的禁锢。

从八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说大话、瞎话;不喝酒;不要用高大富贵的床;不穿豪华奢侈的衣服、首饰以及香料;不要前往娼妓之所或听靡靡之音)和八支(自律、劝制、体位、调息、制感、执持、冥想、三摩地)来看,佛教和瑜伽好像有一定的想通之处,虽然这并不代表瑜伽就是佛教。

但是佛教也确实和瑜伽有着不解之缘。

首先,瑜伽和佛教都能够引人向善,能够带领修行者去寻找内心的安宁。

其次,在佛教的六度中,除布施和般若智慧,中间的持节、忍辱、精进、禅定就相当于瑜伽敬重的八只分法的持戒、精进、体式、呼吸、制感、专注、禅定、三摩地。所以你可以说佛教中的实修方法就是瑜伽。

最后,瑜伽和佛教都产生印度,但这两样东东都属于全世界,甚至超越了人类的范畴,都是为解决世界本源问题而来。

《悉达多》读后感

一、我就是整个世界。

我本具足,这个词我并不陌生,但是似乎是最近我才真正开始对他有所认识。这么多年以来我不断的学习,跟着不同的老师,对很多理论都兴趣勃勃。可是,不知道到底是哪里不对,我总会觉得这些理论都不是我的。

跟别人学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将自己的思考、实践融入其中,他永远都不会成为我们的,而是只是我们教条的知道了而已。他并没有成为我们的习惯,也没有融入我们的生活,更没有刻进我们的身体。我们像木偶,照章办事,活成了别人的理论,活成了别人的正确,却独独没有自己的思想,也并不坚信自己所学的内容。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可能都会把我们打倒,我们并不牢固,经不起任何推敲和考验。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是摇摆不定的,有时候我们听到不同老师的理论是矛盾的,便自己也陷入了矛盾,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其实这世上并没有完全的正确,更没有完美的老师,如果有绝对正确的、完美的老师,那么他应该就是神了吧!有时候只是我们的意念将专家和老师们神化了,问题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缺乏对自己的信任,也缺乏独立的思考,总想依赖他人,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观点。

其实,谁也帮不了谁,真正的智慧无法通过语言教习,也无法通过外界的教授获得。我们都是神,每个人都有神性,每个人都有智慧,问题在于你是否全心全意的信任自己,你是否给予内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你是否认真的听内在智慧的声音。我就是整个世界,我拥有整个世界,只有我能给我整个世界。

二、父母控制不了孩子,谁也控制不了谁。

说到亲子关系,我渐渐发现,成人其实都控制不了孩子,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控制孩子。也许你能决定孩子穿什么衣服,你却控制不了她想什么时候大小便;也许你能决定他睡在怎样的床上,你却控制不了她何时入睡。成人能控制孩子的,只是无关痛痒的那些外在的物质条件,我们控制不了孩子内在,那里才是他们天马行空的地方。

真正想了解一个孩子、亲近一个孩子,这里才是我们需要去了解和花心思的地方,这些不可以通过控制得到,只能通过爱,无条件的爱。

三、不必在亲子关系里入戏太深,都是考验。

神圣明慧如悉达多,也陷在亲子关系里不能自已,何况我们这些俗人?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到,不在关系里入戏太深,特别是亲子关系,我们非常容易代(kua)入(da)孩子的痛苦,特别放不下对孩子的担忧,并以爱之名索取。

对很多人来说,要放下是很痛苦的,但是执着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痛苦。放下可能只是我们一个人痛,而执着,可能会连孩子一起毁灭。

在所有的关系里,都不要入戏太深,生而为人,我们只是来历练这一场,感谢所有的遇见和所有的痛苦,他们帮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成长。有的时候能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我们在关系里如何自处,会更有助于我们定位自己关系里的角色。

四、人生这一场旅途盛宴,接纳我们所有的遇见。

不与现实对抗。这是很早以前我从一个老师那里学到的一句话,知道但是并没有做到,但幸好我一直带着这句话生活。如今回想起来,似乎现在能比当初做得更好。

有时候,我们可能错过了一段感情,想重遇一位故人却再不能够,不愿接受生活里残忍的`真相,对自己的现状有各种不满意…很多无奈,他就这样搁在我们眼前,不能退缩,也不能漠视,要么解决它、战胜它,要么就与他一起纠缠沉沦。

怎样对待他,是暂且搁着还是充满勇气去战胜,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次事件,不管是令我们喜悦期待的还是令我们恐惧痛苦的,我们都安心的接纳他,稳稳地接住她,因为我们知道,这只是我们这一生的又一个功课,早晚我们能够学会,它所要教给给我们的。

《悉达多》读后感

近日阅读了德国作家,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小说《悉达多》,真是一部寓意深刻的著作。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在黑塞的书中,乔达摩和悉达多却变成了两个人,乔达摩成了历史上的释迦牟尼,而悉达多却成了一个独自探寻真理的浪子。他经历了出家苦行的沙门生活,后来和同行的朋友果文达遇见了乔达摩佛陀,果文达皈依了佛陀,而悉达多却选择继续独行。为了探索真理,他又抛弃了沙门身份,还俗成了一名商人,最后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享尽了世间的荣华富贵。

醉生梦死的生活了二十年后,他忽然感到了自己的衰老,感到了绝望。心灵深处的召唤让他再次出走,穿过森林,在一条河边他遇见了一个船夫,他也成为了船夫,成了清贫的摆渡人。在日复一日的摆渡中,他以河为师,终于悟道成佛。此时乔达摩佛陀已经入灭,追随佛陀一生的果文达依然没有悟道,他在彷徨中再次在河边与悉达多相遇,一番交谈之后,感慨良多,我一生都在追随佛陀,可佛陀已经入灭我还是没能解脱。你与佛陀只有一面之缘,便特立独行,走上了一条与佛陀的教诲完全不同的道路,最后却获得了与佛陀同等的觉悟。

解脱的境界只有一个,但达到这个境界的途径却不止一个。有人说禅宗不是印度的佛教,跟释迦牟尼的说法完全不同。这是真的,即使今天东南亚的高僧也会对中国禅宗的教法感到很陌生。禅宗就是另一个途径。何止禅宗,中国的道家同样达到了解脱的境界。只是道家不但不喜欢宣传,而且还特别低调,藏着掖着,表述隐秘,所以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性情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喜好也不一样,没找到适合自己的鞋子,走起路来就很别扭。我们要到的地方是同一个地方,但我们的鞋子可能是不一样的。跟着圣人后面走,你未必就能成为圣人,邯郸学步的故事你明白。对于我来说,没有比禅宗更好的选择,在我眼里禅宗就是天下第一。也就是说,这双鞋特别适合我。那么我的文章同样只对与禅宗有缘分的人有效。

在我看来禅宗实在是太好了,立刻就能超越生死,立刻就能获得大自在。禅宗的作用全靠一个悟来发动,没有悟那就没有任何效果。我要自己悟那是特别容易的事情,我要别人悟那就是特别难的事情。我不需要给自己讲任何理由,这不生不灭的悟境就在眼前,我还要告诉自己什么?大热天的走在外面,太阳照得你眼睛都睁不开,你还要不断说服自己,天上有个太阳吗?我要给一个一辈子活在地洞里,从来没见过光的人说天上有个太阳,那就得写一本哲学论著进行论证,那就太麻烦了。喜欢禅宗的人大部分都不喜欢这样做,那应该是佛学家的事情。我说过禅宗就是非常实用的,你得了好处就行了,你得了好处自然就明白了。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那不是让你相信天上有太阳的问题,而是该找个阴凉处躲太阳了。所以自己悟容易,让人悟难。这长生不死的要诀就在这一悟里面,不是印在纸上的,所以再富贵的人不自己悟也没办法得到,这就叫做大道为公。

不要被这个世界上的道理给套住了,你的悟能让你超越这个世界,能让你在无数的世界存在。悟是不在任何道理里面的,这里面不存在什么有我无我的说法,那些老僧常谈的东西,都是在庙里面念了一辈子的经,变成了他们的顺口溜。我这里就没有这些,我就是个爽快人,我就说,你不沾染生死,你就没有生死。看懂的给我个鲜花,不懂的扔我个鸡蛋,如此而已,呵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悉达多》读后感

黑塞的短篇小说《悉达多》创作于1919至1922年,并于1922年首次出版。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欧洲国家一度陷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动荡中。黑塞在这部小说中通过主人公对东西方宗//教中道,自我和圆满的神秘体验,尝试为当时世界和生活中的多种冲突寻找解决的方案。

故事讲述了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达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戎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达摩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的世俗的一切。

关文章:

《悉达多》读后感

本章虽然很短,却是自我成长必然经历的阶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独立思考的部分。

这个阶段的主要标志就是去偶像化。曾经很长时间,悉达多都在寻求名师并聆听他们的教诲,这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必要的。同时知识越多,引起的自我意识越强大;自我意识的强大,会让我们觉得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时候会出现三个走向:或者被自我意识操控,狂妄自大,迷失自我;或者在更强大的导师名下皈依,用导师的自我压抑自我意识的控制;或者放下所有的知识,放空自己,发现暗流涌动下的真实自我。

人们往往不会选择放下。悉达多做到了,“他了解到有些东西已经离开了自己,像蛇蜕掉的旧皮一样,不再附在身上”。他终于发现“我害怕我自己,我逃避我自己。我一直是在探寻梵,探寻阿特曼。我希望毁灭我自己,离开我自己,为的是在深深的心底找到一切事情的核心:阿特曼、生命、神圣、终极。然而正因为如此,我在途中失落了我自己。

吠陀经里湿婆告诉我们,“修行只是一种途径,修行的目的在于粉碎幻想,并且实现自我”。

“我要从‘我’中学习,做‘我’的学生,我要从‘我’中学习悉达多的秘密。”悉达多终于悟到了这一点。当这些思想经过悉达多内心时,他突然停下脚步,好像看到了一条蛇横亘在面前的路上。

本章关于蛇的隐喻很多。尼采取用它,黑塞取用它,旧约里亚当夏娃在它的帮助下获得了智慧。蛇,就是自我智慧的化身,在印度神话里,是众神之王湿婆的随身之物。当一条蛇横亘在路上,意识就是“我看见了我自己”,“我苏醒了”。

第二,断舍离。

悉达多的选择是:去掉知识的自我,成为纯粹的自我,当做完这个决定“他内心颤抖,像一个小动物,像一只鸟或一只兔子,这时他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孤单。”悉达多的世界里,只剩下他自己。“四周的世界消失了,悉达多孤独地站在那里,像是一颗天上的星”,他割断了与整个世界的联系。以一个完全的,一如新生婴儿般的生命重新面对这个世界。没有父亲,没有身份地位,没有知识。

“他仅仅是悉达多,一个苏醒了的人。此外,什么也不是。”

第三,用“悉达多”体验“悉达多”。

经过新生的最后阵痛之后,悉达多以“自我”的形态重新投入生活,去经验人生。他又开始经历吠陀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居家期”。这个“自我”和重生之前的自我是不一样的。之前的自我带着父母、导师、朋友的烙印和影子,里面混杂着诸多“他我”的成分。确切的说,是无数的“他我”组成了悉达多曾经的“自我”。在这样的状态下经历“居家期”,无疑也是“他我”的再一次生命体验。

经过跟常人相反的体验之后,以纯粹自我进入世俗生活的悉达多,又经历了怎样的不同呢?

《悉达多》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悉达多》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为了自己喜欢的人或事都可能犯过盲目的错。错不在错本身,错的根源源于那是自己喜爱的。

当一个人在精神上出现危机时该怎么办?《悉达多》这本书就是讲得如何面对这种危机。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黑塞。这书之所以写得深刻,实是作者的亲身经历。黑塞在一段时间出现了精神危机,哲学家的精神危机自是不同于常人,最后在心理学家荣格的帮助下才度过危机。

悉达多出身贵族,长相俊秀。他一心想去探索智慧的奥秘。城里来了三个苦行僧,衣不蔽体,身上有伤疤,伤疤处还留着脓水。像是人群中混进来了三只受伤的豺狼。悉达多要拜三个苦行僧为师,在自己父亲的房间里站了一夜,天明时在夜色的掩护下随苦行僧走向远方。悉达多跟着苦行僧开始在不见人烟的森林里苦修,忍受肉体上的种种痛苦,只为了找到心中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悉达多发现在这条路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这时候释迦牟尼出现了,各色各样的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向释迦摩尼的住处。

悉达多要辞别自己的老师,当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老苦行僧发怒了。悉达多微笑着看着老师,老师慢慢垂下了头,让悉达多离开了。

悉达多在释迦摩尼那里也没找到答案。他开始堕入红尘,开始享受世间的权利和金钱。随着年岁增大,悉达多开始怀疑自己,心底的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在一个深夜,悉达多丢弃了属于自己的一切,再次踏上了求道之路。他曾试图自杀却被人救了下来。最后在一条河边和一个摆渡人住在了一起。

悉达多在这条河边学会了倾听。他每天都在听奔流不息的河流给他讲各种各样的事情。他俯身看河,河里出现了很多人的面孔,还有他父亲的。悉达多离心中的路越来越近了。老摆渡人给悉达多讲各种故事,悉达多认真地倾听着,就像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就这样过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悉达多的儿子来这里过河。悉达多的儿子和悉达多住在一起,可他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他想回城里过优渥的生活。在忍无可忍后,在一天夜里偷偷回到了城里。悉达多想去城里把儿子带到这里,可他心里知道儿子不喜欢这样的生活。老摆渡人也劝他不要去。悉达多不听,一个人跑到了城里的郊区,徘徊再三还是没去。悉达多忽然发现现在的儿子很像多年前的自己。笑了一声,悉达多放下了心里的执念。顿觉轻松了。

世间的万物不再是一种幻影,爱世间可爱的东西。悉达多的脸上出现了一种少见的安详的光芒。

《悉达多》读后感

身边有好几个人在分享读了这本书的感受,评价都很高。我也在想着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看了下作者“黑塞”,一个哲学家的书,居然有这么多的人推荐,好奇感更强了w。之前一直在准备pmp的考试,就想着等考完再看吧。在国庆回家的旅途上就看完了这本书。

这是一本关于寻找自我的书。网上有很多这本书的简介内容,这里就不做过多的描述了。想要表达的是感触比较深的地方。

关于儿子,在这时候,他终于知道了什么是爱,当迦摩罗在临终前来找他,并告诉他,他有了一个儿子。在这之前,他可以说几乎都是顺风顺水的,而在这一刻,他开始陷入爱里,迷失了自我,或者说他终于感知到了自我的丢失,也通过这一段的煎熬,他也终于寻找到了自我,完成了这段旅程。

之所以这段的影响比较深,是因为我也为人母,开始在想我与孩子,我们之间的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该怎么相处。在成人的世界里,总以为可以用我们的行动、语言以及所谓的悲悯、慈悲去影响、感化周围的人,但实际上,我们的子女,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只是经由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他有他的思想、有他的行为逻辑,以及他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我们做父母的能做的是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替他暂时的遮挡风雨,最终他都是要自己去走自己的路,我们只能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成长为他自己。

想清楚了这点,我想以后我和他的关系相处起来也会简单一些,我们各自都会轻松一些。而且,我也会时常来提醒自己来回看这些文字,不用其他的东西去羁绊他,也不为自己增添许多麻烦。

希望我们能够各自成全彼此的成长。

《悉达多》读后感

最初听说这本黑塞的小说《悉达多》是在慈怀读书会上,知道这不是一本传记小说。

可是当我翻开这本诗一样的小说时,我震撼了,激动了!这哪里是小说,分明是诗!黑塞是一个有深厚宗教信仰和宗教观的作家,正如他自己所说“诗必须是信仰,我进行实验,把我的信仰写成了一本小说,这就是《悉达多》”所以,这是一篇自我探求智慧的书。我激动着,很多时候都是高声朗读地看的,我也想从小说里是否能找到我的智慧。

佛陀的生平世人都知道,小说巧妙的把佛陀分解成两个人——真正的佛陀加泰玛和婆罗门之子悉达多。作品叙述了一个婆罗门贵族青年寻求人生真谛的一生,他从锦衣玉食到游学为僧,又从骄奢淫逸到摆渡济世,最后悟道成“佛”!而我要着重强调的是,所有这一条条道路的抉择,都是他自己确定的!而不像他的青年好友戈文达,那是个好好学生,是个勤奋求学的弟子。就仿佛是我们这时代那些坐在教室里等着老师灌输知识和思想而不知自我领悟和探索的孩子一样。

悉达多是佛,也是人,佛说人人皆具佛相,而成佛之路,人皆不同,各有早晚曲折吧!因为人最终要走上自我之路,才能更好地感知体悟,一如悉达多。

小说的第一部中,在悉达多与圣人加泰玛对话之前,不管他是斋戒祈祷的婆罗门之子,还是森林里的游学僧人,他都在用一种主观意识在思索着,不愿意将目光投放到客观的现实世界中去,我把这理解为唯心主义,或者说一味的向内求,闭门造车!而加泰玛要求悉达多来听听他的学说,做他的弟子的时候,悉达多讲了一大段话,指出了加泰玛没有告诉他的弟子和众生,每一个人要亲身生活的经历和感受!所以他还要继续流浪!他要“自己一人去攀登我的目标,或者去死亡。

”直到此时,也许他从加泰玛的对话中体会出了一点:亲身经历!实践!也是直到这时,我似乎也有点明白,干嘛要羡慕别人,学习别人!我就是这么简单又怎样?每个人的经历和领悟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正应验了那句话,实践出真知!

当悉达多离开森林,将那位佛陀圣人留在后边,将自己的朋友戈文达留在后边时,“他才感到,他也已将自己迄今为止的生活遗留在身后的树丛之中,自己也已和它们相脱离”。他走向了觉醒之路,证悟之路!

接下来出现的美女卡玛拉,商人卡马斯瓦密以及那些“儿童似的人”其实都是佛陀加泰玛幻化出来以帮助悉达多思考和证悟的!当然,他的“堕落”也是自甘情愿的,这就是他的成佛之路。不惜把自己迭到尘埃里去!

最让我感动的是摆渡船夫华苏德瓦陪着他一次次的摆渡行人过河,一天天的教给他倾听河水的声音。我知道,这是佛陀最后一次的幻化,给了悉达多成佛的一剂加速度!他对于悉达多的行为和言语从不多说,只是那样温柔地默默的坐在河边倾听着,也让悉达多学习倾听,悉达多不断的向河水学习着。学习它以宁静的.心境,有所期待和敞开的心灵,没有痛苦、欲望,评论和见解,静静的倾听的本领!直到此时,我已领会到这条河水,不就是我们的心之河吗?悉达多从这里领悟到“万物无过去,也无将来;世上万物只存在本质和当前。

”这是否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另一种表述?

证悟后的悉达多每天在河边倾听着生活的声音,神圣的声音,“永恒的未来的声音。”他是宁静的,幸福的!然而,佛陀加泰玛涅槃后还要给予他一次更严厉的考验!当他的亲生儿子愤然离他而去的时候,他承受着爱而不得痛苦,他的那些伟大思想毫无用处,他折磨着自己,任凭心灵的伤口久久不能愈合!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孩子是最大的桎梏!

还是华苏德瓦,用河水的声音幻化出了悉达多的每一个亲人的图像,这是要告诉他,每个人的目标都象这河水一样,流向不同地方。“他目前所见的河流不属于他或其他任何人,而是属于它自己,所有这些浪花和流水急匆匆地,痛苦地流向自己的目标,流向无数的目标……”

“但是河水的声音已经改变。它仍然探索着、充满痛苦地呜咽着,但是已经有另一种声音掺入其中,那是既欢乐又痛苦、既美好又丑陋的声音,那声音既喜笑颜开又低沉悲哀,是上百种声音,上千种声音的混合。”

这段描写我非常感动,读着有些哽咽。这即是河流的写实,也是人性的写真。追求,奋斗似乎成了一种众生的目标,但痴念和贪欲生成的目标使人痛苦!

这时候,悉达多的灵魂和河水已经融合在一起,但却不同“任何一种声音相关联,”能够随时出离。这就是我理解的和谐统一!

小说的结尾从戈文达的角度把加泰玛和悉达多统一到一起了!当戈文达最后吻了一下悉达多的额头时,他看到悉达多脸上的笑容和加泰玛活佛脸上的笑容一样,这张脸“平静地微笑着,轻轻地,温柔地微笑着,”

看完这本小说,我也徜徉在自己的灵魂之河中久久不愿出离。

也许世间就是这样,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而最后的大同净土就是那佛国!当下,我们只需要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殊途同归吧!

悉达多读后感

“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生命的路上,有的人想陪你走,有的人想替你走,有的人想指导你走,但这路,最终只能你自己走。

悉达多,俊美的婆罗门之子,承载着父母和所有人的希望,按照这希望走下去,他将成为伟大的贤士和僧侣,成长为婆罗门中的王。但这是大家希望他走的路,他走在途中,不禁感到迷惑,无法喜悦。他想去找自己的路。这是我们所有人都会经历的叛逆期,父母的经验和指导不再被我们奉若圭臬,我们开始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即使得到如悉达多的父母一样的反对,我们依旧我行我素,不愿回头。

悉达多踏上沙门之路,好友乔文达伴随身边,一起领悟和学习。但渐渐地,悉达多发现自己并没有离目标更近。此时,佛陀乔达摩出现了。悉达多和乔文达离开沙门聆听佛陀的教义,乔文达决定留下皈依佛陀,悉达多却因为发现一个断裂之处决定自行离开继续寻找。两位好友因此分别。在你自己的路上,也许有人陪你一起走,但那终究只是短暂的,因为他也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有时,我们觉得自己走错了方向,于是回头修改,在发现问题之后以为事情得到了解决,皆大欢喜。却不知未来的路还有很长。

悉达多发现了断裂之处,以为找到了自我,为学《爱经》步入世俗,却沉沦于俗世之间,直到死亡劈开这一切。有时我们会为眼前取得的成功而欢呼雀跃止步不前,这是我们路上最大的陷阱。因为每个人都有极力想要完成的心愿,太想完成以至于一点成功就能迷惑我们。有的人一直没走出这个陷阱,直到心愿破灭时才恍然大悟。这是每个人都要走过的路吧,不说如何躲过它,只望每个人在经历过后都能有所悟。

悉达多走出世俗这个陷阱,开始倾听世界。但此时他的儿子出现,悉达多如他的父亲一般,忍不住指导儿子的路,直到儿子反抗离开,他在痛心之后彻悟,成为了真正的自己——佛陀。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轮回,曾经极力逃脱父母的孩子,在世间跌跌撞撞,遇到爱情,遇到友情,遇到自己的血脉至亲,但最终都只剩自己。因为爱人会离去,友人会离去,孩子会和曾经的自己一样,去寻找自己的路。你的路只能自己走,他们的亦如是。

《悉达多》读后感

我太喜欢《悉达多》了,以至于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酣畅淋漓。

我想每个人都会在寻求真理和真我的时候遇到麻烦吧。有过自大,有过对自己的厌恶,然后有过迷失,这本书是位很好的引路人。告诉你,别害怕,去经历,去感受,去拿起,去放下。

个人最喜欢的章节是轮回。轮回这个章节太精彩了,好像就是作者画了一个非常完美的一个圆。让悉达多从大河渡过去入世,然后返回大河出世。刚好一个轮回,一次我生我死。悉达多这个修行者,有血有肉非常丰满。充满矛盾,但是像我们每一个人。

有的读者认为,真正的修行要六根清静不理凡尘,无欲无求心无旁骛。

但是不知众生苦,怎会苦众生之苦呢?不会小爱,怎知大爱。没有我执,怎么放下我执。所以私以为,最好的修行恰恰是到尘世里,看众生观百态。只有经历尘世从尘世中走出,方叫出世。这是相对的概念。

书中的悉达多经历的三个阶段。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他离家一心去追求无我的境界。对佛说的话谦卑但是他傲慢,他自以为一心向“无我”便可以真的达到最高境界。

“悉达多只有一个目标——变得空无:没有渴望、意愿、梦想、快乐和悲哀——让“我”死掉。不再有“我”,体味空无心灵的平静,体味纯洁的思想,那就是他的目标。”但是人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欲,有了欲自然不会做到无我。做不到无我,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他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本心所看到的,完全受自己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他入世了。他有了自己的爱情体验,有了自己对金钱的渴望,他不再把这一切当作一场游戏。因为他有了强大的欲,也就有了强大的惧。他害怕失去,他变得世俗。一切的山山水水都和他没有关系,他执着于自己现有的财富和华丽的生活,他看重名利为五斗米折腰,背弃了自己的修行,坠入了尘世的欲念纠葛。他有了正常人的七情六欲,便无法看清事情的本质,即一切都是无。

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悉达多经历了尘世,放走了自己这只金丝鸟。最后在大河里悟到,不是所有以爱为名的感情都是好的对的。自己应该做的是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等他放下了对儿子的惦念,放下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就终于放下了“我”放下了小爱。小爱成了大爱,他爱每一块只是石头的石头,爱每一个世人,爱每一种苦难和幸福。

有句话我很喜欢,因缘而得往往求而不得。追求无上的境界本身就违背了修行的“皆空”和“无我”悉达多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安宁,找到了“我”又失去了“我”。

最后用喜欢的一句台词结束这个书评“众生之爱皆是爱。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的痛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才能了无牵挂。”

悉达多读后感

第一次读哲学小说。听到“哲学”二字是有且抗拒和不情愿的,但接着看后且很想了解悉达多的一切行为和行为动因和背后的想法。

我觉得悉达多一路在追求的自我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他行走在时间河流中,却忘记珍惜当下,享受当下。

很久前听过一句话——顺其自然是看破红尘挣扎无果后的自我安慰。而悉达多的顺其自然是更多是对当前生活的一种坦然和释手。当悉达多和乔文达决定去见佛陀时,他说了句非常安详的话“让我们享用这一果实,并继续期待吧,乔文达。我们已经受了乔达摩的恩惠。这一恩惠就是他已呼唤我们离开沙门。至于是否还有其它更多的果实,让我们静心等待吧。”其实我有点难以理一个人能如此安详仍然执着于远方的自我,更何况处于冉冉社会的我们呢。

“我曾经常想到:是否有一天乔文达能跟随自己的内心,没有我而独立走出一步?现在,你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你选择了自己的路。愿你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的朋友,愿你得到救赎!”这是悉达多在准备离开乔文达时讲的一句话。想起初中的英语老师曾说过人都是非常孤独之类的话。老师对我讲的这些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人生而孤独,缘始而聚,缘止而散,不管如何每一段都会是人生独一无二的体验和回忆,体验过程,珍惜过程。

“我也希望能有如他一样的仪态,能如他一样的微笑、跌坐和行走如此潇洒、如此尊严、如此谨饬、如此坦诚,如此单纯又如此神秘。一个人只有探入了自己最深处才能有他一样的神态和举止。我也必须探入自己的最深处。”这段是悉达多对佛陀微笑的描写。从文字和脑海中对佛像的面容,瞬间感觉佛陀的微笑深不可测、别有蕴意。好像很小时看电视之类的对佛祖的容貌就有点印象,但从未好好洞悉过佛陀的微笑里包含着些什么,被作者这样一描述,感觉从前忽略的些什么。按照这番话的描述,我在想佛陀会不会也有他不了解自己的时候,应该有吧,人所知道的一切都是片面的。

我觉得悉达多这一生是幸运而多彩的,他虽然没能寻到他很明确想要的一切,但此生中他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一切,途中尝过了其中的甘甜、辛酸等,也算没有白白来人间一趟吧。

《悉达多》小说故事后面的末尾让我感觉有点进展过快。我觉得乔达文在最后吻了一下悉达多前额后瞬间参透和领悟这么多事情有点奇怪,我不太理解。

悉达多读后感

万物既是确存也是虚妄,既是未生也已湮灭,既存善也藏恶,万物即“唵”。

悉达多初登场便是一个“完人”——“他已学会体认内在不朽的阿特曼,同宇宙合一”,“他将成长为伟大的贤士和僧侣,成长为婆罗门中的王”,“所有人都热爱悉达多,悉达多令所有人喜悦,所有人都对他兴致勃勃”。这三句话概括了青年悉达多在精神、修养以及社会地位方面的卓越,从当代社会角度来说,悉达多的起点无疑是所有人想达到却达不到的终点。可是,他自己却不快乐。他无法回答自己内心的疑问,他的灵魂得不到满足,他难以获得真正的宁静。于是他抛弃了婆罗门的身份,成为了一个沙门,去寻找“阿特曼”(即自我)。

第一站·受苦。

沙门的生活带给他的是“忍受苦难”和“无我”。悉达多经受暴雨、酷暑、饥饿、奔波等现代人难以忍受的苦修,获得了身体的坚毅,可是他的心灵依旧未得满足。因为悉达多逐渐意识到受苦不过是暂时的麻痹自己,从而达到“无我”的状态;与此同时,“我”却消失了。他所经历的一切与他想要找到自我的的初衷有所背离。他也开始怀疑“教义”的意义。他看透了反复品读经书以图得道方式的局限性。在乔达摩这里,他印证了自己的看法,于是,他决定摆脱经书,身体力行去悟道——去体验、感受、拷问,无论是幻灭还是永生,他直面自己,决不逃避。

第二站·沉沦。

他放弃僧侣的身份,踏入俗世生活。他经名妓的引荐成为了一名商人的文字官,他逐渐开始富有。他一开始抱着学习的态度体验一切,但财富、酒色终于腐蚀了他曾经坚毅的心灵。多年以后他回首过往,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平庸粗俗的中年人,他对自己感到恶心,他想到了自杀。

第三站·重生。

在河边他意图寻死,却被“阿特曼”的觉醒所救:他意识到自己的灵魂选了一条与一般人不同的道路——从智慧到愚昧,从坚韧到堕落。这条道路引他自杀以便造就他的重生:因为经历,才能厌倦,才能摆脱,才能参透。因为他不再是一个“完人”,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个完人。他彻底自由,“他的胸中沸腾着喜悦”。在他的青年时代,在他见乔达摩之时,他即决定摆脱所有的圣贤法义,追寻自己的内心;数年之后,在他破败不堪的中年时代,他终于做到了。

第四站·佛陀。

自此以后,他就栖息于河边。他彻底摆脱了修习经义,从凝视万物中获得启发和力量,尤其是凝视流动的河水。在他漫长的老年时代,在他栖居于河畔的数十年里,他彻悟到了时间和爱的奥义。时间并非一去不回,它是过去也是现在;爱并非是占有,也是包容、放手;最重要的是,万物既是确存也是虚妄,既是未生也已湮灭,既存善也藏恶,万物即“唵”(即圆满)。领悟至此,一位完人成为佛陀。

悉达多读后感

这些天的燥热总惹得我心烦,读这本书倒像泡在河水中一般找到了宁静。

黑塞的书我不过读了两本,前一本是《在轮下》,正是它优美畅达的语言和对生命的思索,带我走进这位作家的世界。今天想说《悉达多》,也不免提到它,这两本书有同样的母题——生命,或生活,又或人生(我不负责任的猜测着,它也许也是作家的.母题)。

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天才少年。

《在轮下》说的是天才少年的凋零,一株揠苗而成的植物,仓促绽放匆忙凋零。

《悉达多》则是一株河边苍翠的树,坚守着一条河或本心或时间,经历风雨而化归自然。从书名也不难看出的,它生长在印度,它讲述佛法,这是一个青年在尘世与佛法中轮回的故事,他出世入世,一次一次得到新生。与佛学挂钩的部分写得像语录体的哲思散文,我不大懂,让我惊喜的在于以小说的形式阐述佛法的部分,悉达多的几次悟道,几次洗净,他如何体会人间,如何因伤痛而达到圆融,直是故事的写法。这本书是一场布道,一位贤人的传奇,又更像,像生命本身——它最终达到的大同与圆融,也正是生命本身。

从《在轮下》到《悉达多》,在作者也有十六年之久,从窥到生命的无望到寻得人生的圆满。

《悉达多》读后感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将去向何方、我将如何寻求永恒……这是一本始于佛陀叩问的书。

青年悉达多厌倦了婆罗门生活,与好友歌文达一道跟随沙门修行。在舍卫城他们聆听了佛陀乔达摩的教义,歌文达选择追随乔达摩,悉达多则继续修行之路。他在城市中结识名妓甘玛拉,并通过她结识了商人卡玛士瓦密,开始追逐情欲和名利,直至对一切产生厌倦。他再次拋下世俗,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河边,在绝望的瞬间,他听到河水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他困惑于沙门们修行的方式,渴望沉进阿特曼,渴望悟得无以言表的天堂之乐;他困惑于佛陀乔达摩的彻悟,渴望离开所有的教导,希望单独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寻求解脱;他困惑于自己竟会被世俗所累,热烈地希求空寂、安宁、死亡,希求从这污秽的红尘中解脱……悉达多一直在追求自我,即灵魂,在追求灵魂的过程中,他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但他永远得不到满足,因为那时的他,心中充满着欲望。

他是在历经了许多歧途之后慢慢从大人变成了孩子,是从思想者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走过的这条路是好的,纵使他沉沦过、放纵过,为了能体会到慈悲,以往的他必须去历经绝望,为了在"我"中找到阿特曼,为了生活下去,为了真正的解脱。

每一个真理的反面也同样是真实的。一个真理,如果它是片面的真理,就只能以文字表达出来,也只能局限在文字的范围内。每一样事物,要是只用思想来思考和用文字来表达,都是单方面的,都只是一半的真理,它缺乏完全、圆满和统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即是一种轮回,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又仿若涅槃重生。

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一切罪孽都承载宽恕。在我看来,存在中的每一样都是好的——死亡同生命一样好,罪恶同神圣一样好,智慧同愚蠢一样好。每一样东西都是必需的,每一样东西所属于我们的,仅仅是我们的赞同、我们的承认、我们的理解。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真相,你看到的即是真相,即是结果,即是圆满。

悉达多经历的,正是一个具备正常人格的普通人也都要经历的。他经历了从婆罗门到沙门,再到自我,再到摆渡人的转变,最后找到了信仰,信仰世间的万物,而不再拘泥于某一种教义和思想。好像不是在看小说,而是在理解一种意境、学习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学会抛开世俗的眼光去寻找真实的自我。

一切都中我的意,一切都与我相得。我们花费一生去找寻的真"我",在生活中某一刹那醒来,愿我们能够早日发现并热爱自己。

悉达多读后感

今天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了《悉达多》,看完后有许多情绪涌上心头。

《悉达多》副标题其实是一首印度的诗,她在豆瓣评分9.4分,是很多大v都在推荐的书籍。

书籍里描述了悉达多开始修行的道路,不断的在寻求答案,找到真正的目的,甚至见到佛陀还是觉得佛陀说的答案没有达到他的想法。他宁愿入俗继续寻找答案。

悉达多沉溺于骄奢淫逸的物质生活时,作者这样描写他的心理现实:“就像湿气一样,一点一点进入快死的树身里面,一点一点多起来,一点一点把树身腐烂掉;这个凡俗的世界和它的生活惯性也是同样,它们一点一点地偷偷钻进悉达多的灵魂,充满他的灵魂,使他的灵魂变得沉重、忧郁,感到疲倦,最后沉入睡乡。”非常多的描述,一次次打到人的内心里,把整个人物的塑造立体又一点点推动内容的发展。

后来,他突然发现这不是他所期待的方式,他还是没有找到那个期待的“我”的答案。本来想直接一了百了求死却被他的朋友乔救了起来,他又来到曾经免费送他渡河的船夫那里,船夫说河流会给我们答案,河流的过去和未来都没有一样的,它会在每一个时刻都认真倾听着我们。

船夫给悉达多度过了特别难熬的日子,而他也体会到,原来我们根本不需要一路在追寻着答案,他通过第二次渡河,还有和船夫的交流中,他也在渡着自己的意识和观念,他终于明白,自己找的答案就在自己身上。

在书尾,当他的朋友乔通过悉达多看到了不同世俗的景象,那个景象就是活生生的生活,他有爱恨嗔痴,有离别相聚,有苦楚有喜乐,一切都是由这些构成的。

我们这一生,要自己上路,路过踌躇满志,路过困顿怀疑,路过傲慢无理,路过世俗功利,路过爱与不爱,路过幡然醒悟,路过接受理解,路过自己的一生。

终于理解为何这么多说当你迷茫和困顿的时候要去读一读《悉达多》每个人的感受都会不同。因为我们在生命长河里都是唯一的个体,我们只有我们自己的生活形态。

我们就是悉达多,我们在一生中都在追寻,追寻每件事的答案,追寻活着的价值,追寻生命的意义,无非这些就和当下相关。

书里提到,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同时,一个探求之人…往往只关注探求的事物。他一无所获,一无所纳。因为他一心想着探求,被目的左右。探求意味着拥有目标。而发现则意味自由、敞开、全无目的。可敬的人,你或许确实是位探索者。但你却因努力追求目标,而错过了些眼前事物。

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

每一句话,就像每一个给我们的提醒。人生道路漫长,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

悉达多读后感

本章虽然很短,却是自我成长必然经历的阶段,分为三个部分。

这个阶段的主要标志就是去偶像化。曾经很长时间,悉达多都在寻求名师并聆听他们的教诲,这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必要的。同时知识越多,引起的自我意识越强大;自我意识的强大,会让我们觉得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时候会出现三个走向:或者被自我意识操控,狂妄自大,迷失自我;或者在更强大的导师名下皈依,用导师的自我压抑自我意识的控制;或者放下所有的知识,放空自己,发现暗流涌动下的真实自我。

人们往往不会选择放下。悉达多做到了,“他了解到有些东西已经离开了自己,像蛇蜕掉的旧皮一样,不再附在身上”。他终于发现“我害怕我自己,我逃避我自己。我一直是在探寻梵,探寻阿特曼。我希望毁灭我自己,离开我自己,为的是在深深的心底找到一切事情的核心:阿特曼、生命、神圣、终极。然而正因为如此,我在途中失落了我自己。

吠陀经里湿婆告诉我们,“修行只是一种途径,修行的目的在于粉碎幻想,并且实现自我”。

“我要从‘我’中学习,做‘我’的学生,我要从‘我’中学习悉达多的秘密。”悉达多终于悟到了这一点。当这些思想经过悉达多内心时,他突然停下脚步,好像看到了一条蛇横亘在面前的路上。

本章关于蛇的隐喻很多。尼采取用它,黑塞取用它,旧约里亚当夏娃在它的帮助下获得了智慧。蛇,就是自我智慧的化身,在印度神话里,是众神之王湿婆的随身之物。当一条蛇横亘在路上,意识就是“我看见了我自己”,“我苏醒了”。

悉达多的选择是:去掉知识的自我,成为纯粹的自我,当做完这个决定“他内心颤抖,像一个小动物,像一只鸟或一只兔子,这时他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孤单。”悉达多的世界里,只剩下他自己。“四周的世界消失了,悉达多孤独地站在那里,像是一颗天上的星”,他割断了与整个世界的联系。以一个完全的,一如新生婴儿般的生命重新面对这个世界。没有父亲,没有身份地位,没有知识。

“他仅仅是悉达多,一个苏醒了的人。此外,什么也不是。”

经过新生的最后阵痛之后,悉达多以“自我”的形态重新投入生活,去经验人生。他又开始经历吠陀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居家期”。这个“自我”和重生之前的自我是不一样的。之前的自我带着父母、导师、朋友的烙印和影子,里面混杂着诸多“他我”的成分。确切的说,是无数的“他我”组成了悉达多曾经的“自我”。在这样的状态下经历“居家期”,无疑也是“他我”的再一次生命体验。

经过跟常人相反的体验之后,以纯粹自我进入世俗生活的悉达多,又经历了怎样的不同呢?

悉达多读后感

乔达摩·悉达多本是同一个人,在本书里前者是第一位佛,是悉达多尊敬的佛,而悉达多一路从婆罗门儿子到沙门到商人到摆渡人到圣人,经历了世间的爱恨情仇,享受过金钱的诱惑、爱情的滋润和赌博的快感。他天生聪慧、外貌英俊,总能很快学会知识,却永远得不到满足。他一次次超脱,一次次自我对话,终于在他儿子离开他后,在又一次聆听河水的声音时,他明白了,醒悟了。

本书教会了我几点(当然我相信,下次再阅读,又有新的收获,毕竟,我还未来得及跟自己对话):

智慧是不能言传的。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想要把智慧讲给别人听,那些话一旦说出口来,反而会让人觉得很愚蠢。

语言无法将思想完全表达出来,思想一旦被语言表达出来,总是会与心中的原意有所不同,有所曲解,显得有点愚蠢。

没人可以限制你的成长,没人能够阻碍你的成长。想学时,就努力去学;不想学时,就放空自己。

为别人成长,最终只会成长为别人的俘虏,少了自己的思想。

刚进入城市的悉达多,对所有人都心存包容和理解,但却不是真正的佛,因为他心里没有爱。

当一个人什么都不爱的时候,他怎么能真正做到理解、体贴别人呢?

戒斋,戒欲,并不是不接触,而是你尝试过了,理解了,而能脱离出来,才能真正做到释然。

怎么才能断定地上的石头就是石头呢?从形状?从成分?

这是一块石头。一段时间之后,它也许会化为泥土,它又会由泥土变成植物、动物或者人,从前我一定会说,这块石头仅仅是一块石头而已,它没有价值,它属于玛耶的世界,不过也许由于处在变化的循环里,它也能变成人和神灵,因此我也认为是重要的。这是从前我一定会想到的。可是现在我是这样想的,这块石头是一块石头,它也是动物、神和佛。

在不停地变化之中,你与一切,都不能分离。

人们在有目的时,往往会忽略身边的其他事物,因为人们的身心已被那个目标占据,除此之外的事物都毫无价值。然而事实上,可能这些事物跟你的目标息息相关。

会思想,会等待,会斋戒。

如此,甚好。

与天和地对话,与自己对话。

悉达多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悉达多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本具足,这个词我并不陌生,但是似乎是最近我才真正开始对他有所认识。这么多年以来我不断的学习,跟着不同的老师,对很多理论都兴趣勃勃。可是,不知道到底是哪里不对,我总会觉得这些理论都不是我的。

跟别人学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将自己的思考、实践融入其中,他永远都不会成为我们的,而是只是我们教条的知道了而已。他并没有成为我们的习惯,也没有融入我们的生活,更没有刻进我们的身体。我们像木偶,照章办事,活成了别人的理论,活成了别人的正确,却独独没有自己的思想,也并不坚信自己所学的内容。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可能都会把我们打倒,我们并不牢固,经不起任何推敲和考验。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是摇摆不定的,有时候我们听到不同老师的理论是矛盾的,便自己也陷入了矛盾,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其实这世上并没有完全的正确,更没有完美的.老师,如果有绝对正确的、完美的老师,那么他应该就是神了吧!有时候只是我们的意念将专家和老师们神化了,问题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缺乏对自己的信任,也缺乏独立的思考,总想依赖他人,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观点。

其实,谁也帮不了谁,真正的智慧无法通过语言教习,也无法通过外界的教授获得。我们都是神,每个人都有神性,每个人都有智慧,问题在于你是否全心全意的信任自己,你是否给予内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你是否认真的听内在智慧的声音。我就是整个世界,我拥有整个世界,只有我能给我整个世界。

说到亲子关系,我渐渐发现,成人其实都控制不了孩子,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控制孩子。也许你能决定孩子穿什么衣服,你却控制不了她想什么时候大小便;也许你能决定他睡在怎样的床上,你却控制不了她何时入睡。成人能控制孩子的,只是无关痛痒的那些外在的物质条件,我们控制不了孩子内在-----那里才是他们天马行空的地方。

真正想了解一个孩子、亲近一个孩子,这里才是我们需要去了解和花心思的地方,这些不可以通过控制得到,只能通过爱,无条件的爱。

神圣明慧如悉达多,也陷在亲子关系里不能自已,何况我们这些俗人?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到,不在关系里入戏太深,特别是亲子关系,我们非常容易代(kua)入(da)孩子的痛苦,特别放不下对孩子的担忧,并以爱之名索取。

对很多人来说,要放下是很痛苦的,但是执着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痛苦。放下可能只是我们一个人痛,而执着,可能会连孩子一起毁灭。

在所有的关系里,都不要入戏太深,生而为人,我们只是来历练这一场,感谢所有的遇见和所有的痛苦,他们帮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成长。有的时候能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我们在关系里如何自处,会更有助于我们定位自己关系里的角色。

不与现实对抗。这是很早以前我从一个老师那里学到的一句话,知道但是并没有做到,但幸好我一直带着这句话生活。如今回想起来,似乎现在能比当初做得更好。

有时候,我们可能错过了一段感情,想重遇一位故人却再不能够,不愿接受生活里残忍的真相,对自己的现状有各种不满意…很多无奈,他就这样搁在我们眼前,不能退缩,也不能漠视,要么解决它、战胜它,要么就与他一起纠缠沉沦。

怎样对待他,是暂且搁着还是充满勇气去战胜,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次事件,不管是令我们喜悦期待的还是令我们恐惧痛苦的,我们都安心的接纳他,稳稳地接住她,因为我们知道,这只是我们这一生的又一个功课,早晚我们能够学会,它所要教给给我们的。

关闭